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吧 关注:177,602贴子:1,306,312

回复:【讨论】若靖王登位后,用此连环计能乱了他的天下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嗯嗯,这波不亏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57楼2015-09-26 21:57
回复
    而且追封与身前地位比较有什么关系。宗室也没有什么长房的说法,有的只是嫡庶。你既提明朝礼法,朱元璋的祖训录怎么说的?“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刚才几个追封兄弟的例子,要么是争储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掩盖和惭愧,要么是继位者对无后代兄弟的补偿。
    靖王追封一个既非太子也没有直接争储的祁王为帝,于礼有何依据?
    再说庭生。原文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东西,脑补何益?
      ”谁来教习庭生,这些都是小事。我今天要跟你商量的是庭生的身份。“梅长苏语调低沉地道,“皇室传承,核定血脉最是严谨,出生时没有金匮玉碟,没有内廷司的赤印宝册,就没有皇家子弟的身份。虽说我们知道庭生是祁王的遗腹子,但他毕竟生于幽掖庭,冒顶了他人之名,虽然那是为了保命的无奈之举,却也使他不可能再重归皇室了……”
      萧景琰是皇室中人。当然知道他所言不虚,只是以前对于是否能最终夺嫡雪冤没有把握,所以一时未曾考虑过庭生的身份问题。此时静心一想,不禁哑然。
      “至于祁王地宗嗣。将来即使要续祧,那也只能从你或者其他王爷所生的孩子中挑一个过去,总之庭生是没有这个资格了,”梅长苏说着,神色有些黯然。“即使你将来登基为帝,也不能为了他一个人开先例,乱了皇族的宗法伦常……”
      萧景琰长叹一声道:“皇室宗法严苛,这也是没办法地事。想当年惠帝膝下无子,尚且不能把遗于民间的私生皇子带回,又何况庭生。”


    IP属地:北京58楼2015-09-26 22:01
    收起回复
      觉得楼主脑洞真大,想的真多,却忘记的庭生压根没资格,他的身份顶破天只是义子,继承皇位就是篡位,成了一个不忠不义之徒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09-26 22:20
      收起回复
        我去,一会要杀庭生栽赃乱政,一会要思庭生如何夺嫡,一会又说庭生是光明正大的皇长孙(且不说祁王不是太子,就是是太子按你的逻辑庭生也不过是个太子庶子,这身份有权利争储?)庭生说你够了,确定不是拿我来骗经验的?


        IP属地:湖北60楼2015-09-26 22:38
        收起回复
          还有宸妃,这个封号到底是高于贵妃还是低于贵妃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绝对没有灭过皇后你承认吧?大架空朝明显还是汉族,汉族自古就是标准的一夫一妻制度,其他的管你是世族还是门阀都是妾了好吧。老皇帝封的皇后由始至终都没挂没废呢,嫡母大人妥妥的站在那里你追封个还不是你妈的女人为皇后几个意思?就算你是皇帝,言官也要参你个不孝。靖王是有政治抱负的是要海清河晏天下承平的你觉得会抽成这样?


          IP属地:湖北61楼2015-09-26 22:48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5-09-27 00:01
            回复
              看了这么多回复,你们这些拽历史的我是不懂,就想请问楼主一点:到底谁来上奏呢?这个上奏的人是在谁的授意下上奏的呢?谁是得利者呢?


