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相国寺吧 关注:24贴子:844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节选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胆
【原文】 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胆大者。谓其有担当也。心小者。谓其有裁酌也。担当。故千万人吾往。裁酌。故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此正论也。至于僧。则反是。吾谓心欲大而胆欲小。心大。故帡包十界。荷负万灵。而弘度无尽。胆小。故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持之无敢慢。今初学稍明敏者。近蔑时辈。远轻昔人。藐视清规。鄙薄净土。胆则大矣。鞠其真实处。则唯知有己。不知有人。唯知保养顾爱其撮尔之血肉身。不知恢复充满其广大之法界量。心则小矣。或曰。黄檗号粗行沙门。非胆大之谓乎。噫。拙于画虎者。不成虎而类狗。尔所谓胆大者。吾恐不成粗行沙门而成无赖僧也。可弗慎欤。
【译文】 古人说过:“胆要大而心要小。胆大的意思,就是敢于承当;心小的意思,就是慎重考虑。敢于承当,所以就像孟子说的‘就是有千万人阻挡,我也一往无前’。慎重考虑,所以遇事小心谨慎,积极谋划成功。”这是正确的论点啊。至于僧人,那应该反过来才是,我认为心要大而胆要小。心大所以能包容十法界,担负着万千生灵的解脱,因此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没有穷尽的;胆小所以比丘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严持不敢怠慢。如今初学的人稍有聪明敏捷,就敢轻视同辈,蔑视古人,藐视清规,鄙视净土,胆是够大的了。查看他的真实水平,不过是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别人,只知道保养爱惜他的短小肉身,不知道恢复广大无边的法界量,心也太小了。有人说:“黄檗希运禅师号称粗行沙门,不是胆太大了吗?”噫!不会画虎的人,画不成虎反而画的像狗;你所谓的那种胆大的人,我恐怕他做不成粗行沙门反而是个无赖僧啊,所以能不谨慎吗?


1楼2016-01-05 10:21回复
    好名
    【原文】 人知好利之害。而不知好名之为害尤甚。所以不知者。利之害粗而易见。名之害细而难知也。故稍知自好者。便能轻利。至于名。非大贤大智不能免也。思立名则故为诡异之行。思保名则曲为遮掩之计。终身役役于名之不暇。而暇治身心乎。昔一老宿言。举世无有不好名者。因发长叹。坐中一人作而曰。诚如尊谕。不好名者惟公一人而已。老宿欣然大悦解颐。不知已为所卖矣。名关之难破如是哉。
    【译文】 人都知道贪求利的害处,而不知道贪求名的害处更大。所以不知道的原因是,利的害处明显而容易看到;名的害处微细不容易看到啊。所以稍有知道自律的人,便能看轻利;至于名,不是大贤大智是不能避免贪求的了。想出名就会有见不得人的行为;想保住名就要曲意遮掩保名的意图,一辈子为了名忙忙碌碌没有空闲,而有空闲调治身心吗?以前一位老前辈说:“举世没有不贪求名的人。”因此发出长叹,当时在坐有一人起来说道:“确实像您说的那样,不贪求名的只有您一人而已。”老前辈听了开颜欢笑非常高兴,不知自己也已被他人卖了呢,名这一关是这样的难破啊!


    2楼2016-01-05 10:23
    回复
      此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因是推之。岂惟驷马拱璧。虽王天下。亦不如坐进此道。岂惟王一天下。虽金轮圣王王四天下。亦不如坐进此道。岂惟王四天下。虽王忉利夜摩。乃至王大千世界。亦不如坐进此道也。然昔云此道。指长生久视之道也。兹圆顶方袍。号称衲子。将坐进无上菩提之大道。而反羡人间之富贵者。吾不知其何心也。
      【译文】 古人老子说过:“虽然有四马马车加大型美玉的待遇,也不如取得这个道。”我根据此话推理开来,岂只是马车美玉,就是当了王者,拥有天下,也不如取得这个道;岂只是拥有天下,就是金轮圣王统领四天下,也不如取得这个道;岂只是统领四天下,就是主掌忉利天、夜摩天,甚至大千世界,也不如取得这个道啊。不过古人所说的这个道,是指长生不老的道了。至于圆形头顶方形长袍、号称衲子的出家僧人,将要取得无上菩提的大道了,却反而要羡慕人间的富贵,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用心啊。


