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深院吧 关注:115贴子:5,208
  • 40回复贴,共1

《道德经》札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德经》作为道家之代表作,五千言足以传承千世,必读、必背、必越。恰承暑假语文作业之要,做《道德经》之读书笔记。先生要求本不高,然,我必毕精力,铸成一文章,然后能见人。
经典之注释,本难之又难。我年方二八,不能有深入浅出之智慧,止以微薄之力博人一笑。文中难免有谬误之处,还望诸君指出并斧正。
(序为后补,本无发表之意。故,第一章至第二章的笔记还没有转到电脑中,暂缺。)


1楼2015-08-18 21:49回复
    第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继牧民之法后,本章深入探讨了道的含义,冲而不盈,渊居物宗,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湛世或存。其用词极尽优雅深邃,故探之偕之玄之又玄,不可轻言断之。故而,余下所述必定有误,还望在座海涵。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不可道,于前章已有意叙。我前文解之有误,道非指称之意,而为辨明之意。即,无法清晰辨明一个概念。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知,道并非无法观测揣摩,而是观察到的并非全体。以此反推道本身性质,道乃是玄之所见的某种集合,从有无之中提取,故而去除了实在性而成为抽象性,所以言道之冲;有无上升成道,有无无尽,故道也“用之或不盈”。形而上来讲,有无成道,是变动总结成普遍性的过程。说《道德经》有辩证法的智慧,受黑格尔称赞,这里便是一例。
    “渊兮,似万物之宗。”道之为万物之宗,是假定一个实在性的概念的抽象总集作为普遍性。事物本身便被归到总集中去,因而成为万物之宗。道先存在,事物才存在。但道的指导性意义,并非是规定基于,而是前段所叙的、特殊性上升成为普遍性的过程给予。这种做法,类比于黑格尔的世界意志、集体意志等,多少带有唯心色彩。道给予万物性质,本身就是近于唯心的;不过,老子并没有完全否定事物的存在。甚至,说道为万物之宗,本身就是承认事物的实在性,这点又近于唯物。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言道之不如才,不可轻易而见,需要用心体会观察才能感知。“解其纷”,纠纷为有无,有无为玄,玄之生道,故道形而上于诸物。“和其光,同其尘。”无论对象之性质如何,经过考察都能成为道。这段定性,指称了道的形而上、范围两种特性。不过,范围如果进一步推理,也能归到道的形而上特性中。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言道之为外物之祖,存世已久,与之前意有戚戚,故道理不在多谈。老子除了道理之外,在本句中出现了全书第一个“吾”,不同于之前的客观分析。可见,老子对道多少有主观情绪。这种主观的产生,是因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本身是客观的,因而,真正主观的是感知道的方法。“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身便包含了主观的内容。道家哲学,并非没有提出自己的分析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具有主观性,不是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方法中的主观性,产生了方法不明确性、不准确性的特点。后世的研究,因此也尤为艰难。除了分析方法的主观性外,道家还对自身的理论体系没有清楚的自示。我在前文提到,老子哲学中包含了唯心、唯物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从其中一种出发,略加推理,就不能与另一种兼容。然而,道家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对自身哲学体系中的漏洞置若罔闻。道家的理论体系也具有不明确性。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构成道家哲学的骨架、经脉,不明确性在骨架、经脉中流淌奔走,可见,道家的学说本身,也多少具有不明确的性质。


    3楼2015-08-18 21:50
    回复
      @穿透云彩
      我的本事也就这么多了,将就着看吧。离大家的境界还远着呢,路途也艰险着呢。单单是这两千个字,就足够让我身心劳累了。


      4楼2015-08-18 21:52
      回复
        楼主不如写本修真小说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18 22:03
        收起回复
          精品,很有用,现在就是觉得写文时这种大框架的内容很难把握,必须学习一下。


