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三曹操盲目自大、脑残,
但是,新三曹操的率性、自大,绝大多数都是在可以周旋的情况下出现的。
因为,新三曹操很多时候,就像老三诸葛亮一样——强大的形象靠弱化周围人衬托。
比如:


新三弱化了袁绍、董卓等人。
但,与老三不同的是,对于剧本着重打造的对手,新三没有弱化,

编导没有把立场单纯放在曹操一方,当面对刘备、孙权曹操还自大时,报应就来了。
新三刘备和孙权成为了制衡曹操的角色。
这样一来,剧情线路也就很快可以明晰——当观众看到脸谱化的董卓、逗逼袁氏兄弟、多情无义痴郎吕布,自然会产生:这几个角色成不了大事。
再看到腹黑隐忍的刘备、少年英才的孙权时、狡猾复杂的曹操时,又自然会产生:这几个角色会是日后逐鹿中原的有利候选——主线一下子就可以明确,新的期待视野很快就可以形成。
而新三曹操,则是主线的开启者,在结构上,这个角色是全剧承上启下的纽带,在塑造上,这个角色几乎是在为其它角色塑造提供参照点。
也因此,新三曹操血槽看上去总是满格。
(如果又有人要拿史书、原著来说袁绍前边有多麽厉害,官渡之战何等凶险……来反驳,
不好意思,你选错切入点了,这里不是在谈历史专业的东西。

之前还看到有人发表:【影视剧】“篡改”【小说】的观点——“篡改” 指用作伪的手段,对既定事实进行扭曲。小说内容是既定事实吗?不是,它只是艺术作品。影视剧在修史书吗?没有。那艺术手段叫作伪手段吗?跨专业用词请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