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1日
漏签
0
天
浑源吧
关注:
125,725
贴子:
2,448,250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106
回复贴,共
8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浑源吧
>0< 加载中...
回复:我热恋的故乡——浑源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连载)
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尧、窦保太后、李渊、李世民的浑源因缘
接下来比较详尽地说一说对古代浑源的历史进程有极大影响性和巨大推动力的北魏王朝:纵观历史,使浑源这片神奇的土地第一次出现繁荣昌盛的年代是北魏朝。这个时候,北方彪悍的游牧民族鲜卑族——匈奴人的继承者拓跋氏,在代京平城(大同)建立了强大的北魏王朝。此后,平城作为帝都100余年,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佛教中心,加上辽金元三代西京陪都(元起始设置大同路,后来也将平城列为西京,但后人不将元陪都算入),自始有了“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美誉!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下面二幅图是从卧虎山(古称崞山)上和麻庄道拍摄的。这片不起眼的土地就是唐朝后期之前古崞县县城的遗址。魏书上说:窦太后去世后,太武帝将其胜似母亲的保姆埋在了崞山,并兴建了崞山寺(即民国时曾培养出于镇河与石作衡将军的宝峰寺,解放后被彻底拆毁)。
2025-05-21 15:01:26
广告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我热恋的故乡——浑源(连载)
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尧、窦保太后、李渊、李世民的浑源因缘
在这个时候,整个中原大地社会动乱不定,政权更迭频繁,兵连祸结,连年不绝,将华夏地区扎腾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万劫不复。定都平城后,北魏朝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之战略,强迁燕赵境内数十万汉民至京畿地区,主要是浑源(当时叫大内)境内,充实塞边,修城屯兵,计口授田,分予耕牛农具,同时责令解散鲜卑、羯、氏、羌、柔然、高丽等五胡部落100余万人,跑马圈地,择地分土定居,变游牧为农工,劝课农耕,实行屯垦,奖励军屯,刺激商屯,发展生产,振兴商业。这些游牧民族与汉族人民长期和平共处,通过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为中华北疆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图片说明:恒山脚下浑源城,浑源百里神川(史料中的神川最早出现在金代“司马迁”刘祁的号神川遁士)北部 ,从浑源神头远望北岳玄武, 这条天路通往悬空寺、南峪走廊、平型关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连载)
这样,被太武帝、献文帝和孝文帝喻为京畿内地之瑰宝、视为江山社稷之磐石的浑源油然成了北魏军需供给、畜牧业、马匹业、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中心,有“恒州(大同)士马甲天下”或“控弦之士数十万,见马一百万匹”之盛赞!此外,随着北魏朝佛教的繁荣兴起,平城也变成了全国宗教文化的中心。与曾祖太武帝不同,献孝二帝都十分崇信和提倡佛教。尤其是献帝拓跋弘,是个极端虔诚的佛教徒,理佛几近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他总想着超脱俗世,专心去修身养性,故在孝帝年幼时就将皇位交了过去。有了皇家这样强有利的支持,自然北魏的佛教艺术文化就达到了鼎盛时期。云岗石窟、五台山和大同华严寺等一大批国寺级佛光宝殿、龙门石窟和少林寺等千古名刹绝阁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起来的。浑源那鬼斧神工的五岳绝胜——悬空寺,就是孝文帝拓跋宏为感恩、怀念和追忆先慈上祖养母窦太后的宏恩大德,在其故土“龙山”侧隅翠屏山的一绝壁上精心建造的。从这座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中华建筑瑰宝里面渗透出——孝文帝对圣贤母后窦太后的融融真意和涓涓深情,足以与世界著名的印度泰姬陵沙贾汗对爱妃泰姬之情深意长相娴美!!!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从崞山(卧虎山)山巅下望宝峰寨(窦太后去世后,葬于崞山山脚之崞山寺。后改名叫宝峰寺,临近村庄叫宝峰寨。古时候,宝峰寺香火兴盛,曾名扬塞北。民国时期,秀才孟二先生在宝峰寺原址上创立了宝峰寺小学堂,培养出了晋军名将于镇河和石作衡将军)和浑源百里神川。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绝壁千尺挂红楼,两峰夹峙金龙口;琼阁玉亭俯霄汉,腾云飞红万古流;载岩危梯连栈道,赤壁丹岩堪甲秀;月宫层楼天工巧,翠屏天峰云幽幽。 上图即为北魏始建的五岳绝胜——中华瑰宝悬空寺与 唐代诗仙李白在游历北岳玄武时在悬空寺亲笔题写的“壮观”两字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接下来恒麓小生详细谈谈北魏朝那位大名鼎鼎的窦太后。
