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吧 关注:84,527贴子:954,499

回复:想学模具设计的留下QQ号 资料大放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都收到了啊


165楼2016-01-26 16:11
回复
    都收到了的吧


    168楼2016-01-29 11:34
    回复
      好了 速度去看吧


      173楼2016-02-16 19:04
      回复
        模具设计软件为:CATIA, UG ;主要这2种;上海大众使用CATIA, 上海通用使用UG,模具厂里台湾企业多使用CATIA, 国内模具厂大多使用UG;CATIA建面做造型功能强大,当然UG也能用的挺好。UG比CATIA的好处在,做实体的功能灵活,强大;统一来讲,汽车模具厂里都是这2种混合使用的。软件的话,还有就是CAE软件啦,推荐学习AUTOFORM,原因为,90%以上的汽车模具厂都用AUTOFORM, 上海大众,通用 ,上汽都用AUTOFORM; 选这个就OK啦。至于知识嘛,那就不好说啦。 学校里学不到的,汽车模具教材里只是提及而已,没有具体的介绍啦。想学就必须进模具厂工作几年啦。 涉及的知识为: 冲压工艺、曲面造型、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用材料:如铸件为:HT300,CH-1,MoCr铸铁等,钢件为:45#,Cr12MoV,SKD11,7CrSiMnMoV等;泡沫、实型铸造、数控加工、加工的工艺、模具现场装配、 现场调试(向钳工师傅学习,多问问)调试出的板件质量,要能看的懂,这个比较难啦。还有很多很多, 学不完啦~技术没有底!!