      3楼2016-01-05 10:27
      回复
        48. 金色身
        【原文】 赞佛身曰金色。盖取其仿佛近似。非真若人世之所谓金也。天金天银与世金世银。例美玉之于碔砆。胜劣自判。盖天金尚未足以拟佛。况世金耶。其精粹微妙。光莹明彻。自非凡眼所睹。然不可不知。如今之土木成像。而饰之以金箔。果以为佛之色相亦只如是。则失之矣。
        【译文】 赞叹佛身是金色的,那只是表示佛身和金色相近似,并不是真的就像人世间的金啊。天上的金银和世上的金银,就好比美玉和石头,优劣自然能分出来,而天上的金尚且不能跟佛相比,何况世间的金呢?佛的金身精粹微妙,光莹明彻,当然不是凡夫眼可以看得见的,但不能不知道这回事。如今土木塑成的偶像,是用金箔装饰的,如果我们以为佛的色相也就是这样,那就错啦。


        4楼2016-01-05 10:28
        回复
          学道无幸屈
          【原文】 世间求名者。有学未成而名成。是之谓幸。以不当得而得也。有学成而名不成。是之谓屈。以当得而不得也。故云我辈登科。刘蕡下第。盖幸与屈之谓也。学道则不然。未有名挂山林。身驰朝市。悠悠扬扬。一暴十寒。而成道业者。亦未有苦志力行。殚精竭神。不退不休。以悟为则。而道业无成者。盖求名在人。求道在己。学道人惟宜决心精进而已。毋怀侥幸之图。勿以枉屈为虑。
          【译文】 世间追求名望的人,有的是学业未成而名望已成,这就是幸运的,因为不应该得到而得到了;有的是学业已成而名望不成,这就是委屈的,因为应该得到而没有得到啊。所以说“我辈登科,刘蕡下第”,说的就是幸运和委屈的两种情况啊。学道就不同了,没有名义是在山林隐居、实际常在闹市奔忙、悠闲散漫、一天用功十天懈怠、而能成就道业的。也没有刻苦修行、费尽心力、不后退不罢休、以悟为目的、而道业不成的。因为追求名望在于别人的吹捧,而追求道业的成就完全在于自己的努力,学道人只应该决心精进而已,不要怀有侥幸的心理,不要把委屈当回事。


          5楼2016-01-05 10:33
          回复
            机缘
            【原文】 石头之于六祖。祖知彼机缘不在此。指见青原而大悟。丹霞之于马祖。亦复以机缘不在此。指见石头而大悟。乃至临济之自黄檗而大愚。惠明之自黄梅而曹溪。皆然也。又不独此。佛不能度者。度于目连。亦机缘使之也。故学人得遇真善知识。直须起大信敬。今世后世。由之津梁。不可漫焉空过而已。
            【译文】 石头希迁禅师起初跟随六祖慧能大师学习,六祖知道他的机缘不在自己这里,指示他去见也是六祖弟子的青原行思禅师而后大悟。丹霞天然禅师起初跟随马祖道一大师学习,马祖也是以机缘不在自己这里,指示他去见石头希迁而后大悟。以及临济义玄禅师先后跟随自黄檗断际至大愚守芝二位禅师,惠明禅师先后跟随自黄梅五祖至曹溪六祖二位祖师,都是一个道理啊。机缘的道理也不仅仅如此,佛陀不能度的人,佛弟子目连能度,也是机缘造成的了。所以学佛的人能遇到真的善知识,就必须要生起极大的信心和敬仰,不管今生来生,善知识都是通往成佛的桥梁,不可以散散漫漫空过一生而已。


            6楼2016-01-05 10:34
            回复
              般若(一)
              【原文】 土之能朽物也。水之能烂物也。必有残质存焉。俟沉埋浸渍之久而后消灭。若火之烧物。顷刻灰烬。吾以是知般若智如大火聚。诸贪爱水逼之则涸。诸烦恼薪触之则焚。诸愚痴石临之则焦。诸邪见稠林。诸障碍蔀屋。诸妄想情识种种杂物。__烈焰所灼。无复遗余。古谓太末虫处处能泊。惟不能泊于火焰之上。以喻众生心处处能缘。惟不能缘于般若之上。故学道人不可刹那而失般若智。
              【译文】 土能使物质朽坏,水能使物质腐烂,但必有残渣留存了,要等到长期沉埋浸泡才能消失灭尽。如果是火燃烧物质,顷刻间就化为灰烬,我于是知道了般若智慧就如大火堆。所有贪爱如水遇火逼迫就会干涸;所有烦恼如干柴与火接触就会焚烧;所有愚痴如石头临近火烤就会变焦;所有邪见如稠密树林,所有障碍如简陋破屋,所有妄想情识种种杂物,只要烈火烧灼,就不再有任何遗留了。古人说“细菌处处能停留,唯独不能停留在火焰上”,这是比喻众生的心处处能攀缘,唯独不能攀上般若智慧的缘。故而学佛修道的人不可以刹那间就失去了般若智慧。