              63楼2015-09-27 01:05
              收起回复
                卧槽楼主你的思想很危险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5-09-27 01:30
                回复
                  楼主坚持宸妃比身为皇贵妃的静妃身份高,坚持太子身份不如皇长子,坚持皇长子的遗腹子比现任皇帝亲生儿子继承顺位高,养子和亲子可以一起伦序。连靖逆屠兄逼父这种口号都喊出来,实在是让人失去交流欲望。
                  麻烦楼主再发高论前先去好好看看原文的设定吧,看看所谓的年序在架空世界的琅琊榜里有多大分量。再提醒下楼主,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有多种,若拘泥礼法非要强调嫡长子继承法,那么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里写着清清楚楚,庶子以贵不以长,别再拿什么庶长子和儒家礼法出来糊弄人了。
                  “只有誉王么?”梅长苏转过头来,目光明亮,“靖王不也一样吗?既然大家都是庶子,以后就谁也别说谁的出身低。太子、誉王、靖王,还有其他的皇子们,大家都是同等的,就算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也无伤大雅,与嫡庶之间的那种差别完全不是同一个性质,根本无须常挂在嘴边。”
                    “对啊!”蒙挚一击掌,“我怎么没想到,誉王把太子一手拉下来,就等于是同样地把靖王拉了上去,因为他强调的是,嫡庶之分才是难以逾越的,而对于庶子与庶子之间,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一条虽然适用于他自己,但同样适用于靖王啊!”
                    “至于出身,拜誉王年前那次廷堂辩论所赐,大家把话已经说得够透够亮了,谁也不是嫡子,谁也不比谁高贵些,何况静妃现在越来越得宠,而誉王虽是皇后养子,但他自己的亲娘在死之前,也不过是个“嫔”而已。
                    再论到序齿,萧景琰的确要靠后些,可这毕竟不是什么重要因素,若是大家仅仅只靠年龄分果实的话,那太子、誉王这十几年可算是白折腾了。”
                    “可是……”梁帝语调悠悠地道,“你们序齿较长,本应位列靖王之前啊?”
                    豫王一时哽住,赶紧拉了拉读书较多的淮王,淮王结结巴巴地道:“儿臣们……都、都不是嫡子,年齿相差也、也不多,自然是父皇您……择贤而立……“
                    “好一个择贤而立,”梁帝温和地笑了起来,“若论贤孝,靖王确实当之无愧。你们两个有这份心胸,朕也很宽慰。起来起来,本来是赏你们吃点心的,顺便问问罢了。吃吧吃吧,朕也困了,你们把这盘子吃完了,进去给贵妃叩头请安。”


                  IP属地:北京65楼2015-09-27 01:45
                  收起回复
                    庭生之事目前无人知晓,你是不晓得的,怎么上奏、作者也是埋了伏笔的,只有庭生长大了想夺嫡了,这事才会爆出来,但是那是很久后的另一个故事了、还有你这些上凑都是无基之本、没有势力在朝堂,没有兵权在手,这些都是说了就找死的.纸上谈兵啊……你要干,就得先把消息放到民间去,大肆宣传。朝臣自然会议论纷纷、当然时机也很重要,需要民愤的时候散出去。你还要搞清楚当年怎么保下来庭生的,然而这事庭生还是个婴儿,根本不会晓得,你查不清楚,也就还不了一个可能.中间还有很多突发情况要把握.最后你还要一举逼死皇帝,不然有谋臣随便放出消息说庭生是王妃偷情生下来的,抓个奸夫出来,夸张点来个滴血认亲什么的,庭生就完了。说穿了,历史就是谁赢了谁说话。古来改朝换代,无不是血流成河…没兵逼宫,你这些都是没用的.还是学学梅长苏,一招毙命吧。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7楼2015-09-27 02:04
                    收起回复
                      这帖子就是楼主想当然的想法 其他朝臣 靖王都是脑残白痴才能成功


                      IP属地:陕西68楼2015-09-27 05:16
                      收起回复
                        感觉楼主就揪着一点历史书上的外门看的嫡庶尊卑就出来自说自话的显摆了。但在那个基础上说出来的话太异想天开。若事情按照你的预言发展,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去写同人文,誉王听你的,群臣听你的,反派听你的,儒林听你的,百姓听你。你说啥就是啥。
                        若真死循嫡死长继,还挣什么王位啊,就根本没有这个故事了好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5-09-27 07:32
                        收起回复
                          看历史看傻了吧。。。
                            瞧我发现了什么。一个可以往瓜里拉屎下毒叉猹的前排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5-09-27 07:59
                          回复
                            古代的规矩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庶以贵不以长。这个贵指的是位分,不是出身。宸妃死的时候应该是妃,而后来静妃已经是贵妃。所以本身靖王就是最尊贵了。要是纯按年龄,又何来夺嫡之事?就算太子和誉王废了,不还有一个残疾的,一个胆小的么。他们都比靖王大。要是按照你的逻辑,他是怎么当的皇帝呢?


                            来自手机贴吧71楼2015-09-27 09: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