        174楼2016-03-08 16:21
        回复
          有想学模具设计需要资料的,可以找我


          来自iPhone客户端176楼2016-03-09 01:38
          回复
            在成为公司的模具设计学徒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同时把部门其他同事出的图纸仔细阅读,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出的图都表达了一些什么内容。先是模仿,再是理解。要主动问同事,不要怕吃闭门羹,因为有的人不一定肯教,他可能觉得没有教你的必要,但是你不问,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人会主动去教你东西。当有帮其他同事出散件图的机会的时候更加应该抓住机会向其请教,他让你出散件图 一是给你练手的机会,二是减轻他的工作。当然最开始肯定是一些相对简单且不是很重要的零件,不要害怕出错。
              现在说UG转图,以UG6.0为例,其他版本大同小异。接到任务,如果有比较多的零件,先将每个零件分好层,一个零件一个层。比如有10个零件,你分别将其放入1~10层,UG层的名字为1~256阿拉伯数字。再进入制图模式,默认快捷键crtl+shift+d。投影前设置好视图首选项,将线形以及虚实线以及光顺线的颜色设置好。再新建图纸(new sheet),弹出的对话框,可以设置图纸的大小,有标准图纸尺寸可以选择,也可以自定义尺寸大小。接下来是图纸名称,默认即可。图纸单位,默认是毫米;最下面是投影角法,根据公司标准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当为第三视角,这些属性设置一次后,以后可以不需要再次设置,当然图纸大小可能会在有所差异。图纸大小的更改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调整,如果仅仅是想将图从3D里面转成CAD格式的话,是不需要讲究太多东西的。
              现在转第一个零件,将其他层关闭,只显示要转图的那个零件,点“基本视图”图标按钮,投影三视图,一般是俯视图、主视图、右视图或者左视图这三个视图,虚线显示出来。再投影一个3D斜轴测图,可以让钳工看到这个零件加工出来大概是什么外形。第一个零件的视图投影完毕后转下一个,打开层管理器(CRTL+L)将上一个零件所在的层关闭,将下一个零件所在的层设置可见属性。同样进行投影操作依次完毕后,依次点菜单“文件”——“导出”——“2D转换”,进入2D转换设置弹出的对话框,转换的格式一般选dwg格式,文件的保存路径自行选定,设置妥当后一路确定就可以了。在进行转图操作的时候,很多初学的盆友很容易错误地进入菜单“文件”——“导出”——“DXF/DWG……”进行转图操作,结果每次发现导出来的是一个3D视图。
              接下来是在CAD里面进行标注。每个公司都有其标准图框,零件图纸位置的摆放以及对齐方式可能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总之要图片美观、整齐、大方,最重要的是查找要方便,所以俺顺序摆放图纸很重要,当然这个主要是针对编码有序的零件。有的零件很小,放在一张A4纸里面可能都感觉很小,我建议图框可以做适当缩放以适应视图,有的公司的规定则是图框不能缩放视图可以缩放,个人觉得有点不妥当。在零件较多的情况下,建议先分别放好图框,整齐摆放后再统一进行标注。图框标题栏中的信息一定要填写准确,尤其是零件数目以及零件名称。
              开始标注,很的盆友喜欢建立一大堆的标注样式,比如说字高2.5、3.0、3.5、4.0、4.5、5、6等等的都分别用不同的标注样式,那样管理以及使用起来其实不是很方便。不管图纸再多,图纸再大,其实用一个标注样式即可。我们可以先估计打印该图纸大概需要多高的文字,才能在纸张上面可以看得清楚,显示比例协调。一般情况下,在A4纸张上面2~2.5mm高的文字即可正常查看图纸,将图框缩小或者放大多少比例则相应将标注样式的全局比例更改,快捷命令为dimscale,输入该命令后确定再输入比例即可。当然燕秀工具箱提供了很不错的“计算打印区域文字高度”这个工具,很不错。用该工具计算出打印区域文字高度后,我们可以用“标注修改工具中”的“更改标注文字高度”,将标注文字的高度更改成合适高度,以便适应图纸大小。有的人不太注意这一点,打印出来的图纸要么就是看不清文字,要么就是字比图还大。有的零件很小,比如说一个很小的镶针,放在很大的一个图框里面,远看上去,只是一个图框,近看才知道原来里面还有东西。有的地方很节省纸张,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不知道放了多少个不同的零件,尽量不要这样做,除非公司特别强调要求那样做以节约打印成本。
              哪些尺寸是可以标注,哪些尺寸是可标可不标的?当然每个公司的加工要求,对零件的尺寸要求控制不一样,则尺寸的标注也不尽相同。那么零件图上的尺寸有何作用?
            1、加工的时候取数,这些尺寸是必需的;
            2、加工完后测量检测之用,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部位,可能一般公司不会专门安排品质去检测,除非客户有特殊强调说明。如何取数、哪里作为基准也是一门学问,不可粗心。
            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要的零件3D中,模具设计师都会刻有零件编码,零件编码的方式每个公司应当都有标准,刻字的位置不能乱刻,一般都会刻在基准角一侧,默认情况下一般都是如此。
              如果之前有过加工经验或者在加工现场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能就比较容易上手一些,了解每个零件的加工工序相当重要,直到先做什么,再干什么。如果你现在在钳工实习,那么请应当聆听钳工师傅对图纸的一些看法,留心加工过程中加工现场人员对图纸有何抱怨之言。如果不留意,将来不刻意避免,那么接下来就是他人在背后抱怨你的图纸,任何人都希望得到正面肯定的评价,所以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不断改善的习惯很是重要。
              图纸标注完了,细心检查这个步骤不要省略,
            1、有无标漏重要尺寸?
            2、有无抓错点?抓错点导致尺寸与实际偏差这一点时有发生,因为打印出来的图纸上面一般很难发现,出错了往往是等到装配的时候才发现问题。
            3、有没有取错基准?取错基准可能导致两道加工工序取用不同的基准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偏差,有时候,哪怕是差0.1mm,可能也难以弥补。
            4、如果是分中取数的零件,分中有没有分对?对于带挂台的镶件,分中需要注意,不能把挂台的最大外形计算在内,因为挂台挂多一点或者挂少一点,并不会影响其装配要求或者其他尺寸要求。
              对于有些朋友,如上篇文中提到的网友啊顼,可能本文还不是很适合。插图也不是很方便,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本文讲得过于浅显,是故配图则免了。下一篇将谈UG软件基本操作入门,适合广大新手盆友。


