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征文展示】
051号作品
《家的味道》
作者:赵明惠(吉林省)
小时候就极其盼望过春节的,那时人们将春节都叫做“年”,过年时家的味道就极其浓厚起来。
当时我们都把理发叫“剃头”,在村里,只有几个有“身份”的人才去理发店。邻居的堂哥家有理发工具,我们叫“推子”,我们几个小孩子都聚拢到他家准备理发。哥哥说谁的脖子长就给谁先剪。我们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的脖子长,其实那是哥哥在骂我们呢。剪完的头发根本没发型,就是短了,甚至有些丑陋,可这是过年前的必须做的功课。
平时里各家是基本上是使用酱油和醋等调味料的,一般都使用大酱来爆锅炖菜。过年前到供销社买酱油、醋、糖、红纸、彩纸,这些事有时是指派我们这些孩子们做的。其实我们更愿意做的是买冻梨、冻柿子和苹果,至少我们可以啃一点解馋,那个味道是现在不能体会到的。
在我们村里,爸爸算是文化人,他是每年写春联的主角,人多的时写不过来,我也帮着写。那时不但写春联,还写“春条”,贴在房外的墙上,不用对仗押韵,写起来就随便一些,龙飞凤舞才好,贴到墙上,花花绿绿,节日气氛顿时浓厚起来。还有一项内容就是贴“挂钱”,当时认为这东西技术含量高,不可能自己制作出来。我问爸爸,我也能做吧?爸爸说只要想做就能会。我的第一沓挂钱刻了十张,内容是“新年快乐”,周围有花边。之后过年的时候也不用花钱买了,但是买纸的开支反而多起来,因为我把这些成果送给亲戚的邻居一些,人们夸我巧,其实我就是想得到一个“巧”虚名。
过年家家都贴年画的,我问爸爸我能不能也画画,爸爸说你试试看。我开始描摹年画。我照着山西户县的一张农民画画完的时候,得到爸爸的肯定,我在这一年的一个星期里照猫画虎,在墙上贴了一圈我画的彩色的画。乡亲们都说这孩子手巧,我的虚荣心又一次得到满足。自此以后,我就极盼着过年了,一是写对联,二是刻挂钱,三是画年画,展示我的水平。那些年的年味不在于吃什么了,我的过年升华到精神境界。
我和父母都曾经租住过若干年的房子,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单独过年。我第一次拥有的唯一的一间半房子给父母居住,自己住在连襟家,过年的时候,家人都挤在那间房子里,其乐融融。2000年千禧年,我终于让父母住上了楼房,那一年,我感觉我的家味道更浓了。我做上一桌不算太丰盛的菜,我和爸爸哥哥都干了一杯酒。然后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畅谈过去和将来,菜凉了,我们还是围着那张桌子不肯散去,不是为了喝酒吃菜,而是为了那种气氛。想过去在农村的时候过年,爸爸从镇上打来几斤啤酒,我们一人一碗,那是第一次喝啤酒,不觉得好喝,但是那种家的味道永远也不能回来。
过去的生活当时并不觉得怎么好,为果腹而奔波,那些缺衣少食的艰难在记忆中深深地打下了烙印,一到秋天,地里的粮食和柴草被收拾得一干二净。如今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为衣食太过奔忙,但想起过去那种原生态的生活还是很怀念。一个个家庭组成社会,家的味道是一种凝聚的因子,是一种传统的传承,记忆中和憧憬的愿景里家的味道才是地道的乡音乡情。
051号作品
《家的味道》
作者:赵明惠(吉林省)
小时候就极其盼望过春节的,那时人们将春节都叫做“年”,过年时家的味道就极其浓厚起来。
当时我们都把理发叫“剃头”,在村里,只有几个有“身份”的人才去理发店。邻居的堂哥家有理发工具,我们叫“推子”,我们几个小孩子都聚拢到他家准备理发。哥哥说谁的脖子长就给谁先剪。我们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的脖子长,其实那是哥哥在骂我们呢。剪完的头发根本没发型,就是短了,甚至有些丑陋,可这是过年前的必须做的功课。
平时里各家是基本上是使用酱油和醋等调味料的,一般都使用大酱来爆锅炖菜。过年前到供销社买酱油、醋、糖、红纸、彩纸,这些事有时是指派我们这些孩子们做的。其实我们更愿意做的是买冻梨、冻柿子和苹果,至少我们可以啃一点解馋,那个味道是现在不能体会到的。
在我们村里,爸爸算是文化人,他是每年写春联的主角,人多的时写不过来,我也帮着写。那时不但写春联,还写“春条”,贴在房外的墙上,不用对仗押韵,写起来就随便一些,龙飞凤舞才好,贴到墙上,花花绿绿,节日气氛顿时浓厚起来。还有一项内容就是贴“挂钱”,当时认为这东西技术含量高,不可能自己制作出来。我问爸爸,我也能做吧?爸爸说只要想做就能会。我的第一沓挂钱刻了十张,内容是“新年快乐”,周围有花边。之后过年的时候也不用花钱买了,但是买纸的开支反而多起来,因为我把这些成果送给亲戚的邻居一些,人们夸我巧,其实我就是想得到一个“巧”虚名。
过年家家都贴年画的,我问爸爸我能不能也画画,爸爸说你试试看。我开始描摹年画。我照着山西户县的一张农民画画完的时候,得到爸爸的肯定,我在这一年的一个星期里照猫画虎,在墙上贴了一圈我画的彩色的画。乡亲们都说这孩子手巧,我的虚荣心又一次得到满足。自此以后,我就极盼着过年了,一是写对联,二是刻挂钱,三是画年画,展示我的水平。那些年的年味不在于吃什么了,我的过年升华到精神境界。
我和父母都曾经租住过若干年的房子,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单独过年。我第一次拥有的唯一的一间半房子给父母居住,自己住在连襟家,过年的时候,家人都挤在那间房子里,其乐融融。2000年千禧年,我终于让父母住上了楼房,那一年,我感觉我的家味道更浓了。我做上一桌不算太丰盛的菜,我和爸爸哥哥都干了一杯酒。然后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畅谈过去和将来,菜凉了,我们还是围着那张桌子不肯散去,不是为了喝酒吃菜,而是为了那种气氛。想过去在农村的时候过年,爸爸从镇上打来几斤啤酒,我们一人一碗,那是第一次喝啤酒,不觉得好喝,但是那种家的味道永远也不能回来。
过去的生活当时并不觉得怎么好,为果腹而奔波,那些缺衣少食的艰难在记忆中深深地打下了烙印,一到秋天,地里的粮食和柴草被收拾得一干二净。如今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为衣食太过奔忙,但想起过去那种原生态的生活还是很怀念。一个个家庭组成社会,家的味道是一种凝聚的因子,是一种传统的传承,记忆中和憧憬的愿景里家的味道才是地道的乡音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