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吧 关注:1,582贴子:30,990

挖坑,毁三观。三观皆正者勿进,此帖弃绝,仁、义、礼、智、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宗明义,此贴弃绝,仁、义、礼、智、信。


IP属地:广东1楼2015-07-28 11:51回复
    法家三派,术派最受攻击,其核心含义是其监察、考核。经申子和韩非双双著书发展,前者注重权谋,而后者注重法谋。此篇明义只是解释了部分阴术的运行原则——权谋。
    权谋是历代王朝统治者惯用的手法,也是历代王朝最为神秘的手法,为称之为帝王术学,其本质不过利用而已。凡事皆可利,成就无数帝王家。
    本篇功利性质极强,误入,毁三观。


    IP属地:广东2楼2015-07-28 12:07
    回复
      接着上面的话,再三提醒,此篇弃绝仁义道德,满口胡言乱语,不同意者可以点叉,毁三观不管我的事。禁止对权谋的攻击,没空回。


      IP属地:广东3楼2015-07-28 12:10
      回复
        坐等三观被毁


        5楼2015-07-28 12:14
        回复

          雄狮:
          商君书定法篇,已经给出了君王的另一面,赏罚分明。而君主论则有一句君王不必遵守他的誓言。看似是相反的,实际上并不相驳。两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君王必须遵守其自身利益的原则,对于违反其自身利益的,他可以依法给予,但是被给予者要付出相当惨痛的代价,因为君王的核心利益不容触犯。
          过分的慷慨就是原罪,人民是不需要过分慷慨的,君主论。看似诛心的话语其实揭露了一个问题,慷慨是否是一件好事。对于民众而言,慷慨的赐福是对这些人最大的赏赐,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当赏赐成为了经常现象,民众就会懒惰、怠歇,甚至是无节制的向君王索取。这对君王并不是好事,而不给其慷慨的话民众则会反叛,这揭露了一个本质。过分的慷慨是君王最大的原罪之一,而触犯了民众的利益不仅仅是得不到支持,反而会是王朝逐渐崩溃的迹象。
          权势,说起来权势这个词语非常的微妙,其实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军队。军队是国家暴力机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镇压反叛集团的各种有力手段,其本质是什么,是权威的象征。无论是中西方,军权成了次于君权的一个象征。是否掌握军权成了权威的最大的代表。东方的宋太祖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完全解释了军权的含义。军权即君权,掌控了军权就是掌控了君权。
          权势的另一面是利益团体的集合点,而君王恰恰是权利集合点的最高峰。为维护权势之一的就是赏罚分明。有人就会问,不是围绕君王的利益吗,赏罚分明可以在次卫。其实恰恰相反,赏罚分明的本质在固有集团中提拔人才到帝王集团,本质就是利益的公分。当这种利益公分超过帝王所默认的底线,会造来反噬。历来权臣弄国的下场都是如此,其实本质就是捍卫君权。
          我们再次回到韩非子的五蠹,韩非子所倡导的狡诈的君王的本质是什么,是应付、平衡、分割利益的一种方式和应对手法。狡诈是猜透下属的心思,给予适当的利益进行刺激,加快自身集团的运行效率,雄狮呢,雄狮即是树立自身的权威,赏罚有道,不仅仅是将利益最大化,而且将本身的利益集团更加的团结到一起。


          IP属地:广东7楼2015-07-28 12:28
          回复
            具体来说法令是如何维护权威的呢?


            11楼2015-07-28 13:52
            回复
              ——《商君书·说民》:“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以法治国的国家,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可以不依赖君王,百姓也不必唯官吏马首是瞻,2000多年提出这样的理论实则让今人惊讶。
              ——《商君书•修权》:“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谚曰: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奸臣弄权成为自己统治的蛀虫,没有一个君主不忌惮,遵法能够杜绝蛀虫,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说服君主自然带头遵法。
              ——《韩非子·有度》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法就如规、矩、悬、平、尺、寸,是鉴定人是否忠于君主的工具。铅垂线测量的时候,绳子不会因为某个弯曲的地方而跟着变得弯曲,不仅如此,反而会要求人们以它为标准,改变建筑物的弯曲之处,不然,再高的高楼大厦也得倾塌。同样,法也是如此,它希望违背它的人改正,特别是君主应该改正,不然,再强大的帝国,也会大厦倾覆。
              ——《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今废势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治,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抱法处势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
              如此种种,归结于韩非子的一句话:“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家之法,不遗余力地为君主思考,为君主布下王霸天下之局,那么,它在战国胜出获得君主青睐,就理所当然了。


