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03日
漏签
0
天
浑源吧
关注:
125,698
贴子:
2,448,204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106
回复贴,共
8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浑源吧
>0< 加载中...
回复:我热恋的故乡——浑源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下图就是崞山(也叫横山、卧虎山)。后唐前浑源旧城——崞(如今称旧城洼)就坐落在崞山山脚之下、浑河岸旁。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宝峰之意指得是厚葬窦太后的古崞山峰。现古崞城郭附近〈毕村、麻庄和藏庄中间地带〉有十几个巨型古墓土堆(1973年3月出土的考证大概是西汉墓葬),弄不好还隐藏着北魏时代太后之陵也未得可知。依当时北魏朝的经济实力和窦太后的显贵身份,也许陵墓一定价值不菲。假如哪一天能让国宝重见天日,震惊世人的程度可能有甚于长沙马王堆。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以下图片即是毕村、麻庄、宝峰寨一带古城洼(古崞城堡)实地拍摄的遗址和1973年发现的古汉墓堆相片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抗清英雄方山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剩干山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在浑源神川的西部,如老虎般模样横卧着一座东临浑河、远眺恒山与龙山的横山(古崞山,也叫卧虎山)。其中部山顶则残存着一座基本呈正方形的古老土夯围墙建筑。建筑的每边边墙底部宽5米,长约60米。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现在看到最高处有5米,顶宽1米多。
这个山寨建于什么年代无人知晓,据说是元明之交时一个山大王占山为王的山寨。山脚下的宝峰寨村名中的“宝峰”指得是宝峰寺(横山寺),“寨”则来源于这个古寨。
到了明末清初,这个简陋破败、毫不起眼的山堡竟成了民族英雄方山安营扎寨、聚众起义来进行反清复明的起事、发端基地。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古崞汉墓篇
毕村、麻庄汉墓群所在地在西汉时雁门郡的崞县城外,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频繁接触的地区之一。墓群位于毕村、麻庄和宝峰寨村的古城洼周围,有封土堆20余座。
1973年发掘清理了两座汉墓群。两座墓群的形制均为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土坑竖穴木墎墓。一座有两具漆棺,木墎周围填有沙子和卵石。出土的随葬物有铜钉、铜熏炉、铜博山炉、铜绢、石砚等,推测此墓应是官吏夫妇合葬墓。另一座有棺具一付,骨架为男性,出土的随葬物品有素面铜釜、洗、筒形器、熏炉、刷把等。在尸骨下有很多碎铁片,推测死者身份可能为武职官吏。此外,还有铜、陶、铁、漆、铅器及玛瑙、丝织品等173件,其中长形石砚为青灰色页岩磨制加工而成,砚边还放着圆锥形的墨丸。
挖掘出的文物大多被大同博物馆收藏。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浑源毕村、麻庄古崞城外(古城洼)出土的西汉墓葬嵌贝铜龟镇 (大同市博物馆)
浑源毕村、麻庄古崞城外(古城洼)出土的西汉墓葬铜温酒樽、耳杯套件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抗清英雄方山篇
清兵进城后,不论男女老少逢人就杀,大街小巷血流成河,尸体遍地,惨不忍睹,屠诛义军与居民约4、5万人(可能没有那么多人,但绝对是过了万)。方姜之乱平定后,新任知州郎永清在州城永安镇海村道一个叫摩天锥的地方(现浑源城东北菜市场或检察院附近。后人又筑起了一座4丈高的圆形塔,以作镇邪,俗称摩天锥。现已全部损毁)建“义坟”(万人坑)4、5个,掩埋“万人”枯骨。
清兵血洗浑源城后,清酋多尔衮为炫耀其盖世武功,同时向被征服者灌输尽忠极义的忠君保皇思想,在城外南宫(北岳行宫)专为荣尔奇竖立了泥像供人祭祀,把方三的尸体熔于铁水之中,铸成方三铁像,跪在荣尔奇之前,以示荣的大义与威严。
后浑源武举张勇醉酒,打烂荣的泥像,把方三铁质跪像铸成一口大钟,吊在城隍庙内。据说此钟敲响后,发音如呜呜哀鸣,浑源人现在还有一句口头语:城隍庙的钟——哭音音。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自古以来,浑源人在忠君爱国、不屈于外侮方面从不含糊。浑源人个性鲜明、脾气倔强,奴颜媚骨、厚颜无耻似乎永远与已不沾边。五代时,数万浑源民众宁愿抛弃家园背井离乡,也决不接受异族统治,迁移雁门关外崞阳,谱写了英雄般光辉史诗。明末清初时方山反清复明的悲壮故事,又有数万浑源遭戮被屠。日寇占领浑源城时,更有不少有骨气的浑源人毅然奋起,与日本人作殊死战斗,成就“三个日本人,斗不过一个浑源人”之美誉盛名。浑源人就是一帮恪守“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誓言,与投机取巧、阿谀奉称、物欲横流、伦理道德沦丧占主导之中国特色格格不入的异类怪物。