            188楼2016-03-10 16:27
            回复
              在成为公司的模具设计学徒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同时把部门其他同事出的图纸仔细阅读,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出的图都表达了一些什么内容。先是模仿,再是理解。要主动问同事,不要怕吃闭门羹,因为有的人不一定肯教,他可能觉得没有教你的必要,但是你不问,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人会主动去教你东西。当有帮其他同事出散件图的机会的时候更加应该抓住机会向其请教,他让你出散件图 一是给你练手的机会,二是减轻他的工作。当然最开始肯定是一些相对简单且不是很重要的零件,不要害怕出错。
                现在说UG转图,以UG6.0为例,其他版本大同小异。接到任务,如果有比较多的零件,先将每个零件分好层,一个零件一个层。比如有10个零件,你分别将其放入1~10层,UG层的名字为1~256阿拉伯数字。再进入制图模式,默认快捷键crtl+shift+d。投影前设置好视图首选项,将线形以及虚实线以及光顺线的颜色设置好。再新建图纸(new sheet),弹出的对话框,可以设置图纸的大小,有标准图纸尺寸可以选择,也可以自定义尺寸大小。接下来是图纸名称,默认即可。图纸单位,默认是毫米;最下面是投影角法,根据公司标准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当为第三视角,这些属性设置一次后,以后可以不需要再次设置,当然图纸大小可能会在有所差异。图纸大小的更改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调整,如果仅仅是想将图从3D里面转成CAD格式的话,是不需要讲究太多东西的。
                现在转第一个零件,将其他层关闭,只显示要转图的那个零件,点“基本视图”图标按钮,投影三视图,一般是俯视图、主视图、右视图或者左视图这三个视图,虚线显示出来。再投影一个3D斜轴测图,可以让钳工看到这个零件加工出来大概是什么外形。第一个零件的视图投影完毕后转下一个,打开层管理器(CRTL+L)将上一个零件所在的层关闭,将下一个零件所在的层设置可见属性。同样进行投影操作依次完毕后,依次点菜单“文件”——“导出”——“2D转换”,进入2D转换设置弹出的对话框,转换的格式一般选dwg格式,文件的保存路径自行选定,设置妥当后一路确定就可以了。在进行转图操作的时候,很多初学的盆友很容易错误地进入菜单“文件”——“导出”——“DXF/DWG……”进行转图操作,结果每次发现导出来的是一个3D视图。
                接下来是在CAD里面进行标注。每个公司都有其标准图框,零件图纸位置的摆放以及对齐方式可能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总之要图片美观、整齐、大方,最重要的是查找要方便,所以俺顺序摆放图纸很重要,当然这个主要是针对编码有序的零件。有的零件很小,放在一张A4纸里面可能都感觉很小,我建议图框可以做适当缩放以适应视图,有的公司的规定则是图框不能缩放视图可以缩放,个人觉得有点不妥当。在零件较多的情况下,建议先分别放好图框,整齐摆放后再统一进行标注。图框标题栏中的信息一定要填写准确,尤其是零件数目以及零件名称。
                开始标注,很的盆友喜欢建立一大堆的标注样式,比如说字高2.5、3.0、3.5、4.0、4.5、5、6等等的都分别用不同的标注样式,那样管理以及使用起来其实不是很方便。不管图纸再多,图纸再大,其实用一个标注样式即可。我们可以先估计打印该图纸大概需要多高的文字,才能在纸张上面可以看得清楚,显示比例协调。一般情况下,在A4纸张上面2~2.5mm高的文字即可正常查看图纸,将图框缩小或者放大多少比例则相应将标注样式的全局比例更改,快捷命令为dimscale,输入该命令后确定再输入比例即可。当然燕秀工具箱提供了很不错的“计算打印区域文字高度”这个工具,很不错。用该工具计算出打印区域文字高度后,我们可以用“标注修改工具中”的“更改标注文字高度”,将标注文字的高度更改成合适高度,以便适应图纸大小。有的人不太注意这一点,打印出来的图纸要么就是看不清文字,要么就是字比图还大。有的零件很小,比如说一个很小的镶针,放在很大的一个图框里面,远看上去,只是一个图框,近看才知道原来里面还有东西。有的地方很节省纸张,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不知道放了多少个不同的零件,尽量不要这样做,除非公司特别强调要求那样做以节约打印成本。
                哪些尺寸是可以标注,哪些尺寸是可标可不标的?当然每个公司的加工要求,对零件的尺寸要求控制不一样,则尺寸的标注也不尽相同。那么零件图上的尺寸有何作用?
              1、加工的时候取数,这些尺寸是必需的;
              2、加工完后测量检测之用,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部位,可能一般公司不会专门安排品质去检测,除非客户有特殊强调说明。如何取数、哪里作为基准也是一门学问,不可粗心。
              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要的零件3D中,模具设计师都会刻有零件编码,零件编码的方式每个公司应当都有标准,刻字的位置不能乱刻,一般都会刻在基准角一侧,默认情况下一般都是如此。
                如果之前有过加工经验或者在加工现场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能就比较容易上手一些,了解每个零件的加工工序相当重要,直到先做什么,再干什么。如果你现在在钳工实习,那么请应当聆听钳工师傅对图纸的一些看法,留心加工过程中加工现场人员对图纸有何抱怨之言。如果不留意,将来不刻意避免,那么接下来就是他人在背后抱怨你的图纸,任何人都希望得到正面肯定的评价,所以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不断改善的习惯很是重要。
                图纸标注完了,细心检查这个步骤不要省略,
              1、有无标漏重要尺寸?
              2、有无抓错点?抓错点导致尺寸与实际偏差这一点时有发生,因为打印出来的图纸上面一般很难发现,出错了往往是等到装配的时候才发现问题。
              3、有没有取错基准?取错基准可能导致两道加工工序取用不同的基准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偏差,有时候,哪怕是差0.1mm,可能也难以弥补。
              4、如果是分中取数的零件,分中有没有分对?对于带挂台的镶件,分中需要注意,不能把挂台的最大外形计算在内,因为挂台挂多一点或者挂少一点,并不会影响其装配要求或者其他尺寸要求。
                对于有些朋友,如上篇文中提到的网友啊顼,可能本文还不是很适合。插图也不是很方便,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本文讲得过于浅显,是故配图则免了。下一篇将谈UG软件基本操作入门,适合广大新手盆友。


