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受骗:献地索仇 放敌归国
怀王已经上过张仪的一次大当,本应吸取教训,与张仪势不两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信誓旦旦地要将张仪杀其肉,寝其皮,但是却马上又再次陷入到了张仪的圈套,甚至还将他供为座上的贵客,实在让人如雾里看花。
楚怀王两战负于秦国,丢掉了大片的国土,才知道与齐断交,的确是自己一生之中所做出的最大一个错误,后悔不已,因此想修补两国已经千疮百孔的外交关系,试图重新结盟,共同对抗秦国。于是他派出了才华出众,年青有为的屈原出使齐国。
怀王的意图没有逃过秦惠王的眼睛。他敏锐地把握到了楚国的外交动向,挖空心思地想着要破坏他们的再次联盟之举。同时,秦国还要消化刚刚占领的楚国的大片土地和在不久前,灭亡巴蜀两国,所取得的广大土地。
经过紧张讨论,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派使者来到了楚国,向怀王说:“愿分汉中之半以与楚和。”这当然是个巨大的诱饵。不过,秦国有两个条件:一是不要与齐结盟,二是要同时交换楚国的黔中郡。表面上看,楚国可以得到巨大的实惠。因为就土地、物产来讲,半个汉中郡,远远要超过整个黔中郡。而且还可以很快就收回沦落的国土。但是这却是秦国的一箭三雕之计,即可以阻止楚齐结盟,又可以将秦国本土与才得到的巴蜀两国的故土连成一片,还可以通过利用和平的手段,取得难以攻取的,战略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黔中郡,轻而易举地完成对楚国后方的迂回包抄。
楚怀王的性格特点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服软不服硬,敢于刀对刀,枪对枪的蛮干,而不管它后果如何,但是,就是听不得软话。在宫中,南后郑袖就是靠着甜言蜜语,得到了他的庬信。秦国使者的点头哈腰和俯手称臣,使他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在战场上已经扫地的斯文,在自己的朝堂上得到了恢复,本来已经冷静的头脑,又再次开始发热。而狂热的报仇雪恨的情绪也开始滋长,大国沙文主义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开始表露,他在并没有与自己的大臣们商议的情况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秦国的使者说:“我不要你们的地,只要你们将张仪送给我,我就把整个黔中郡全部白白地送给你们!”为了报一已被骗之仇,竟然不惜牺牲具有重要战略地理位置的大片国土,将自己的侧翼完全的暴露给自己的死敌,这不是意气用事,又是什么呀?此时的怀王,完全是个输红了眼的赌徒。
怀王已经上过张仪的一次大当,本应吸取教训,与张仪势不两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信誓旦旦地要将张仪杀其肉,寝其皮,但是却马上又再次陷入到了张仪的圈套,甚至还将他供为座上的贵客,实在让人如雾里看花。
楚怀王两战负于秦国,丢掉了大片的国土,才知道与齐断交,的确是自己一生之中所做出的最大一个错误,后悔不已,因此想修补两国已经千疮百孔的外交关系,试图重新结盟,共同对抗秦国。于是他派出了才华出众,年青有为的屈原出使齐国。
怀王的意图没有逃过秦惠王的眼睛。他敏锐地把握到了楚国的外交动向,挖空心思地想着要破坏他们的再次联盟之举。同时,秦国还要消化刚刚占领的楚国的大片土地和在不久前,灭亡巴蜀两国,所取得的广大土地。
经过紧张讨论,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派使者来到了楚国,向怀王说:“愿分汉中之半以与楚和。”这当然是个巨大的诱饵。不过,秦国有两个条件:一是不要与齐结盟,二是要同时交换楚国的黔中郡。表面上看,楚国可以得到巨大的实惠。因为就土地、物产来讲,半个汉中郡,远远要超过整个黔中郡。而且还可以很快就收回沦落的国土。但是这却是秦国的一箭三雕之计,即可以阻止楚齐结盟,又可以将秦国本土与才得到的巴蜀两国的故土连成一片,还可以通过利用和平的手段,取得难以攻取的,战略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黔中郡,轻而易举地完成对楚国后方的迂回包抄。
楚怀王的性格特点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服软不服硬,敢于刀对刀,枪对枪的蛮干,而不管它后果如何,但是,就是听不得软话。在宫中,南后郑袖就是靠着甜言蜜语,得到了他的庬信。秦国使者的点头哈腰和俯手称臣,使他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在战场上已经扫地的斯文,在自己的朝堂上得到了恢复,本来已经冷静的头脑,又再次开始发热。而狂热的报仇雪恨的情绪也开始滋长,大国沙文主义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开始表露,他在并没有与自己的大臣们商议的情况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秦国的使者说:“我不要你们的地,只要你们将张仪送给我,我就把整个黔中郡全部白白地送给你们!”为了报一已被骗之仇,竟然不惜牺牲具有重要战略地理位置的大片国土,将自己的侧翼完全的暴露给自己的死敌,这不是意气用事,又是什么呀?此时的怀王,完全是个输红了眼的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