下图是1937年9月份近二千人的日军二十六师团大泉支队最初占领浑源城时,耀武扬威、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的骄横场景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清代时浑源古城北郊之摩天锥
清代时浑源龟城模拟图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抗清英雄方山篇
毕竟,单靠镇压、淫威和虐杀是征服不了、吓不倒元好问、刘祁(神川一代伟人,世为贤献之门。其所志,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进则以斯道济当时,退则以斯道觉后世,以永圣脉。一时士大夫尊师仰元,人文之盛实所赖焉。神川和淑之徒,成德、达材彬彬辈出,是身虽没而道不没也。道寄于天,文传于世,世传其文,即传其名矣。夫何憾兹嗟世道升降,人物盛衰!)的子孙——英雄的浑源人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清时浑源城老相片
享誉塞北、顺治年间建成的著名商业街—顺成街(如今沙河桥西)大牌坊
浑源清代建筑城煌庙
浑源城东西一条大街外魁星楼
从浑源南门城墙(城外建筑群是北岳大帝寝宫——南宫)远望恒山玄武与翠屏山、金龙口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雁塞千年古城——浑源鳖子城老相片
从浑源城墙(始建于唐代后期,兴建于明洪武,大规模重建于清顺治年间,拆毁于五十年代)俯视浑源古城
清末民国时,浑源城里最高建筑物除小寺塔外,还有钟、鼓楼,文昌阁。其它公共建筑永安寺、文庙、天教堂、浑源州衙、武衙门、恒麓书院等。此外,还有栗家府(栗毓美府坻)、耿家府(改革开放前四小、后穆岳小学旧址,光绪举人、中华民国四届国会众议员、山西高等法院推事、恒麓小生从祖父耿臻显府坻)、薛家府(薛仁贵嫡后、民国时山西省议会议员、浑源大商人薛国仁府坻)、田家大院(田应璜、田汝弼府坻)、麻家大院(麻国华府坻)和孙家大院等众多名人私宅。
耿彦波(据说老家是浑源水磨町,与恒麓小生同宗同祖)亲临田家大院,指导文物古迹修复工作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抗清英雄方山篇
首先,清庭为浑源做的第一件好事是:清顺治十七年,顺治皇帝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即根据晋北礼臣的建议,改祭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罢北岳曲阳之祀。强行迫使历时160多年的封祀合一之争就此落幕。接着,清庭又将浑源的行政建制特定成州级,且主动出钱出力,积极鼓励、扶持、帮助和推动浑源州工商业的发展。顺治庚子年间,贤明干练的知州张崇德指令从四周迁移再来的百姓,在州城内西门外沙河桥左右建舍居住,开办作坊、字号,并将此处定名为顺成街(现沙河桥外西关街)。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图片说明:浑源城原武衙门前明清时期精美别致的德胜、宣武华表;远望清顺治建成的、名扬北方的浑源城外沙河桥和西关商业一条街——顺成街;在麻家大院中,最后面的一排房叫后罩房,比较隐秘,一般是女儿或女佣等女眷居住之地;夕阳残照下的浑源城标志性建筑——千年古寺圆觉塔;民国时期的晋北商业与手工业重镇-——浑源城街头理发一景;民国时期的晋北商业与手工业重镇-——浑源城街头卖糖糊果子;民国时期的晋北商业与手工业重镇浑源城顺成街繁华场景;日寇占领期间的浑源城;抗战时期日本军人采风油画里的浑源乡邑
恒麓小生
茅窟烟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恒麓小生大讲坛
我热恋的故乡——浑源——抗清英雄方山篇
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多年,浑源工商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到民国初年,手工业作坊星罗棋布,各种产品日臻齐全。手工业已有“七十二行”,从生产到生活的各种用具与用品,几乎应有尽有、样样俱全。陶瓷、白酒、黄芪加工、铜器、砂器、柳编、笼箩、麻纸、花炮、皮革、制鞋、毛皮、砖瓦、石灰及磨粉业、榨油业、制毡业、漂染业、皮麻业等都发展到了相当规模,许多产品在外蒙古,内蒙包头、呼市、集宁、丰镇、陕坝和商都等河套及周边地区,河北张家口、定州、石家庄、保定等冀西北地区,山西晋北地区等颇有名气。如浑源陶瓷中的砂器制品,名闻中外,曾被道光皇帝封为“朝庭贡品”。此外,浑源城外沙河桥、顺成街(西关街)、木市、南顺和北顺等五大商业闹市区店铺栉比,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之景、经济活跃之状,在晋北甚至蒙察冀边首屈一指,经营规模仅次于大同。真可谓是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享有“南有晋城、北有浑源”之美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