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一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妖怪,是阴阳元气所依附的物体。元气在物体内惑乱了,物体放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形体和气质,是外表和内在这两种要素在物体上的作用体现,它们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本源,与容貌、言谈、观察、聆听、思考等五种事情相联系。虽然它们消灭、增长、上升、下降,变化多端,但它们在祸福的征兆上,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论定。)
二
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丘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京房《易传》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故会稽山阴琅邪中有怪山,世传本琅邪东武海中山也。时天夜,风雨晦冥,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者,乃知其移来。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盖记山所自来,以为名也。又交州脆州山移至青州。凡山徙,皆不极之异也。此二事,未详其世。《尚书·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易世变号。」说曰:「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故天有四时,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立而为蚳<虫晃>?此天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亦人之常数也。若四时失运,寒暑乖违,则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冲风暴雨,此天地之奔气也;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夏桀的时候,厉山消失了。秦始皇的时候,三座山消失了。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 年),宋国的大丘土地庙消失了。汉昭帝末年,陈留郡昌邑县的土地庙消失了。京房撰写的《易传》说:“山悄悄地自己迁移,天下就有战乱,国家就会灭亡。”过去会稽郡山阴县琅邪乡中有座怪山,相传它原是琅邪郡东武县海中的山。那一夭夜里,风雨交加,天色阴暗,第二天早上便看见东武县的山在这里了。百姓感到很奇怪,就称呼它叫怪山。当时东武县的山,也在这一天晚上自行消失了。了解那座山形状的人,才知道它是从东武县迁移来的。现在怪山下还可以看见东武里,大概是为了记住这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所以把东武作为里名了。还有,交州的脆州山迁移到了青州。凡是山丘迁移,都是不正常的怪事。这两件山丘迁移的事情,已经不能详细地知道它们发生的时代了。《尚书·金滕》说:“山丘迁移,是因为君主不任用有道德的人,贤能的人不能被提拔,或者是官职的任命权脱离了皇室,赏罚的施行已经由不得君主,权贵成群,这样的政治局面已无法挽救;肯定要改朝换代变更年号了。”有人议论说:“善于谈论大自然的,一定以人事为本体,善于评判人事的,一定以大自然为基础。所以大自然有四季的变化,太阳、月亮相互推移,寒冬炎暑轮流交替。当大自然运转的时候,调和起来就成为雨,奋发起来就成为凤,发散下去就成为露,迷乱起来就成为雾,凝固起来就成为霜和雪,树立起来就成为虹霓,这是大自然的常规。人有四肢五脏,或醒或睡,呼气吸气,吐故纳新,元气往复,流动起来就成为血气,显现出来就成为气色,发表出来就成为声音,这也是人的常规。如果四季失去了正常的运行,冬夏的变换违背了常规,那就会造成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超前或滞后,星辰运行错乱,日食月食紧接不断,扫帚星漫天乱飞,这是大自然危险的症状;冬夏不按时到来,这是大自然上升的热气被闭塞了的反应,山石耸立,泥土翻起,这是大自然所生的瘤子赘疣;山陵崩塌,土地下陷,这是大自然所生的毒疮;狂风暴雨,这是大自然中奔腾的元气,老不下雨,山川河流干涸,这是大自然枯焦的象征。”)
三
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商纣王的时候,大乌龟身上长毛,兔子头上长角,这是战争即将发生的征兆。)
一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妖怪,是阴阳元气所依附的物体。元气在物体内惑乱了,物体放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形体和气质,是外表和内在这两种要素在物体上的作用体现,它们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本源,与容貌、言谈、观察、聆听、思考等五种事情相联系。虽然它们消灭、增长、上升、下降,变化多端,但它们在祸福的征兆上,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论定。)
二
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丘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京房《易传》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故会稽山阴琅邪中有怪山,世传本琅邪东武海中山也。时天夜,风雨晦冥,旦而见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时东武县山,亦一夕自亡去。识其形者,乃知其移来。今怪山下见有东武里,盖记山所自来,以为名也。又交州脆州山移至青州。凡山徙,皆不极之异也。此二事,未详其世。《尚书·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群,不救;当为易世变号。」说曰:「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故天有四时,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立而为蚳<虫晃>?此天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此亦人之常数也。若四时失运,寒暑乖违,则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冲风暴雨,此天地之奔气也;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夏桀的时候,厉山消失了。秦始皇的时候,三座山消失了。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 年),宋国的大丘土地庙消失了。汉昭帝末年,陈留郡昌邑县的土地庙消失了。京房撰写的《易传》说:“山悄悄地自己迁移,天下就有战乱,国家就会灭亡。”过去会稽郡山阴县琅邪乡中有座怪山,相传它原是琅邪郡东武县海中的山。那一夭夜里,风雨交加,天色阴暗,第二天早上便看见东武县的山在这里了。百姓感到很奇怪,就称呼它叫怪山。当时东武县的山,也在这一天晚上自行消失了。了解那座山形状的人,才知道它是从东武县迁移来的。现在怪山下还可以看见东武里,大概是为了记住这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所以把东武作为里名了。还有,交州的脆州山迁移到了青州。凡是山丘迁移,都是不正常的怪事。这两件山丘迁移的事情,已经不能详细地知道它们发生的时代了。《尚书·金滕》说:“山丘迁移,是因为君主不任用有道德的人,贤能的人不能被提拔,或者是官职的任命权脱离了皇室,赏罚的施行已经由不得君主,权贵成群,这样的政治局面已无法挽救;肯定要改朝换代变更年号了。”有人议论说:“善于谈论大自然的,一定以人事为本体,善于评判人事的,一定以大自然为基础。所以大自然有四季的变化,太阳、月亮相互推移,寒冬炎暑轮流交替。当大自然运转的时候,调和起来就成为雨,奋发起来就成为凤,发散下去就成为露,迷乱起来就成为雾,凝固起来就成为霜和雪,树立起来就成为虹霓,这是大自然的常规。人有四肢五脏,或醒或睡,呼气吸气,吐故纳新,元气往复,流动起来就成为血气,显现出来就成为气色,发表出来就成为声音,这也是人的常规。如果四季失去了正常的运行,冬夏的变换违背了常规,那就会造成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超前或滞后,星辰运行错乱,日食月食紧接不断,扫帚星漫天乱飞,这是大自然危险的症状;冬夏不按时到来,这是大自然上升的热气被闭塞了的反应,山石耸立,泥土翻起,这是大自然所生的瘤子赘疣;山陵崩塌,土地下陷,这是大自然所生的毒疮;狂风暴雨,这是大自然中奔腾的元气,老不下雨,山川河流干涸,这是大自然枯焦的象征。”)
三
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商纣王的时候,大乌龟身上长毛,兔子头上长角,这是战争即将发生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