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天福地麻姑山传说之一:麻姑山上女寿仙
在江西省南城县城西有座麻姑山,山姿奇秀,景色优美,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全称叫:“麻姑山丹霞宛陵洞天”,又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福地。这座洞天福地本属女仙麻姑所有,相传她在此隐居得道成仙,缘此成名。
麻姑是中国传说中有名的女寿仙,“麻姑献寿”是民俗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神仙传》里说,她的本事有惊人之处,一是能穿着木屐在水面上行走,可与达摩祖师踩芦叶渡海相媲美。二是能掷米成丹砂。
麻姑曾说她已经看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还说现在的蓬莱水也浅于旧时的一半,将来还会变成陆地。沧海变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千万万年。麻姑已经见过三次沧海变桑田,她该有多大寿命?虽说她长得象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可她的实际岁数是无法估算的,麻姑做个女寿星当之无愧。民间传说王母娘娘三月初三过生日时,举办蟠桃盛会,麻姑特酿制寿酒献给西王母,这就是所谓的“麻姑献寿”。
今天的麻姑形象多为绘画和工艺品,或腾云,伴以飞鹤,或骑鹿,伴以青松,也有直身托盘作献物状,手中或盘中,一般有仙桃、美酒或佛手。过去给女者祝寿,常送麻姑献寿图。
麻姑发祥地江西省南城县,利用麻姑山的甘泉,人们酿出了有名的“麻姑酒”。此酒透明醇厚,果香浓郁,确实有益身心。
二。洞天福地麻姑山传说之二:麻姑献寿
麻姑献寿”是我国流传很广的神话传说。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住在昆仑山上的神仙西王母的寿辰。每当寿辰之日,她都要设蟠桃会宴请众仙。八方神仙,四海龙王,天上仙女都赶来为她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位花仙采集了各色鲜艳芬芳的花卉,邀请仙女麻姑和她们同往。麻姑用灵芝草酿成仙酒,带到蟠桃会,献给了西王母。因此,过去民间为妇女祝寿时,常常绘出“麻姑献寿”的图画相赠。
据传,勤劳美丽的麻姑原是建昌(南城)人,后得道升天,她掷米成珠,分给贫苦百姓。麻姑曾对人说,她亲眼看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沧海桑田”的成语,就出自于此。
唐朝代宗年间,大书法家颜真卿为麻姑山撰文立碑,碑额为:“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三。洞天福地麻姑山传说之三:麻姑成仙
在盱江西岸,离县城十余里的地方,有座麻姑山,相传很早以前这山不叫麻姑山,而叫丹霞山。
山中有个庄户人家生有一女,取名麻姑,麻姑长得聪明、漂亮,十几岁就常同嫂嫂去采菇、打柴,两人往往同时出门,回来老碰不到一块,而且每次麻姑采的菇,打的柴都比嫂嫂多。
一天,嫂嫂追问麻姑,是否有谁帮了你的忙,麻姑照实说了。原来,麻姑每天都有一女童帮助他,只是不知这女童家住何方。一天,麻姑仍旧上山采菇,遵照嫂嫂的吩咐,暗暗跟踪女童,走呀,走呀,发现女童走到一棵大松树下就突然不见了。回家后,她又如实地告诉了嫂嫂。嫂嫂告诉她,你明天再去,偷偷把一绺红丝线系在她的后面,再找就不难了。
第二天,麻姑依计而行,把红丝线偷偷系在女童衣后,然后再偷偷尾随,到了那棵松树下,女童就不见了,只见地面上露出了一绺红丝线。早已暗中跟随在麻姑后面的嫂嫂窜了上来,举起锄头就挖,居然在地下挖出了一个扎红丝线的人形茯苓,麻姑心里不忍,哭着要嫂嫂放回原处,嫂嫂不肯,对麻姑说:“这是千年茯苓,吃了可强身健体,你不取,别人也会挖掉”。
回到家里,嫂嫂借故把麻姑支开,立即生火烹煮茯苓,打算一个人吃掉。谁知茯苓还在锅里煮,被邻居有事叫去。这时,麻姑回来,忽闻得一阵异香,禁不往揭开锅盖,舀了一点尝,哈,可鲜美了,小孩子不懂事,索兴吃了个精光。等她想到嫂嫂,茯苓已经下肚,自己也飘飘悠悠,腾空而起,飞上蓝天。嫂嫂回家见锅中无物,又不见麻姑,正待寻找,忽听麻姑在空中呼喊嫂嫂,这时,只见麻姑端坐彩祥云之中,在向嫂嫂招手。
麻姑升仙后,太上老君授以攘除灾厄之法,能掷米成丹。麻姑每年显灵,为穷苦乡亲除病消灾,频赐丰年。唐玄宗时,人们建麻姑庙,纪念这位仙姑,老百姓把最好的米叫麻姑米,最好的茶叶叫麻姑茶,最好的酒叫麻姑酒,把这座丹霞山,也改名叫麻姑山了。
