乐泡吧 关注:26,399贴子:486,028

【事实】世界同性恋发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进去六月同性恋这个话题基本处处可见
原因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性恋合法化掀起了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那么我们就来扒一扒各地区同性恋发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7-25 12:17回复
    说到同性恋就会离不开的几个关键词 恐同 艾滋病 合法化 接下来楼主会给大家搜集各种资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7-25 12:18
    回复
      首先 给大家科普下同性恋 是否心理疾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7-25 12:18
      回复
        中国
        中国同性恋非病化:
        中华精神科学会
        1996年9月,中华精神科学会设立CCMD-3工作组,重新制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计划在随后的几年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与国2001年4月,CCMD-3出版,取消了CCMD-2的“性变态”条目
        对此,时任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工作组组长陈彦方教授解释:“我们认为同性恋性行为是正常的。
        中华精神科学会在2001年对CCMD的修订,被认为是中国同性恋非病理化的重要标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7-25 12:20
        回复
          由此可见 同性恋是正常的性行为咯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7-25 12:21
          回复
            美国 美国同性恋非病化: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于1973年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的修订版(DSM-III-R)中去除。当时该学会声明:“同性恋本身并不意味着判断力、稳定性、可信赖性、或一般社会或职业能力的损害”。但是,修订后的手册依然包括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这一可以治疗的疾病单位。1987年,“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这一疾病单位又被去除。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在1998及2000年的对性向治疗的公开表态宣言中提到,1973年精神病学协会审核相关资料后判定,同性恋无法定义为心理疾病,因为根据DSM-III-R,精神疾病的定义是:“临床上明确的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的行为或心理上的综合征或模式,其伴有现时的苦恼(痛苦的症状)或无能(一项或多项重要方面功能的损害)或有着明显的导致死亡、疼痛、伤残或严重失去自由的的巨大危险”。所以,精神疾病的标准既不适用于同性恋,也不适用于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而“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亦以同样原则,不包含在精神疾病的诊断列表(DSM-III-R)之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7-25 12:23
            回复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同性恋非病化: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修改后的“ 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之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将同性恋从原有的“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的名单上删除。这一分类方案的前言中指出:一种分类也是一个时代看待世界的方式。无疑,科学的进步和运用这些指导手册的经验,最终将会要求修改这些指导手册,跟上时代。这一方案列入的性心理障碍,都特别排除了“与性倾向有关的问题”。在新设立的“与性的发展和性倾向有关的心理与行为障碍”条目下,还特别注释道:“性倾向本身并不能被认为是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性成熟障碍,自我不和谐的性倾向,以及性关系障碍;每一分类还可以根据问题是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而做进一步分类。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7-25 12:24
              回复
                以上便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中国美国 对同性恋非病化的重要表现和依据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7-25 12:26
                回复
                  有些人人为同性恋是心理疾病 需要治疗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7-25 12:27
                  回复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尚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证实改变性倾向的治疗安全或有效。有一些经历过改变性倾向疗法的人表示,试图改变性倾向有潜在性的危害。此后的DSM-IV和DSM-V,在其中也不包括这两个名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7-25 12:28
                    回复
                      世卫性向改变疗法发表强烈声明:
                      2012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驻美洲的办事处泛美卫生组织,就性向治疗和尝试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发表一份用词强烈的英文声明《"Cures" for an Illness that Does Not Exist(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治疗”)》。声明强调,同性恋性倾向仍人类性向的其中一种正常类别,而且对当时人和其亲近的人士都不会构成健康上的伤害,所以同性恋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或不正常,并且无需要接受治疗。世卫在声明中再三指出,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不单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效果,而且没有医学意义之余,并会对身体及精神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亦是对受影响人士的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的一种侵犯。世卫亦借发表该声明提醒公众,虽然有少数人士可以能够在表面行为上限制表现出自身的性倾向,但个人性倾向本身一般都被视为个人整体特征的一部分和不能改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7-25 12:29
                      回复
                        厌恶一个人不能平白无故总有自己的原因
                        恐同者毫无理由的讨厌甚至憎恨同性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7-25 12:35
                        回复
                          这就叫做恐同症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能接受同性恋 就算不接受但也不会对其憎恨或者辱骂 甚至让其去死等等 这种过激的抗拒就叫做恐同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7-25 12:38
                          回复
                            恐同症:
                            由于“同性恋”和“恐同”这一对名词在其任何化身之下都是历史构建,由于它们很可能强烈相互关注,采取互联的或相互反映的形式,由于它们的斗争戏码很可能是心灵内部的、制度内部的乃至公共的。所以,有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男性恐同者中的一些人,他们的恐同心理恰恰是压抑自身对同性渴望的结果。——20年前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起恐同仇杀案可作为这一论点的佐证:法官后来的调查发现,恐同的施害者中有一些人就存在潜藏的同性恋欲情结,有罪犯坦承说,他是为了向异性恋男性同伴证明自己的异性恋身份或男性气质进而将同性恋者作为攻击对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7-25 12:38
                            回复
                              用于描述对同性恋 毫无原因 的憎恨和恐惧的名词“同性恋恐惧症”,也被归为精神病学。“恐同症”将成为一种临床意义上的精神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7-25 1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