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六年秋,轉入江蘇省立蘇州中學,任最高班國文教師,兼班主任,亦為全校國文課主任教席。本校為前青紫陽書院舊址,藏書甚豐,校園有山林之趣,三元 坊、孔子廟、南園遺址,均在近地,先生課暇,徜徉田野間,較梅林泰伯廟外散步,尤勝百倍。先生在蘇中時代,課外研究工戶主要者為撰述<先秦諸子繫年>。四 川蒙文通先生,前曾讀先生先秦諸家論禮與法一講詞,以為與其師說相近,來長信討論,此時到南京,聽歐陽竟無講佛學。一日來蘇州相訪,同遊靈巖山數日,付仰 湖天,暢談今古。蒙先生便中披覽諸子擊年,以為體大思精,極為欣賞。其時蘇州顧頡剛先生,由廣州中山大學轉赴北平燕京大學任教,路過蘇州,留家小息。一日 由東吳大學陳天一先生相偕來訪,此為兩位先生相交之始。顧先生讀繫年,謂先生宜到大學教歷史,不當久在中學教國文,遂向中山大學推薦,繼彼後任。不,久中 山大學來電致聘,但蘇中校長汪懋祖典存先生曰,先生到大學任教乃遲早事,我明年亦將離校,先生能否再留一年,因此不果到廣州。民國十九年秋,顧先生又推薦 先生到燕京大學任教,時年三十六。先生既不能到中山大學,頡剛先生促為<燕京學報>撰文。先生前讀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心有所疑,遂撰<劉向歆父子年 譜>,辨康說之非。頡剛先生正主講康有為,先生此文不啻與顧諍議,但顧先生絕不介意,既刊先生文,又特推薦到同校任教。此種胸懷殊為難得,故先生每提起此 事,總歎頡剛先生之胸襟,最不可及!先生到校,任大一大二兩班國文。課餘多暇,就諸子繫年續加增補,並作通表,並作通表,付商務刊行。大學規模大,先生開 始意識到職業與私人生活大不相同,當於職業外,自求生活。念在大學任教,推當一意努力學業,傳之諸生,不宜過問他事,遂決意此後不擔負任何行政責任,庶能 使職業與生活不相衝突。但終感教會學校環境,不易適應,故一年即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