              12楼2015-07-28 13:54
              回复
                商鞅、韩非很有远见的预测了2000多年间这些官僚的种种做法,他们是如何提醒君主防范,提醒君主的权威不被官僚败坏的呢?一是“别势”(分权);二是“难道”(监督制衡),这在2000多年前是不是显得振聋发聩?
                ——《商君书·禁使》:“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故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通数者不然也。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故先王贵势。”
                ——《韩非子·八说》):“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利,货赂不行,是境内之事尽如衡石也。此其臣有奸者必知,知者必诛。是以有道之主,不求清洁之吏,而务必知之术也。”
                然而,“法”再冰冷再死板,君主毕竟是人,是人就有感情薄弱点,只要官僚结成的党羽够多,他们共同呼声够高,君主总有架不住的时候,更何况,他们总是拿仁慈、友善、礼仪等美好的字眼来创造舆论?什么,你想抗拒仁慈、友善、礼仪?你不怕失去民心?——最为重要的是,当君主还是皇储的时候,接受的本来就是被先君的臣子们舆论造就出来的那一套,他如何能突围?朝议中若所有官僚都反对君主的做法,他会不会动摇?如果要抗拒要多么冷血无情接近于冰冷地机器。很多的时候公司制定有制度,但是执行的时候又有谁死扣制度呢?老板倒是想遵守,但绝大多数员工觉得被束缚的时候,会用舆论施压,老板只好作罢;部分特别认真的人也是想遵守,可是又耐不住别人的孤立和指责。于是,“法”往往无法贯彻下去。
                如此,“法”在维护君主权威上有局限性,因为“法”的无法执行皆因人的情感弱点而起。


                15楼2015-07-28 14:01
                回复
                  @谜の未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7-28 15:58
                  收起回复
                    默默趴,默默看,飘走(ง •̀_•́)ง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7-28 16:16
                    回复
                      冒泡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7-28 18:59
                      回复
                        再补充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被商君书吏纠正了,也暴露我的历史底子,不怎么好。加进去的缘由是因为晋惠公多诈而少谋,缺少君主的特质权衡之道。
                        话题重归,说说君王利用道义所遵守的承诺。晋文公重耳登上晋国的王位并非是那么容易,而是充满曲折的,而晋文公在楚成王的扶持下做出了两国交战退避三舍的经典故事。
                        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要刻意的忽略掉晋文公退避三舍的仁义之举,因为本篇是权谋学的,所以仁义略少的牵扯到。其次是本人历史不怎么好,也就说说,说错了尽量纠正,笑笑即可。
                        话说重耳回国,发展国力,晋国逐渐强大,和强楚必然有一战,这是霸权本身的冲突,无法调和。而楚国军力是非常强大的,晋军不能明面上的胜利,所以晋文公采取外交的政策予以对待。楚国当时打赢了曹、陈、蔡等等诸侯国,转而攻打宋国。晋国只能援送抗拒楚,但是兵锋转向了卫、曹等联国,企图引诱楚国北上,解除宋国之围。
                        因为当时的宋国处于战略要地,楚国攻宋必然牵扯到晋国,而晋国军队借道与卫国,攻取曹国。卫国见晋军势力庞大,又与齐国联盟,便向晋国投靠。不料晋国不许,卫侯无奈下又想和楚国亲近,没想到国人不允许,驱逐了卫侯,而晋国得卫国。
                        楚国的联军鲁国也见到卫国被吞并,楚国交给自己的任务没有达到,晋国又势大,只能做墙头草,两边倒。晋国趁此时机则继续南下攻取曹国。
                        楚国依旧不上当,猛攻宋国,晋国没有办法,只能让宋国游说齐国和秦国,放弃打宋国,而晋国则抓住曹卫两国国军已分田给宋国激怒楚国。结果是楚国不听,使齐国和秦国向晋国阵营倒去。
                        此时大势已成,楚成王下令撤军,但是手下大将尹子玉狂傲不听,楚成王便愤怒回师。而尹子玉也并非无能之辈,派使者告诉晋国,若要解宋国之危,便让卫和曹复国。如果晋国答应,那么曹卫重新回到楚国麾下,宋国也会感激楚国的解救,变相投向楚国。
                        不料晋国识破了此,私自答应曹、卫复国,扣住了子玉的使者,激怒了子玉。子玉被牵着鼻子走,引军北上,与晋军主力接战。而晋军主力则用所谓的仁义之举退避三舍,全军后退,使楚国军队进一步的骄傲自大。其次是退避三舍的还有一个使宋、齐、秦兵力聚集于城濮城下,以逸待劳。子玉冒然轻进,而晋国则是用中军后退,两翼包抄打败了楚国的军队。
                        这也是一个道理,有的时候所谓的仁义之举是变相的为聚集兵力作为掩护的幌子,不要被所谓的仁义所迷惑心神。


                        IP属地:广东20楼2015-07-29 12:01
                        收起回复
                          先马一个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5-07-29 21:07
                          回复
                            没有任何感觉,表示三观早已毁尽,本人从来蔑视什么仁义道德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5-07-30 10:41
                            收起回复
                              差不多完事了,大家畅所欲言吧,都说了。本篇大意将的是道德和政治分离的看法,抛去道德去看待明君的政治,但是不等同于道德无法给予政治支持。很大的篇幅讲述了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我只能说:君王总是善于用道德来伪装自己,拆下来很容易,但是伪装上,这活不是专业挺难的。


                              IP属地:广东24楼2015-07-30 11: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