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吧 关注:793贴子:7,491

赵括与白起的颠峰对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菲语
历史上有人曾以“朝野犹夸纸上兵”的诗句和后来的成语“纸上谈兵”,来讥讽自以为熟读兵书、精通战略,然而初次带兵便全军覆没、丧命沙场的赵括。
赵括生于战国时代,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是赵国的名将,曾多次打败过强大的秦军和凶悍的匈奴。受家庭的影响,赵括自小熟读兵书战策,与人辩论起兵法来更是头头是道。据说,有时就连赵奢也辩不过他,这使得他名气大震。因为在别人看来,能辩论过马服君的人,水平与能力就算赶不上赵奢,可能也差不到哪去。当时如果有学位制的话,估计赵括考个博士当不在
话下。
而马服君不愧为一代名将,就在大家都在对赵括称道的时候,作为望子成龙的父亲,赵奢清醒地了解赵括的弱点———视战争如儿戏,这对统兵将领来说,是致命的。赵奢曾告诫过赵括的母亲,说待他死后赵国万不可用赵括为将,否则将带来亡国的后果。如果历史不给赵括以机遇,那么他可能就黯然地终其一生了。然而,长平之战还是发生了,就好象是为了验证马服君的话而特意发生的一样……

王龁率领的秦军在对赵军进攻时受挫,于是约赵军出长城决战。赵军拒不出战,且在廉颇的统御下,赵军“坚壁以战”,成功地遏制了秦军的攻势,使秦军在长平境内攻战年余而毫无进展。由于后勤补给线漫长,秦军难以为继。秦昭襄王听取了大臣范睢的建议,利用赵国派使者入咸阳和谈的机会,示好于赵,使其他诸侯国不敢支援赵国;同时应用反间计,使赵孝成王临阵换将,撤销了廉颇的统率权,启用了擅长纸上谈兵却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为长平前线的最高军事统率。
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做敌人想要你做的事!但这句话对赵王无效。虽然赵奢生前反对赵括为将,虽然赵括的母亲反对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反对赵括为将,虽然赵括没有领导参加过任何战争,但他得到了赵王的任命,有这一点就足够酿成后来整个长平之战的灾难。
一、赵括遭遇白起
秦王得知赵括为将,秘密地让白起前往前线对敌,并下了死命令,有把白起为将的消息透露出去者,斩!这当然是为了麻痹赵军,谁都知道白起的厉害,作为秦国最出色的将领,当然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场。赵括对此却全然不知,如果他在读兵书时,多读一下自己父亲的事迹,大概不会忘记,麻痹敌人是父亲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父亲作为一代名将的常胜武器。
先看赵括到了长平军营,首先就是修改了军法,更换了一批将领。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军中大多为廉颇的多年部下,跟随廉颇东征西战,肯定不会服从他。赵括为稳定自己的地位,必须换上一批自己的人。但是,更换的中上层将领之间以及他们与广大士兵之间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就出击对敌,这很可能来自于赵括在临行之前赵王对他的“嘱咐”:速战速决!
再看秦军白起到长平军营,军内士气大振。这是肯定的,近三年不胜,来了士兵们心中的“常胜将军”,自然是兴奋不已,希望白起带领大家打个大胜仗。而秦军所要做的是:做一个口袋!白起到任后,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鲁莽轻敌的弱点,采取后退诱敌,围困聚歼敌军的作战方针,对兵力作了周密的部署:以原先的前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主阵地长壁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营垒,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只轻装锐勇的突击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用奇兵25 000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插到敌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的秦军,完成对赵军的包围;其四,用5 000骑兵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赵军。
赵括自认也是经过周密策划,果断而英勇地出击,秦军果然望风而逃。赵括也许没有细想为什么幸福来得如此简单,于是更加“果断”地命令全军全速追击敌人。秦军当然是一路溃败。赵括这时好不威风,下令士兵趁势追击,可大军来到了一个壁垒前,却无法突破。这个壁垒赵军很熟悉,就是三年前秦赵初战时,秦突破赵军的壁垒。就在此时有消息传来,赵军的后方出现大量秦军,侧位也有秦军在移动,赵括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退!



1楼2008-06-06 17:29回复
    • 222.246.101.*
    这是什麽战役?


    4楼2009-07-22 00:03
    回复
      • 119.127.244.*
      问题:
      1。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
      2。廉颇,赵括,谁利害?
      3。廉颇,王龁,谁利害?
      3。王龁,白起,谁利害?
      真实的赵括,能力比廉颇强,要不王龁也不会换成白起,真当赵王当傻子了?只会用纸上谈兵的人?


