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小一吧 关注:100贴子:7,733

【盘点】民国四大才女的生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的删了。。
这次还是懒得找镇楼图。。。


1楼2015-08-28 09:42回复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2楼2015-08-28 09:47
    回复
      首先是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 吕碧城


      3楼2015-08-28 09:48
      回复


        4楼2015-08-28 09:49
        回复
          主笔《大公报》提倡女权
          1903年春,20岁的吕碧城有意到天津市内探访女学,外甥女要入新学,脑筋陈旧的舅父严辞骂阻,吕碧城一时激愤,第二天就逃出了家门,只身踏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不但没有旅费,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一个富家女子独自出门,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之举。而此次出走,正是吕碧城登上文坛的开始,也是她与各界名人交往的开始。
          生活一时陷入困境,吕碧城只好写信向居于《大公报》报馆的方夫人求援,这封信恰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英敛之一看信,即为吕碧城的文采所倾倒,连连称许。不仅如此,爱才心切的英敛之还亲去拜访,问明情由,对吕的胆识甚是赞赏,并当即约定聘请她任《大公报》见习编辑。从此,吕碧城就走上了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在报端屡屡发表诗词作品,格律谨严,文采斐然,颇受诗词界前辈的赞许。她又连续撰写鼓吹女子解放与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吕碧城也因此在文坛崭露头角,声誉鹊起。她在诗文中流露的刚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深为时人尤其新女性们所向往和倾慕。一时间,出现了“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盛况。


          6楼2015-08-28 09:57
          回复
            绝情独身
            吕碧城极具反叛精神,对女子相夫教子、贤妻良母才为德的传统理念不以为然。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弃的阴影一直困扰不散,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终觉得身边无可匹配之人,所以宁愿独身终老。当友人问及她的婚姻,她回答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于是,吕碧城虽姿容优雅,但终身未婚。


            9楼2015-08-28 10:01
            回复
              吕碧城的诗词很多,下面只各取一首。
              《琼楼》
              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冥意已阑;
              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
              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
              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侧绕吟坛。
              《浪淘沙》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
              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
              人替花愁。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
              隔帘咫尺是西洲。
              来日送春兼送别。
              花替人愁。


              10楼2015-08-28 10:05
              回复
                吕碧城完


                11楼2015-08-28 10:06
                回复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 萧红


                  12楼2015-08-28 10:12
                  回复


                    13楼2015-08-28 11:03
                    回复
                      情感破裂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萧军对待感情的态度,还有他的大男子主义,虽然他认为萧红有一定才华,但比不上自己,算是自己的附属、陪衬。当越来越多人认为萧红才华在萧军之上时,二人的矛盾就变得尖锐。两人的感情纠葛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


                      17楼2015-08-28 11:11
                      回复
                        因病身亡
                        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殁香港法国医院,遵照她的遗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在萧红去世后的第四天,端木先生带着笔、墨和装有萧红骨灰的一只花瓶来到浅水湾的一个山坡上,这里上边是丽都饭店,下边是游泳场,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后,亲笔题写了“萧红之墓”的木牌立于坟前。


                        19楼2015-08-28 11:16
                        回复
                          创作风格: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同时,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也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20楼2015-08-28 11:18
                          回复
                            名家点评
                            林贤治:“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夏志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张耀杰:“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萧红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茅盾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别的东西,一写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21楼2015-08-28 11:20
                            回复
                              萧红完


                              23楼2015-08-28 1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