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聚四海吧 关注:4贴子:214

回复:《大圣归来》幕后的年轻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九九八十一难:“偏偏是他们留下来了”
  与“大圣”相伴的日子里,导演田晓鹏的失眠有“量级的增长”,“太多次了”。
  “以前会失眠是因为创作,但为‘大圣’的失眠不一样。它是因为我知道已经抓住特别好的机会,已经在路上了,但遇到各种无法控制的东西,找不到解决办法。既不能跟家里人说,也不能跟员工说,只能自己在心里调剂,有时也爬爬山。”
  8年间,他没有因为压力落泪过。“我挺坚强的,觉得为自己的经历掉眼泪,是特别无能的表现。”
  他只为片中感人的段落流过泪—最后一场“小唐僧为救悟空被大石头压垮,悟空嘶吼”的戏,第一次配上音乐时。“当时未完成的背景还是灰色的,但很多人在工作室里看时都很感动,只看剧情,忽略了画面。”


17楼2015-11-04 15:14
回复
    2012年,“大圣”团队遭遇了成员的离职潮。
      “人员流失最严重的时候,不是最紧张赶进度的时候,而是对项目缺乏信心的时候。”陈征回忆,“原创动画很难。好的动画师,一天能做出1秒或0.5秒成品,就很不错了,但现实很难做到。我们有过写‘2013年上映’的海报,但发现不可能。2012年赶过进度,但做出来的成品不理想,都要求重做。”
      他举例说,“山妖在山林间追逐小唐僧”那一场戏,实际长度是1分多钟,有1500多帧,“足足做了半年”。
      “当时我们在做这场戏时,就离职了四五个动画师,‘谁做谁崩溃’。因为它是一个挑战动画人意志的镜头,太复杂了。为了更强的立体效果,不少房子、地形都改动过,负责动画和模型环节的人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量,就走了,只好换人负责。”


    18楼2015-11-04 15:14
    回复
      当时,他合租的房子月租金1000多元。每两周,他得坐大巴回老家看妻儿,周日再返回北京。“当时工资待遇挺低的,家里希望我能回去,在大学任教或者做其他工作。”
        甚至他也知道,一些离开公司的动画师,有了比他高的薪酬。
        “这个行业有点逐水草而居,哪里钱多就往哪里聚拢。难免心里不平衡,但很多同事当初降薪也愿意来,就是为了做原创。我知道田导肯定不会让当时那种质量的片子上映,他有决心做好,我们的劳动成果早晚有一天会面世。所以工作心态不一样。我就想踏实做好这一件事,也努力说服家人。”


      19楼2015-11-04 15:19
      回复
        没有人看吗?大家来理一理我啊~!!!这么长的帖子,好累的!!!


        20楼2015-11-04 15:19
        回复
          团队的年轻化,对田晓鹏导演来说是“打击和惊喜并存”。“打击更多些,惊喜则是发现人才。”在他眼中,金大勇、陈征、刘虎……一个个名字给他的不是惊喜,而是“欣慰”:“这都是团队走过几年来,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人。他们不是当初那一批人里最有激情、最有创作欲望的,但偏偏是他们留下来了。”
            “电影更多是实现的过程,而不是靠创作激情的过程。激情可能几个月就到头了,但真正想做一件事,必须把你所有的激动、急躁压下来,得想怎么才能完成它。我是为自己的作品努力,其他人能跟着我扛下来,是更不容易的。”
            经历波折,“大圣”团队在细节打磨上走得更远。


          21楼2015-11-04 15:20
          回复
            “大家叫我们诚意之作,诚意在哪?就在不容易看出来的细节。”陈征说。
              为了长安城场景的真实可信,他们设计了将近40个群众角色。担纲者就是刘畅。“原本村民不多,显得不特别热闹,我就加了不同角色:小孩大人、富人穷人、旅馆里面吃饭的、扛柱子的人……这都是为了不能让整个画面看起来空旷。”刘畅说。
              张乃文也经常遇到设计上的瓶颈。“比如山妖的形象矮胖,衣服做起来就特别容易穿帮,特别困难。反正遇到瓶颈就只能死磕。如果磕不出来就先放下,做做别的,等待灵感。”
              “愿意和动画死磕,就会越做越好。”执行制片人金大勇总结。


            22楼2015-11-04 15:20
            回复
              奇迹:“我们和大圣一样,都会慢慢被人懂”
                今年1月18日,《大圣归来》第一次完整成片。在提前场放映时,团队和观众都发现了问题:“团队没有大荧幕经验,太多打戏,节奏太快,观众脑子里的弦一直绷着……”
                于是,导演田晓鹏决定放弃原定的春节上映档期,有针对性地放慢节奏。比如,在老师父教育小唐僧“打坐,念经,参禅”时,加入了猫头鹰打瞌睡等空镜头。


              24楼2015-11-04 15:22
              回复
                三四年“打磨”,意味着这群年轻人几乎没有休息日。今年2月3日,《大圣归来》制作团队带着刚做出来的“小空空”玩偶,终于集体去放松了一次。“好些年没有出去玩了,那几乎是唯一的一次。”田晓鹏回忆。在住地,他站起来说:“辛苦好几年了,我代表自己感谢大家伙,给大家鞠个躬。”
                  上映后,这部一开始“不被看好”的国产动画实现了逆袭。一个粉丝说:“现实本身要比电影还要燃百倍。”第一天上映,《大圣归来》排片仅占全国院线的9%,票房仅占7%,到第四天就取得了票房日冠军,第五天,票房占45%,超过《小时代》、《栀子花开》两部热门片的总和。
                  田晓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自己的家人去影院“至少看了五遍”。“相比八年辛苦,上映的两三周显得很短暂。”


                25楼2015-11-04 15:22
                回复
                  “最开始,很多观众不太能接受长这样子的大圣,觉得不帅。但特别奶油小生不一定能吸引人,悟空就像我们的一个朋友:刚开始不一定好看,后来接触多了就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点,看完觉得特别阳刚。”陈征说,“‘大圣’让我给家里有了个交代,总算有片子可以‘见光’了。”
                    7月21日,《大圣归来》票房破5亿元,这天是金大勇的生日,他们吃了饺子。
                    “都说电影做了不一定能播,播了不一定能火,无论大圣未来如何,依旧做自己。坚持梦想,不忘初衷,同在路上。”在电影打破票房记录时,灯光材质师、《大圣归来》材质总监王付帅在微博上写:“激动得想哭都哭不出来!我们这帮人做成了件大事!值了!”


                  26楼2015-11-04 15:25
                  回复
                    在动画师刘畅眼里,自己参与制作《大圣归来》,算是他24年来最大的成就,“也让爸妈为我骄傲”。“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年轻人跟电影中的大圣是一样的,都会经历从低谷到高峰的过程。都会慢慢被人读懂,被认可,被融化。”
                      尽管票房已超过《功夫熊猫》,导演田晓鹏认为,“票房奇迹”并非成功的标准。“不是事情做成了才是成功,我们选择的这个行业,过程本身就挺美好的。做原创动画的人,本身过的就是很刺激的生活,这个过程带给我们很大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是人生路上最成功的一种生活方式。”
                      90后张乃文身边,很多朋友都离开了动画这一行。她告诉记者,她最期待《大圣归来》之后,能“有更多人来把国产动画这个行业支撑起来”。


                    27楼2015-11-04 15:26
                    回复
                      终于发完了。哈哈哈哈哈。给自己点赞


                      28楼2015-11-04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