      5楼2009-07-31 01:10
      收起回复
        • 121.228.251.*
        真实的赵括 上去就葛P了~  廉颇打了那么多次仗 活那么大岁数~  不是光靠身体好就可以的~


        6楼2009-07-31 10:29
        回复
          • 221.233.6.*
          照我看来
          赵孝成王跟傻子差不多
          证据一就是武灵王,惠文王的霸业在他手里败得一塌糊涂
          证据二是他以赵括为将
          请5L拿出他不是傻子的证据


          7楼2009-08-01 02:01
          收起回复
            • 221.215.95.*
            任何一个人没有能力是不会出名的


            8楼2009-08-03 11:51
            回复
              问题: 
              1。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 
              2。廉颇,赵括,谁利害? 
              3。廉颇,王龁,谁利害? 
              3。王龁,白起,谁利害? 
              真实的赵括,能力比廉颇强,要不王龁也不会换成白起,真当赵王当傻子了?只会用纸上谈兵的人?  
               
              事实证明:廉颇比赵括厉害多了!
              秦国换白起,是想最快、最大可能杀伤赵军,一举击垮赵国!杀鸡也要用牛刀!
              如果赵括比廉颇厉害,秦国为什么要用反间计换一个更厉害的对手?秦王脑残吗?范雎脑残吗?


              IP属地:安徽9楼2009-08-03 14:56
              收起回复
                首先回复楼主,你的文中有多处错误,指出你最自相矛盾的一点.既然白起的任命是密而不宣的,秦军怎么会有"常胜将军"到来士气大振一说? 其他不指出了,请自己先校对.
                再次回复楼上,廉颇是拒命不出,根本不敢应战.秦军若攻城伤亡必定很大,所以只有换掉廉颇,换上一个敢出来打的人.既然有必胜的决心,何必在乎对方是谁?既然秦都15岁以上征发前线可见对此战的重视程度和艰辛程度.如果换上廉颇来打?我想不至如此吧.廉颇可是被打得不敢出来的.


                10楼2009-08-04 19:15
                回复
                  赵括倒是敢应战,结果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解放战争第一年,共军用130万面对430万国军,8个月丢弃城市100多,却歼敌71万——这是不敢应战?丢城失地?


                  IP属地:安徽12楼2009-08-04 19:56
                  回复
                    那你到是告诉我,你的廉颇觉得何时出战是妙?不过肯定的说你是答不上来的.
                    当时赵秦皆希望速战?为何速战?你以为那么大的军队在那里不吃饭的吗?廉颇觉得可以把秦军耗走吗?耗了那么久耗走了吗?
                    还国军进攻延安.我靠~~,那你是不是自己承认廉颇当时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咯?那你还扯个啥蛋?连个二流将军都打不过,还去单挑白起吗?动动你的猪脑子,还忙着给别人扫盲.自己多动动脑吧!打廉颇人家秦国动用15岁以上的全部壮丁了吗?就一个二流将军,就打得廉颇只有逃的命.还有资格提什么懂得何时出战,这不是笑话吗?


                    13楼2009-08-04 20:03
                    回复
                      在告诉你,你12楼的比喻真T M的白痴.老子连说都懒得说.根本就连对比对象都搞错了.和你说话我感觉有点浪费时间.


                      14楼2009-08-04 20:04
                      回复
                        再给你扫盲!
                        事实证明:秦军最怕的不是赵括,而是久经战阵的廉颇。廉颇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他能否先发制人,而在于他能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什么时候该做猛虎,什么时候该做缩头乌龟。表面上,廉颇坚守不出,“惧敌”、“畏缩不前”,实际上是用堡垒战术消耗秦军,消磨秦军的锐气。秦军虽然借着连胜的锐气一鼓作气攻克赵军的几个堡垒,自己也是伤亡惨重,损失甚至比赵军还多很多。面对廉颇这样的对手,即使白起来了也无计可施。廉颇并非不想反攻,而是反攻的时机没有成熟,等多耗几个月,秦军锐气耗尽,赵军反戈一击,必定能大获全胜。——三十多年后,秦国大将王翦,就是用这个办法打败了楚将项燕,灭了楚国。


                        IP属地:安徽15楼2009-08-04 21:51
                        收起回复
                          邯郸之战,廉颇为主帅,死守邯郸。
                          白起不敢出战,难道说白起怕廉颇?连一座孤城都不敢打?还算什么战神?


                          IP属地:安徽16楼2009-08-04 21:53
                          收起回复
                            算了吧你,我都懒得说你了.我打死没看出来秦军哪点就怕了廉颇了.再说没人说秦军真的就怕赵括.现在讨论的赵括是否有本事,不是讨论秦军怕谁.


                            17楼2009-08-04 23:26
                            收起回复
                              廉颇坚壁固守,秦军强攻,死伤惨重,派人骂阵,廉颇不出战。
                              然后秦国用反间计换掉廉颇,既然不怕他,为什么要想方设法把廉颇换掉?


                              IP属地:安徽18楼2009-08-05 11: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