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招商运营吧 关注:2贴子:10
  • 0回复贴,共1

电商不是房产“的救世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电商未必是每个公司、行业的未来。就如同,很多搞电商平台的,未必都能成马云的淘宝一样。
原因如下:
1.每个创新,只有最开始的发起者、坚持者才能享受这个领域的最大红利,这是规律、也是因果;
2.“先机/先手”是很重要的。在别人没看明白的时候,抢到了先机,这个优势不是可以轻易取代的(原因如上);等别人都看明白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后来者”往往成为“先行者”走向更高境界的“铺路石”(这是广泛现象);
3.“物以稀为贵”,70年代前,大学生毕业都是要成干部的,现在.......找个工作都要看运气,就是当下的社会现象,并充分说明这个道理。大多数社会资源与智慧都集中到这个领域后,5年后的电商就和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泛滥,都就失去了价值差异,也就没什么“风口”可言了;
4.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电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时期和环境下,成就了一部分人。于是,这个现象让更多的人看到机会的同时,更看到了“投机、跳跃、直升”的成分,所以,在这个“浮躁”的大氛围下,电商迅速成为“鲤鱼跳龙门”的不二法门。殊不知,偶然的看到几本“书”成为“绝世高手”的现象,它是个案,不是通案。更多的人还是要苦练“基本功”后,才能成就未来;
5.切勿名人崇拜。成功的名人,在其成功花环笼罩的同时,展现给大家的自然是“积极、阳光”的一面,人家不会、也没必要对别人大诉过去不好的、艰辛的种种。同时要记得,人家的“成功之道”是通过各种代价得来的,为啥就要无私分享给别人呢?再说,就算告诉给了他人,成功是“比葫芦画瓢”的事么?
---------所以,电商不是所有公司、行业的出路。
再说下如今的地产公司。
地产公司的核心产品就是房子,各种房子。遇到不好的年景了,想办法克服是对的,但乱跟风就错了;提升自我是对的,乱“跳行”就大错特错了。
难道,现在国内的房产公司已经到了在本领域做到了“无懈可击”,只有通过融入其他“元素”才能浴火重生的阶段了么?未必!
住宅类地产公司:
1.全中国的住宅,就那几个式样,这就是问题。拿我们的城市来说,把一个人蒙上眼睛放在车里,扔到2个城市,他不看路牌指示、不看户外广告、不和本地人沟通,只看城市建筑他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建筑外形设计方面;
2.住房为什么一定就是“@房@室”,搞得大家全篇一律?-------户型设计方面;
3.国内的住宅开发商,大多聚焦家庭住房的建设,可众多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问题,多少开发商关注过了?------客群研究方面;
4.很多产品卖后N年后,物业是否让业主满意?(没几个)---------售后方面;
5.地价、税金、造价等方面造成的房价超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可让消费者能从容购房?----- 变通方式降低购买压力方面;
商业类地产公司:
1.除了办公楼、专业市场、商场、社区商业,是否还有其他领域需要不动产平台做依托?-------产品品项丰富的问题(大有文章可做);
2.过去是管盖、管招不管“活”的做法,“骗”了这么多年,之后是坚持这个做法还是调整?怎么调整?-------做法问题,也算售后的问题;
3.“无商不荣”,作为给商业构建平台的行业,只要还有商家;只要有一天还有人摆地摊;只要有一天应该到平台开店的商家跑家属院、办公楼开店。就说明我们的产品还没有满足各个种类的客户使用!------客户需求的研究问题;
工业类地产公司:
1.产业园长期空置/未满组、厂商撤场------立项前瞻性问题(主要)或售后问题;
2.国家鼓励创新、小微企业,这包括了生产加工行业,过去的产品是否“匹配”小微企业?-----产品与客户匹配度问题;
3.过去的工业园都健在“鸟不生蛋”的偏僻所在,有电、有水、有道路就行。现在的创业者和打工族是否认同这种环境?-------适应客户需求变化的问题;
其他类地产公司:
什么旅游、度假、养老、养生等等的概念地产公司,因为本人不怎么看好,故不多叙。
--------------总之,通过上述描述,本人只想表明:自己分内的事还没弄好,还有什么功夫想东想西的?


IP属地:河南1楼2015-11-27 14: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