              7楼2016-01-05 10:37
              回复
                般若(二)
                【原文】 予病足。行必肩舆。一夕天始暝。舆人醉而踬。倾盖。即有数男子攘臂攫予帽者。意谓内人或有金宝严其首故也。已而大惭。疾走去。予以是知般若智如大日轮。日轮才灭。而盗贼奸宄出矣。真照才疏。而无明烦恼作矣。先德谓暂时不在。犹如死人。故学道人不可刹那而失般若智。
                【译文】 我的脚有病痛,出行必须坐轿子。有一天黄昏时候,抬轿子的人因喝醉酒摔倒,轿子顶翻开,即刻就有几个男子伸胳膊来抢我的帽子,以为轿子里的人头上有金银珠宝装饰啊,结果他们发现并没有装饰而十分尴尬,就迅速跑掉了。我于是知道了般若智慧就如大日轮,日轮才刚西下,而盗贼奸邪就出来了;真照才有疏漏,而无明烦恼就发作了。以前唐代的大德云居道膺禅师说“暂时不在,如同死人”, 故而学佛修道的人不可以刹那间就失去了般若智慧。


                8楼2016-01-05 10:38
                回复
                  般若(三)
                  【原文】 经言。暑月贮水在器。一宿即有虫生。但极微细。非凡目所能睹。故滤水而后用。若水在火上。火不熄。水不冷。则虫不生。予以是知般若智如火煮水。观照炽而不休。温养密而无间。彼偷心杂惑将何从生。故学道人不可刹那而失般若智
                  【译文】 佛经说,夏天贮存在器皿中的水,经一晚上就会生虫,但极其的细微,不是普通肉眼能看见,所以要把水过滤后再饮用。如果水在火上,火不熄灭,水就不冷却,那么虫也不生。我于是知道了般若智慧如火煮水,观照的烈焰旺盛而不休止,慢慢加热而密不间断,那偷心杂念迷惑妄想将从哪里生?故而学佛修道的人不可以刹那间就失去了般若智慧。


                  9楼2016-01-05 10:38
                  回复
                    辩融
                    【原文】 予入京师。与同行二十余辈。诣辩融师参礼请益。融教以无贪利。无求名。无攀援贵要之门。唯一心办道。既出。数年少笑曰。吾以为有异闻。恶用是宽泛语为。予谓不然。此老可敬处正在此耳。渠纵呐言。岂不能缀拾先德问答机缘一二。以遮门盖户。而不尔者。其所言是其所实践。举自行以教人。正真实禅和。不可轻也。
                    【译文】 我到京城,与我同行的有二十多人,前往拜访辩融大师向他请教。辩融教导我们“不要贪利,不要贪名,不要攀援贵族豪门,要一心修行佛道”。后来出了门,几位年少的人轻慢的言笑说:“我以为有什么特殊的开示,哪里需要这么普通的话?”我认为这样说不对,这位老人的可敬之处就在这里啊。他就算不善言语,难道不会随便拣一点过去大德的问答机缘来应付,显得自己高深莫测?而不这样做,是因为他的话就是他的实践经验,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教别人,正是真实的禅和,不可以轻视啊。


                    11楼2016-01-13 22:36
                    回复
                      无义味语
                      【原文】 宗门答话。有所谓无义味语者。不可以道理会。不可以思惟通故也。后人以思惟心强说道理。则愈说而愈远。岂惟谬说。直饶说得极是。亦只是鹦鹉学人语而已。圆悟老人曰。汝但情识意解。一切妄想都尽。自然于这里会去。此先德已验之方。断非虚语。吾辈所当深信而力行者也。
                      【译文】 禅宗师徒问答的话,有所谓“无义味语”的说法,不可以用通常的道理去领会,不可以用通常的思维去沟通了。后人用普通思维心强要解说,那是越说越离谱了。岂只是这种胡说,就是说得非常对,也只是像鹦鹉学人的话而已。宋代圆悟克勤老人说:“你只要常情意识开解了,一切妄想也都没有了。”自然从这里领悟,这是以前大德已经验证的方法,绝不是虚假的话语,我们应当深信并且身体力行啊。


