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吧 关注:17,272贴子:389,730
  • 14回复贴,共1

中国最南端的生活(关关作品很少提及华南风情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沙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陆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是一片蔚蓝的国土。近年来,南海争端不时升级,2012年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挑衅,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2012年7月24日,伴随原有办事处撤销,这一新的行政区成立,宣告三沙市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三沙市成立给这里带来了显著的变化。摄影记者宋国强每周月一次前往三沙,记录了三沙基础建设和渔民生活状况的改变。

2013年7月,海南省三沙市鸭公岛上,一位渔民在销售鱼干。本组图片均为 宋国强/海南日报 图


1楼2015-07-26 06:39回复

    三沙七连屿。


    2楼2015-07-26 06:40
    回复

      2015年6月,三沙市赵述岛居民定居点施工现场,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中。


      3楼2015-07-26 06:40
      回复
        赵述岛仅有0.2平方公里,是七连屿中渔民人数最多的小岛,200多名居民中,多是以捕鱼为主。早在宋朝,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墨香村的渔民就发现了这个小岛和大面积的环岛珊瑚礁,这里成为了渔民们重要的渔业基地。渔民多是在岛上搭建一个简易窝棚,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缺乏。在岛上,台风是最大的敌人,简易窝棚在台风来袭时往往不堪一击。2014年11月,赵述岛居民定居点项目开工,永久性住房为岛上居民提供了基本保障。根据政策,赵述岛每个渔民一年住岛满180天,每住岛一天可领55元补贴。

        羚羊礁筐仔沙洲渔民在使用太阳能发电照明设备。过去,三沙岛礁渔民主要依靠小型柴油发电机供电,电力缺乏保障,而新的太阳能电池系统可以连续提供24小时供电,极大改善了渔民的生活。


        4楼2015-07-26 06:40
        回复

          2013年7月,永兴岛上,工程师戴世东在维护二级海水淡化设备,可日产淡水100吨。


          5楼2015-07-26 06:40
          回复

            2013年7月,永兴岛上,渔民在给孩子洗澡。


            6楼2015-07-26 06:41
            回复
              岛上最缺的是淡水。过去岛礁上的淡水要从海南本岛运来,尤为珍贵,如果遇到台风等天气,船不能开,洗澡和洗衣服只能用海水或是半咸半淡的井水。2013年,永兴岛、赵述岛、晋卿岛等地都实现了充足的淡水供应。

              2013年,游客乘坐椰香公主轮抵达永兴岛。从海南本岛乘坐客轮需近20个小时抵达永兴岛。三沙设市后,往来于海南本岛和三沙市永兴岛之间的班次增加。


              7楼2015-07-26 06:41
              回复
                三沙市成立后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硬件设施上的,行政区成立使得渔民的生活日常也发生了改变。

                2012年11月10日上午拍摄于三沙市赵述社区,从事13年渔业捕捞的渔民陈林在吃早餐,准备出海捕鱼。


                8楼2015-07-26 06:42
                回复

                  2014年10月,陈林成为一名社区综合管理人员,他负责驾驶交通船,管理赵述岛的海水淡化发电机房。随着七连屿的发展,聘用的公共服务管理人员越来越多。


                  9楼2015-07-26 06:42
                  回复

                    2015年7月17日,符氏兄弟在配合围网捕鱼。捕鱼仍是岛礁上最重要的活计。17岁开始,符名友就和弟弟符名岗结伴出海去南沙西沙捕鱼。


                    10楼2015-07-26 06:42
                    回复
                      除了“下氧”外,还有一种称为“单气”的潜水方式。潭门老一辈渔民从小潜水,不带呼吸管一个猛子能扎到水下20米或者30米的深度,身手矫捷地抓活鱼、割海参、捡公螺(马蹄螺)。“年轻的时候,我们兄弟多数都是“单气”下水作业,现在年龄渐渐大了,体力不如以前,所以多数都是在浅水区域作业。” 符名友说。

                      符名友捉到一条大鱼。


                      12楼2015-07-26 06:43
                      回复
                        一般情况下,他们在作业中会交替下水,可以互相照应,彼此有时间恢复体力。多年来,俩兄弟一起下海,从未分开,过程中只靠手势就能默契配合。

                        2015年7月6日,三沙市赵述岛岸边,75岁的麦运潘老人“行盘”结束后,带着自己的工具---小刀和带着呼吸管的水镜以及部分海螺上岸回家。


                        13楼2015-07-26 06:44
                        回复
                          麦运潘是赵述岛上年龄最大的渔民。他从1995年开始来到赵述岛捕鱼生活。他作业的方式被称作“行盘”,大海退潮后,在岛屿附近浅海的礁盘上,一边行走一边寻找捡拾公螺和割蚵,有时候也会用一根一米多长的鱼枪去刺中水中的鱼,由于这种捕捞方式较为轻松,作业方式多数是年纪大一点的老人。
                          这里渔民潜水作业多数是选择在晚上。这时的大海里的鱼都睡着了,用电筒照住它们的眼睛,这些鱼几乎在水下不动,很容易捕捉。

                          夜里,岛上居民聚集在村口老谢家,聊天。看电视。


                          14楼2015-07-26 06:44
                          回复
                            深夜,赵述岛上许多家仍然是亮灯,捕鱼归来的人们开始冲凉、吃夜宵。2014年,这里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能收到6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2015年7月1日傍晚,三沙市赵述岛海边,居民许名文陪着2岁的儿子在海边玩耍。新一代是否继承父辈的捕鱼技能,这个问题,连他父亲也说不准。


                            15楼2015-07-26 06:44
                            回复

                              2015年7月8日晚,赵述岛上的25盏太阳能路灯把环岛路照得透亮。


                              16楼2015-07-26 06: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