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地区的兴化水乡,风景秀丽,物产丰饶——万亩荷塘,千岛菜花,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
在兴化水乡的最深处,有一座古镇竹泓,这里水网密布,水面开阔,过去是兴化地区的水上交通要道。竹泓古称竹横港,刘仁前《香河》里曾提到:因有长竹一支横拦在港口而得名。到了清朝,有一文人嫌此名又土气又俗气,于是取河阔水深之意,更名竹泓,至今沿称。
竹泓人有一项祖传的手艺——造船。竹泓的造船业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采访一些老人,甚至可以与鉴真和尚远渡东瀛扯上些关系。竹泓人造船,有不少人家是世代相袭。竹泓造船业的佼佼者赵氏便是家传五代造船。
赵氏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祖父、父亲学习造船,至今30年过去了,他手造的木船已难以记数。精湛的技艺、认真的态度、丰富的经验、想客户所想的仁厚使他在同行和客户中拥有了极高的声誉。
竹泓的造船业曾经如此兴盛,远远近近的渔民从四面八方赶到竹泓添置木船,或当场购买或定制,小小的古镇竹泓每天热闹非凡。所造的木船种类繁多:老鸦船、张卡船、开泥船、鸭船、脚划子……无不涉及。80年代还钉过不少18米长、16吨左右的大木船,为沿海一带渔人下海捕鳗鱼苗所用。
但这几年鳗鱼市场疲软,农用船、渔船市场渐趋饱和,加上水泥船的竞争,木船制造似乎已经光辉不在,这个曾经吸引了日本、英国等专家学者前来采风的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何去何从?赵氏不停地思考着这个个问题。
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敏感的赵氏感觉到只有走出去才是出路,于是他想到了借助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于是苏中里下河地区的第一家私营木船制造厂——兴化市竹泓赵氏木船厂诞生并且上网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他把自己的产品由传统的农船、渔船转向为环卫船、旅游观光船: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充满了智慧的转身。
最初的路充满了艰辛: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网上的事情一窍不通,什么都得求人。他东奔西走,收集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报道资料,筹建网站;自己一步步摸索,一点点积累,其间的艰难只有自己才心知肚明。
机遇从来只关注有心人。2006年,江苏省文化厅公布了93项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竹泓木船制造工艺列入省“非遗”名录。由于竹泓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赵氏木船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他的木船带着竹泓人民的祝福开始扬帆远航。
在镇政府的穿针引线之下,竹泓木船再一次横空出世:国外,赵氏与他人合作的上百条木船销往欧洲的荷兰;国内,南到广东,北到辽宁,西到贵州、重庆,成百条木船骄傲地展示着水乡人的智慧与勤劳;而本地的泰州凤城河风景区、溱潼国家湿地公园更是大批量地购进永干木船厂的产品——你不见那驰名中外的溱潼会船节上,漂亮的木船乘风破浪?
三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竹泓木船制造工艺名列其中,跻身“国”字号文化品牌。今后,竹泓镇将以此为发展契机,继续制定和完善木船制造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创新传统产业特色,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摘自《兴化农业信息网》
这样的消息对于赵氏来说,怎不振奋人心?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抱着竹泓人民的希望,下一步他该怎样走?
赵氏对此胸怀壮志:首先,要弘扬厂里的一贯宗旨——质量至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客户对竹泓木船稍有微词,宁可厂里吃亏,也不能让顾客不满;其次,多向长辈请教,挖掘传统工艺,和竹泓所有木船生产者共同努力,决不有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让木船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第三,顺应潮流,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户的不同要求,让竹泓木船这一品牌扬名海内外……
有着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传承人,有着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兴化市竹泓镇赵氏木船厂、竹泓木船制造业一定会扯满风帆,驶向红紫烂漫的春天——祝福赵氏,祝福所有造船人,祝福竹泓木船业!
在兴化水乡的最深处,有一座古镇竹泓,这里水网密布,水面开阔,过去是兴化地区的水上交通要道。竹泓古称竹横港,刘仁前《香河》里曾提到:因有长竹一支横拦在港口而得名。到了清朝,有一文人嫌此名又土气又俗气,于是取河阔水深之意,更名竹泓,至今沿称。
竹泓人有一项祖传的手艺——造船。竹泓的造船业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采访一些老人,甚至可以与鉴真和尚远渡东瀛扯上些关系。竹泓人造船,有不少人家是世代相袭。竹泓造船业的佼佼者赵氏便是家传五代造船。
赵氏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祖父、父亲学习造船,至今30年过去了,他手造的木船已难以记数。精湛的技艺、认真的态度、丰富的经验、想客户所想的仁厚使他在同行和客户中拥有了极高的声誉。
竹泓的造船业曾经如此兴盛,远远近近的渔民从四面八方赶到竹泓添置木船,或当场购买或定制,小小的古镇竹泓每天热闹非凡。所造的木船种类繁多:老鸦船、张卡船、开泥船、鸭船、脚划子……无不涉及。80年代还钉过不少18米长、16吨左右的大木船,为沿海一带渔人下海捕鳗鱼苗所用。
但这几年鳗鱼市场疲软,农用船、渔船市场渐趋饱和,加上水泥船的竞争,木船制造似乎已经光辉不在,这个曾经吸引了日本、英国等专家学者前来采风的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何去何从?赵氏不停地思考着这个个问题。
二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敏感的赵氏感觉到只有走出去才是出路,于是他想到了借助现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影响,于是苏中里下河地区的第一家私营木船制造厂——兴化市竹泓赵氏木船厂诞生并且上网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他把自己的产品由传统的农船、渔船转向为环卫船、旅游观光船: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充满了智慧的转身。
最初的路充满了艰辛: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网上的事情一窍不通,什么都得求人。他东奔西走,收集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报道资料,筹建网站;自己一步步摸索,一点点积累,其间的艰难只有自己才心知肚明。
机遇从来只关注有心人。2006年,江苏省文化厅公布了93项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竹泓木船制造工艺列入省“非遗”名录。由于竹泓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赵氏木船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他的木船带着竹泓人民的祝福开始扬帆远航。
在镇政府的穿针引线之下,竹泓木船再一次横空出世:国外,赵氏与他人合作的上百条木船销往欧洲的荷兰;国内,南到广东,北到辽宁,西到贵州、重庆,成百条木船骄傲地展示着水乡人的智慧与勤劳;而本地的泰州凤城河风景区、溱潼国家湿地公园更是大批量地购进永干木船厂的产品——你不见那驰名中外的溱潼会船节上,漂亮的木船乘风破浪?
三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竹泓木船制造工艺名列其中,跻身“国”字号文化品牌。今后,竹泓镇将以此为发展契机,继续制定和完善木船制造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创新传统产业特色,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摘自《兴化农业信息网》
这样的消息对于赵氏来说,怎不振奋人心?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抱着竹泓人民的希望,下一步他该怎样走?
赵氏对此胸怀壮志:首先,要弘扬厂里的一贯宗旨——质量至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客户对竹泓木船稍有微词,宁可厂里吃亏,也不能让顾客不满;其次,多向长辈请教,挖掘传统工艺,和竹泓所有木船生产者共同努力,决不有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让木船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第三,顺应潮流,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户的不同要求,让竹泓木船这一品牌扬名海内外……
有着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传承人,有着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兴化市竹泓镇赵氏木船厂、竹泓木船制造业一定会扯满风帆,驶向红紫烂漫的春天——祝福赵氏,祝福所有造船人,祝福竹泓木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