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倩天涯吧 关注:83贴子:217
  • 6回复贴,共1

【网盘资源】曼倩天涯:关于《色已成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度娘


IP属地:湖北1楼2015-08-10 15:14回复
    我是典型的内向型人格,注意力基本上内指,因而很少关注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或是对他人的影响。
    然而我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在他人的生命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无论我是否愿意。
    被我影响最深的,当然是宏儿。虽然他深情不悔,从世俗的角度上说,遇到我,可能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他一直是我的曼倩,而我,却成了他的天涯。
    而后是亲人和朋友。长辈们已经在几十年的经验中,回归了生命的朴素规律:上学工作结婚生儿育女,然后儿女上学工作结婚含饴弄孙。我曾深思这之后的动力。一部分,是追求快乐的欲望在驱动;一部分,是对老病孤独的恐惧。对于他们,我少年时曾是一个正面的参考,而后渐渐变成忧心的对象。见面第一句话,往往是“你怎么还不...”。诚然爱我者为我心忧,知我者谓我何求。也许我的欲望和恐惧,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过更好更快乐的日子。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不要哭泣;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为我欢喜。
    我意识到自己的影响,或者应该是在写了《色已成空》之后。忽然有许多读者联系我,表达感想,或是请教一些事情。我辛辛苦苦发表的论文,看的人不过是散处世界上的十数个同一领域内专家而已。纵有舛错,他们自然会求证和批评,可以说影响甚小。而随手写一篇小说,甚至连错别字都懒得改,便触动了成千上万的人,而其中很多是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少男少女。如果他们在我的作品中受到贪爱嗔慢的熏陶,我就永处地狱,难以翻身了。小说越受欢迎,我便越惶恐。因为好的东西,是很难流行的。世间好话,前人已经说尽,可是有谁爱看?流行的东西,多半是迎合人们内心的欲望,诲贪诲爱诲骄诲慢。
    因而我退而自净其心,扫除贪嗔痴慢疑,几年来颇有进步。也许有一天,我会再拿起笔,把这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用大家喜爱的方式,演绎给那些尚在迷惘摸索中的年青人看。
    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做什么,那些走入我和被我走入生命轨迹的人们啊,我一直都爱你们,愿你们幸福安详,即使你变了模样,即使你把我遗忘。


    IP属地:湖北5楼2015-08-10 15:21
    回复
      永远爱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11 11:14
      回复
        (๑ºั╰╯ºั๑)大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15 00:15
        回复
          暖帖(☆_☆)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14 16:43
          回复
            《色已成空》这本书或许人们很多流连于书中那些青涩萌动,武侠情慨,但我觉得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大大的世界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7-14 17:15
            回复
              (一不小心手抖了,汗⊙﹏⊙,没发完),我相信您不吝啬地将人生的领悟渗透到各种小事甚至林之若与朋友的小打小闹中。通过各种伏笔,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一 一于我们娓娓道来各种人生之道,化零为整;细腻之处,点睛之笔,为人所叹,所感,所悟。由此看来,作者定是一位胸有乾坤,敏感而细腻的女子。【嗯嗯】啧啧,该说正事了。作者大大,依偶之见,大家之所以看重这本书大概理由不在迎合内心的欲望,而是看清红灯绿酒,现实的残酷,而回归的本真,内心的柔软,内心被社会磨平的韧劲又重新找了回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我,我对您在书中背后涉及的大概念的理解虽懵懵懂懂,但我愿入此山,待在此山中潜心学习,沉沦在这世人痴梦的境界里,接受身心的洗礼。现在的学生不像你们那个年代那么博文强识,纯净真知,现在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说实话我觉得我很难对同学坦诚相对(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受,不代表他人),更别说像文中那么自然地坐下来静着心谈话,所以说我其实很羡慕林之若与朋友的谈笑风生。我是个内向的人,明年也即将走向人生的岔路口,其间读到这本小说,可谓是对我言之‘最幸运的事’我在这迷惘的年代里,升涌出开拓未来的欲望,一双温暖的手调拨了我内心的心弦,我很满足。衷心感谢带来这么精彩的故事,致此敬礼。(ー`´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7-14 19: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