          IP属地:江苏6楼2015-08-18 23:04
          收起回复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没有逻辑推理,直接抛出结论。因此具有不明确的特性,这点我在第四章中有所涉及。我将用西哲之法,兼之以既往所学,来给这本充满智慧的书籍下一小小注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叙述了真理、实存和表达之间的关系。用三段论考查,其大前提为:世上有真理,有永恒、终极的真理。老子既已说出推论本身,那被推论的概念的含义也可明知:道在心中体悟,处在一种冥想式的感受之中。人以自身为对象,将意志回到自身中,进入祈祷般的忏悔。这时,所认识到的东西即为道。以上的推论,多少有臆测之处,但在接下来诸章中可以得到验证。例如第四章。这种体悟,是很具有宗教色彩,而理性较少的,所以道家的学说后来可能发展成道教,从他的第一句话就开始了。黑格尔认为,宗教使自由意志第一次得以实存,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思考与宗教有着一定联系。马克思·韦伯在研究中国历史时说过,中国的神有着去人格化的特征,这在很久以前,从《道德经》这本书的这点就有所体现了。
            因为这种认知非理性,那么也很难用于推论。但是从正面来讲,用道、名去了解常道、常名,所能得到的结果也不愉快。因为在理论体系中,作为基底的概念的设置,本身只是主观意志的认知,与实存脱钩;以实存为参考建立体系,也要经过主观意志的认知,仍然会出现与实存脱钩的情况。因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这种人类认知世界的方面,是很正确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不可道,名不可名,然而其中万妙,亦有可解之时。从无观妙,从有观徼,即为玄,玄以载道,能知其真意。故而,这里是对道家分析方法的说明。
            有无,确实是极为重要的,称得上万物之理。无,即不存在;有,即存在。事物存在与不存在的辩证统一,就是变化(黑格尔)。变化即是考查存在与不存在的。只有存在与不存在,人的意志才能从世界中知晓概念:
            存在桌子,人们便知道那是桌子;不存在桌子,人们也才知道什么是桌子。同时,存在与不存在的辩证统一——变化,在人的精神中被意识到了,即为规律的总结:从函数的变化方式,总结出函数的公式。因而,没有有无就没有概念,人的整个思想都是建立在这种规律上的;而对于《道德经》来讲,也是他得以阐述”道“的基础。这种有无统一,不仅是一种分析方法,还是一种供思想的情景。从有无之间来发现玄妙的道理,而并非推理,这是《道德经》有别于西哲的地方(第四章)。他确实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但似乎他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种辩证法,只是材料的副产品。他们没有将概念与实物脱离开来。例如第二章中对无为而治的论述。


            7楼2015-08-19 08:31
            收起回复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本章对“无为而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
              无为之时,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就像风箱,拉得越用力,出的东西也越多。政令越多,天地力量越多,国家衰败也越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因为居处无为,所以不能对群众有偏爱,因而“不仁”。这也是对国家的要求,不仁,不偏爱,公正行事。如果偏爱,就有了主观情感,难免影响办事。这种形式态度,有利于国家运转。无为而治的措施虽然难能一睹,但其出发点却是不错。不过,我们在历史上时有见得,政府做了非常客观的事情,却受到抨击。比如说,某位身世悲惨的少女为复仇杀死了仇人,被判处死刑。公众舆论将对政府表示不满。为了从普遍层面上处理公务,国家势必有普遍层面上的公正;但人又是主观的动物,国家为了人儿运转,也难免受到主管一致的影响。公正,并非绝对能得到民众认可的。
              “天地之间,其尤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就像风箱,用力越多能量也就越大;政令越多,国家衰亡也就越快。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并列句,《道德经》凡五千言,不会有拖沓字,因而,这前后两句话是相关的。我们便可以从反向推导,得出:天地与国家相对,天地的能量越大,国家就月衰落;所以圣人不能多发政令,助长自然之威力。“天地”的并列句并非第一次提到,前文已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显然也不是并列句。用同样的方法反向推导,便可得出,道家认为,天地与万物相合,圣人与百姓相合,天地与百姓相对,要破坏它;圣人应该要无为而治,从天地手中保护百姓、国家。
              本篇极为有名,在于它的第二句。近些年的网文之中,成为冷酷主角常常引用的对象。他们以这句话来传达这个意思: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故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们也要不仁,这都是老子所说过的。
              这里有一个经典解读的问题,且不言他们是对或错,关于经典中的字句,他们的解释又从何而来?古人虽然在他们的正义、注疏中多有论述,后世引用,但是这种意思究竟是如何考查的呢?我认为,推理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比如这个例子,他们以为圣人是道德高尚的人之意,仁是仁爱之意。但是,只要稍加推理就知道。一,前文提到圣人治国,显然他们并非道德高尚的人,而是统治者,否则孔子就没有周游列国的必要了;二,我在上一段的推导中得出,圣人无为而治,是为了保护和天地相对的百姓,因而,圣人并非不仁爱,这里显然也不是仁爱的意思。圣人为了达成这种目标,无为而治,体现在措施上,就是“不偏爱”,所以,仁在这里应该是偏爱之意。这就是由文中信息推理,得出字句意思的方法。


              9楼2015-08-20 07: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