                      14楼2016-01-13 22:50
                      回复
                        参究念佛
                        【原文】 国朝洪永间。有空谷。天奇。毒峰三大老。其论念佛。天。毒二师俱教人看念佛是谁。唯空谷谓只直念去亦有悟门。此二各随机宜。皆是也。而空谷但言直念__亦可。不曰参究为非也。予于疏钞已略陈之。而犹有疑者。谓参究主于见性。单持乃切往生。遂欲废参究而事单持。言经中止云执持名号。曾无参究之说。此论亦甚有理。依而行之。决定往生。但欲存此废彼则不可。盖念佛人见性。正上品上生事。而反忧其不生耶。故疏钞两存而待择。请无疑焉。若夫以谁字逼气下行。而谓是追究念佛者。此邪谬误人。获罪无量。
                        【译文】 明朝洪永年间,有空谷景隆禅师、天奇本瑞禅师、毒峰本善禅师三位老前辈。他们论及念佛,天、毒二师都是教人看“念佛是谁”,只有空谷认为只要一直念下去也会有悟的门径,这两种方法各随各的机缘,都是可取的,但空谷只说直接念佛也可以,并不说参究“念佛是谁”有什么不对。我在《阿弥陀经疏钞》里已经简单的讲了一些,可还有疑惑的人,认为参究以见性为主,单持佛号是为急切往生,于是要废止参究而一心单持佛号,根据是“佛经中只说到执持名号,并没有提到参究”,这种认识也比较有道理,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决定能往生,但是保留这个放弃那个就不可以了。因为念佛人能见自性,正是上品上生那样的事,怎么反而担心不能往生呢?所以《疏钞》保留两种意见可供选择,请不要怀疑了。如果把个“谁”字逼问的没完没了,而以为这就是追究“念佛是谁”,其实是邪说谬见误导别人,还有无量的罪过。


                        15楼2016-01-13 22:56
                        回复
                          净土难信之法(一)
                          【原文】 净土者。以为愚夫愚妇所行道。天如斥之。谓非鄙愚夫愚妇。是鄙马鸣。龙树。文殊。普贤也。故予作弥陀经疏钞。乃发其甚深旨趣。则又以为解此经不宜太深。是毕竟愚夫愚妇所行道也。佛谓此经难信之法。不其然乎。
                          【译文】 净土念佛,被以为是愚夫愚妇才有的行为,元代天如惟则禅师斥责这种看法,认为这种看法不是鄙视愚夫愚妇,而是鄙视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啊。所以我作《弥陀经疏钞》,来阐发净土念佛法门的甚深旨趣。有人又以为对这部《阿弥陀经》不应该解析的太深,以为毕竟是愚夫愚妇所行持的方法了。所以佛说净土法门的这部经是难信之法,不是这样的吗?


                          18楼2016-01-13 23:03
                          回复
                            净土难信之法(二)
                            【原文】 或谓不宜太深者。此经本浅。凿之使深。故不可。噫。法华以治世语言皆即实相。而此经横截生死。直登不退。宁不及治世语言乎。或又谓此经属方等。疏以为圆。则不可。噫。观经亦方等摄也。智者圆之。圆觉亦方等摄也。圭峰圆之。弥陀经予特以为分圆。何不可之有。佛言难信之法。不其然乎。
                            【译文】 有人认为不适宜太深的意思是,这部《阿弥陀经》本来就浅,人为开凿让它变深,所以不可以。噫!《法华经》以治理世间的语言都是实相,而《阿弥陀经》能横断生死轮回,直登八地菩萨不退,难道还不如治世语言吗?有人又认为此经属于大乘方等经典,《疏钞》是圆解,所以不可以。噫!《观无量寿经》也属大乘方等经,隋代智者大师可以圆解;《圆觉经》也属大乘方等经,唐代圭峰宗密禅师可以圆解;《阿弥陀经》我特别为它圆解,有什么不可以?所以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不是这样的吗?


                            19楼2016-01-13 23:05
                            回复
                              净土难信之法(三)
                              【原文】 华严第十。主药神得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清凉疏谓。趣称一佛。三昧易成。敬一心浓。余尽然矣。况心凝觉路。暗蹈大方者哉。前数语弘赞专念。后二句入理深谈。谁谓净土浅也。行愿品广陈不可说世界海。不可说佛菩萨功德。临终乃不求生华藏而求生极乐。谁谓净土浅也。圣贤垂训如是。而人自浅之。佛言难信之法。不其然乎。
                              【译文】 《华严经》第十卷中,“普发威光主药神得方便令念佛灭一切众生病解脱__门”。唐代清凉国师澄观的《华严经疏》说:“专心念一佛号,念佛三昧容易成就,对一佛真心诚敬,其余都是一样的。何况一心凝聚在佛法上,不知不觉已深入大方境界了呢?”前几句是赞扬专念佛号,后二句是深入佛理了,谁说净土法门太浅啊。《普贤行愿品》广泛宣说“不可说世界海,不可说佛菩萨功德”,但普贤菩萨的发愿还是临终不求往生华藏世界而求往生极乐世界,谁说净土太浅啊。圣贤的垂示教导都是这样重视净土法门,但常人们自己要轻视净土法门。所以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不是这样吗?


                              20楼2016-01-13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