北魏时,窦氏(窦霄)原本出生于浑源龙山的名门大家,丈夫犯事被诛杀。她和两个女儿被掳入宫中做奴圌隶。
然而这个女人决非等闲之辈,她天生丽质、天性仁厚、举止大方、气若幽兰。尤其在明元帝面前不亢不卑,从容不迫,并通过与太宗皇帝侃侃而谈,给后者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而赢得被帝相中、选定担当太子拓跋焘养母、保姆之重托的殊荣。
太武皇帝12岁时生圌母就已死去(北魏素有册立太子生母须先赐死的陋规恶例),缺少了母爱的他于是就跟着窦氏,和窦保姆慢慢地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并得到了她母亲般的宠爱。之后,窦氏对太子拓跋焘就象亲如己出、关怀备至,更重要的是除照料他的生活以外,还对他的教育和茁壮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窦保姆言传身教、精心培育太武帝,使拓跋焘成为了北魏王朝历史上政绩最显赫、功业最卓著的君主,为北魏王朝的迅速崛起,日后孝文帝伟大的汉化改革、中国佛教与书法文化的兴盛和华夏九州第一次民圌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太武帝拓跋焘的启蒙与发达完全得益于窦氏。
2025-05-21 14:55:26
广告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龙山,亦称龙首山。它海拔2267米,比北岳主峰都高。它峰峦起伏,状如龙蛇。每当初春,山下桃杏盛开,山顶积雪闪光,元好问赐名曰龙山霁雪。它原本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后来被焚毁才迁移到了五台山。在神山秀水中孕育了东晋著名高僧道安与圣徒慧远、北魏太武帝保姆窦保太后、唐太宗李世民母窦氏的老祖宗辽东王窦佑、金元之交名蜚华夏的英公大法师、隐居避世潜心撰写《归潜志》的金朝“司马迁”刘祁、唐宋后诗文第一大家元好问与李治、张德辉风听松之“龙山三杰”等英雄豪杰和文士风流。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我热恋的故乡——浑源恒州
北魏窦太后篇
太平真君元年的一天,窦太后带人南行到崞县 (后唐前不叫浑源,叫崞。故浑源也可称古崞)的崞山(现浑源古崞遗址附近横山或卧虎山)。那天风和日丽,窦太后登上山顶,浑州神川的景色尽收眼底,太后在这山清水秀的故乡不由地回想起自己曲折的人生,感慨万千。
她对身边的人说:“我一生敬神爱人,没有做过半点亏心事。如果人死后可以将生灵投胎到另一个世界的话,一定不能当贱鬼。但是我也明白,北魏朝廷本来没有我的正当位子,所以我死后不能葬在皇家的陵园里面,此山之上,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安息之处。
几个月后,窦太后去世。太武帝拓跋焘按其遗愿,将其厚葬于崞山。且诏告天下三日,行隆重厚礼安葬太后于崞山,溢号为惠,并在墓地附近建有崞山寺(今宝峰寺,也叫横山寺)以供后人祭拜,使生活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子孙们能磨砺自新、仰希先哲。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上图说明:从浑源神川浑河湿地遥望北岳玄武、翠屏山与龙山
远处白色杆子旁边之村寨即是当年宋穆桂英降生杨文广之福地——落子洼
以下均在落子洼附近,相传当年此地为杨家将抗击辽国古战场,洪州指得就是浑源。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浮屠百尺耸亭亭,落日鸦啼野蔓青。故国尽消龙虎气,横山犹带凤凰形。 金根辇路迎禅驾,玉树歌台语梵林。 唯有滹沱河上月,年年随雁过寒汀。”一代诗圣元好问这首《横山寺》感叹的是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愁怀,诗中所描绘的凤凰形横山、百尺浮屠就是地处古崞之南郊、横山之坞脚,傍神溪、临浑河,乃物华天宝之福地——宝峰寨村的古崞山和横山寺(也称宝峰寺)。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下图即是当年辉煌一时的崞山寺(宝峰寺)遗址,仅剩下孤零零的两个小土丘。元好问《横山寺》中的塞北名寺,再也不复当年之盛,真是物是人非啊!远处山峦即是古崞圣山——崞山(现横山,亦称卧虎山),山坞村庄为明末清初著名抗清英雄方山兴兵起事之地——宝峰寨。
2025-05-21 14:49:26
广告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
如今,这座千年名寺宝刹如同崞山山麓的古崞城池一样,仅剩下一片断壁残垣和一滩破砖碎瓦。清代时,宝峰寺与永安寺齐名,是塞北最大、久负盛名的寺院之一。禅寺山门庄重气派,挂有“宝峰寺”三字古匾。门两边是石狮、石鼓和旗杆。台阶很高,座北向南四进院,四周厢房配置具全,四角还有楼阁。寺内有哼哈二将殿、钟鼓楼、关帝殿、冥王殿、魁星楼、送子娘娘殿、禅堂、释迦佛殿、千手佛殿、二郎殿、迦兰殿、僧侣寝室等殿宫、楼阁100多间,殿里多为泥塑彩绘神像。整个寺内庙宇及神像之多居全县各寺之首。院西有桑树园、果木园各一处。各殿后面杨柳成行,还有四季常青之松柏树。树上万鸟争鸣,莺歌燕舞。殿内常年香火缭绕,香客不断。置身于寺外,老远处都能听到笙管齐鸣,诵经之声阵阵,好一派清净幽雅、景色宜人的佛门胜地。释迦佛殿前矗立着10余通石碑,最早的一通记载着宝峰寺元代末期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之间)重修的字样,可见该寺历史悠久,几经修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