在江西省南城县城西有座麻姑山,山姿奇秀,景色优美,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全称叫:“麻姑山丹霞宛陵洞天”,又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福地。这座洞天福地本属女仙麻姑所有,相传她在此隐居得道成仙,缘此成名。
麻姑是中国传说中有名的女寿仙,“麻姑献寿”是民俗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神仙传》里说,她的本事有惊人之处,一是能穿着木屐在水面上行走,可与达摩祖师踩芦叶渡海相媲美。二是能掷米成丹砂。
麻姑曾说她已经看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还说现在的蓬莱水也浅于旧时的一半,将来还会变成陆地。沧海变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千万万年。麻姑已经见过三次沧海变桑田,她该有多大寿命?虽说她长得象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可她的实际岁数是无法估算的,麻姑做个女寿星当之无愧。民间传说王母娘娘三月初三过生日时,举办蟠桃盛会,麻姑特酿制寿酒献给西王母,这就是所谓的“麻姑献寿”。
今天的麻姑形象多为绘画和工艺品,或腾云,伴以飞鹤,或骑鹿,伴以青松,也有直身托盘作献物状,手中或盘中,一般有仙桃、美酒或佛手。过去给女者祝寿,常送麻姑献寿图。
麻姑发祥地江西省南城县,利用麻姑山的甘泉,人们酿出了有名的“麻姑酒”。此酒透明醇厚,果香浓郁,确实有益身心。
二。洞天福地麻姑山传说之二:麻姑献寿
麻姑献寿”是我国流传很广的神话传说。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住在昆仑山上的神仙西王母的寿辰。每当寿辰之日,她都要设蟠桃会宴请众仙。八方神仙,四海龙王,天上仙女都赶来为她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位花仙采集了各色鲜艳芬芳的花卉,邀请仙女麻姑和她们同往。麻姑用灵芝草酿成仙酒,带到蟠桃会,献给了西王母。因此,过去民间为妇女祝寿时,常常绘出“麻姑献寿”的图画相赠。
据传,勤劳美丽的麻姑原是建昌(南城)人,后得道升天,她掷米成珠,分给贫苦百姓。麻姑曾对人说,她亲眼看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沧海桑田”的成语,就出自于此。
唐朝代宗年间,大书法家颜真卿为麻姑山撰文立碑,碑额为:“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三。洞天福地麻姑山传说之三:麻姑成仙
在盱江西岸,离县城十余里的地方,有座麻姑山,相传很早以前这山不叫麻姑山,而叫丹霞山。
山中有个庄户人家生有一女,取名麻姑,麻姑长得聪明、漂亮,十几岁就常同嫂嫂去采菇、打柴,两人往往同时出门,回来老碰不到一块,而且每次麻姑采的菇,打的柴都比嫂嫂多。
一天,嫂嫂追问麻姑,是否有谁帮了你的忙,麻姑照实说了。原来,麻姑每天都有一女童帮助他,只是不知这女童家住何方。一天,麻姑仍旧上山采菇,遵照嫂嫂的吩咐,暗暗跟踪女童,走呀,走呀,发现女童走到一棵大松树下就突然不见了。回家后,她又如实地告诉了嫂嫂。嫂嫂告诉她,你明天再去,偷偷把一绺红丝线系在她的后面,再找就不难了。
第二天,麻姑依计而行,把红丝线偷偷系在女童衣后,然后再偷偷尾随,到了那棵松树下,女童就不见了,只见地面上露出了一绺红丝线。早已暗中跟随在麻姑后面的嫂嫂窜了上来,举起锄头就挖,居然在地下挖出了一个扎红丝线的人形茯苓,麻姑心里不忍,哭着要嫂嫂放回原处,嫂嫂不肯,对麻姑说:“这是千年茯苓,吃了可强身健体,你不取,别人也会挖掉”。
回到家里,嫂嫂借故把麻姑支开,立即生火烹煮茯苓,打算一个人吃掉。谁知茯苓还在锅里煮,被邻居有事叫去。这时,麻姑回来,忽闻得一阵异香,禁不往揭开锅盖,舀了一点尝,哈,可鲜美了,小孩子不懂事,索兴吃了个精光。等她想到嫂嫂,茯苓已经下肚,自己也飘飘悠悠,腾空而起,飞上蓝天。嫂嫂回家见锅中无物,又不见麻姑,正待寻找,忽听麻姑在空中呼喊嫂嫂,这时,只见麻姑端坐彩祥云之中,在向嫂嫂招手。
麻姑升仙后,太上老君授以攘除灾厄之法,能掷米成丹。麻姑每年显灵,为穷苦乡亲除病消灾,频赐丰年。唐玄宗时,人们建麻姑庙,纪念这位仙姑,老百姓把最好的米叫麻姑米,最好的茶叶叫麻姑茶,最好的酒叫麻姑酒,把这座丹霞山,也改名叫麻姑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