              189楼2016-03-10 16:28
              回复
                需要更多资料的,可以加我好友,也可以一起交流下。


                190楼2016-03-10 16:28
                回复
                  同学们 我都是发了的哦


                  193楼2016-03-11 11:54
                  回复
                    1


                    196楼2016-03-11 15:07
                    回复
                      模具设计学习-汽车模具设计3D检查注意事项
                      1、行位行程设计是否足够
                      2、行位是否有擦伤的可能
                      3、行位是否有外观面胶位
                      4、行位是否需与前模配合省模
                      6、铲机的力量是否足够
                      7、行位各部件能否方便拆装
                      8、产品是否有粘滑块的可能
                      9、是否有考虑行位各零件的加工性
                      10、后模行位座与A板能否顺利合模
                      11、行位弹簧长度是否与行程相符
                      12、行位是否用油缸抽出
                      13、斜顶座是否是标准件
                      14、斜顶拆装是否方便
                      15、斜顶行程是否足够
                      16、斜顶是否会造成铲胶
                      17、斜顶角度是否较大
                      18、斜顶座及斜顶导向杆运动分析
                      19、斜顶是否有出半边股位的情况
                      20、斜顶是否有做定位和加工基准
                      21、产品是否有粘斜顶的可能
                      22、是否有考虑斜顶的可加工性
                      23、斜顶导向块能否方便配模和调整
                      24、斜顶导向块能否方便加工
                      25、顶出是否均匀、合理,顶出行程是否足够,顶针杯头是否需要定位
                      26、运水是否均匀、合理,有没有与其他零件干涉
                      27、模胚的强度是否足够,模胚是否与订购图上的完全一致
                      28 、模具是否能适应预定注塑机
                      29、模具加工基准是否明确


                      197楼2016-03-12 15:32
                      回复
                        好的


                        199楼2016-03-12 17:15
                        回复
                          好的


                          202楼2016-03-12 20:29
                          回复
                            没人了么?


                            203楼2016-03-13 20:42
                            回复
                              模具设计-塑胶齿轮的设计要点
                              1.产品设计阶段:塑胶齿轮不同于五金齿轮,因为五金齿轮一般按照标准的公式计算出来就ok,但是塑胶齿轮,因为要考虑注塑工艺等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采用两种方式来解决:其一是,牙型采用同五金齿轮的标准牙型,把中心距加大,我们一般比标准加0.1~0.2mm,有的公司可能会取更加大的值,其二是,中心距取标准的,而把牙型缩小,其值同前面相同,这两种方法都能避免注塑变形导致齿轮之间间隙过小,传动力矩加大,直接的后果就是马达的温升测试NG.
                              2.模具设计的注意点:把整个产品都放在后模(动模)一侧,主要目的是提高齿轮内外圆的同轴度,进胶点建议用3点进胶,同样是提高内外圆的同轴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工作时候的噪音.
                              1. 正齒輪有要能正確咬合的需求, 所以齒狀部粉不能做在母模, 一定要在公模部分iCAx开思论坛32h32f%zok-v.N Bo1Y32C/p
                              (因母模一定要做拔模角度不然成品不能脫模) CAD/CAM/CAE综合资讯网站论坛9xD/h@7[{'~0BX6B)P
                              2. 做在公模的好處你可以用拆心型(或稱入子)的方式, CAD,CAE,CAM,ICAX,idesign,模具,设计,招聘,培训,velocity,solidedge,nx,proe,solidworks,mastercam,hypermill,cimatron1j"zrXi0E }
                              若要量產的話若磨損就只要換心型就可以了. CAD/CAM/CAE综合资讯网站论坛q8w!S3Z+_3Tk2g&~2_
                              中間的軸心不管是有孔或凸軸, 可以用頂針或套筒去頂出, 故不需要做拔模角
                              3. 齒狀可以用線切割加工, 所以應該不會有太大誤差
                              4. 因為 POM 有較大的縮水率, 所以設計上要注意成品縮水以免在尺寸超出容許範圍太多
                              5. 澆口的話不能做在齒部, 應要做在凸軸上或軸孔周圍的非齒部部份
                              想和我交流的也可以加我192399616


                              204楼2016-03-13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