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著名的”推敲“的故事,现代”推敲“这个词语也就是由此而来。
在辨别推敲二字之前先交代一下作者写作的背景,整首诗只是叙述了作者拜访朋友李凝却没有见到的事情。从其诗文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整个环境背景是非常幽然宁静的,可以说是写出了作者的心态和间接阐述了朋友李凝的人物性格。
现在我们来讨论”推“和”敲“这两个字,先来说”敲“字。”敲“字的妙处主要就是因为之前的景物都是静的,静得幽人深邃,而前句的”鸟宿池边树“便已经将鸟这种容易被惊动的动物融在了景里,只从该句来说再一次体现了场景之静,之后的”僧敲月下门“中有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不也就会很自然的惊动宿鸟吗?再加之本身敲门的声音在这种环境里,可谓是动与静交汇的一种极致。
再来说”推“字。与”敲“字同样的环境,不同的是将门轻轻的推开。总所周知古代用的都是木门,而联系上环境来看这扇门也绝对不是很新很精致的门,那么推门的时候不就会发出”嘎吱“的木头响声吗?这种轻微的声音可能不会惊动树上的宿鸟,但却利用这种轻声将月色下小院的清幽、恬淡完美的展现了出来。而且将整体环境更体现出了一丝荒寂、凄凉的感觉,更加与自然环境成为一体,这种孤寂又何尝不是心里的一种诉说呢?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推“字比”敲“字更加传神、巧妙,也或许是韩愈建议的原因作者最后才决定采用”敲“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