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唯的小窝吧 关注:50贴子:4,465

回复:【薰衣】我们的太阳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质量
主词条:地球质量
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km,极半径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km。
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在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来自iPhone客户端107楼2016-04-03 13:43
回复
    温度
    地核的温度大约是6880℃,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5°C)要高。
    地球上最高温度发生在氢弹爆炸中。
    一次爆炸能达到1亿℃,这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16667倍,比太阳核心的温度(1400万摄氏度)高多了。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
    北半球的“冷极”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
    南半球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


    来自iPhone客户端108楼2016-04-03 13:44
    回复
      电性
      因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09楼2016-04-03 13:45
      回复
        形状
        主词条:地球形状
        月食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总是圆的;
        往南或往北作长途旅行时,则会发现同一个星星在天空中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一些聪明的古人从诸如此类的蛛丝马迹中就已经猜测到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托勒玫的地心说也明确地描述了地球为球形的观点,但是直到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才真正用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来自iPhone客户端110楼2016-04-03 13:46
        回复
          地球总面积约为5.10072亿千米,其中约29.2%(1.4894亿千米)是陆地,其余70.8%(3.61132亿千米)是水。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有五个大陆:欧亚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另个还有很多岛屿。
          大洋则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五个大洋及其附属海域。海岸线共35.6万千米。


          来自iPhone客户端113楼2016-04-03 13:49
          回复
            最低点:死海−418米
            全球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全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来自iPhone客户端114楼2016-04-03 13:49
            回复
              人口
              世界人口总数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地球上生活的数目。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2013年1月4日,全世界约有70.58亿人。
              世界人口在15世纪的黑死病后不断增长,最快的世界人口增长率(高于1.8%)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
              根据世界人口预测,世界人口将继续增长直到2050年。


              来自iPhone客户端115楼2016-04-03 13:50
              回复
                政区
                世界上共有226个国家和地区,国家199个,地区27个。
                亚洲(48个国家), 欧洲(44个国家/2个地区) 非洲(53个国家/3个地区)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来自iPhone客户端116楼2016-04-03 13:50
                回复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
                  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
                  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
                  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2楼2016-04-03 13:55
                  回复
                    主词条: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
                    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
                    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
                    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
                    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来自iPhone客户端123楼2016-04-03 13:56
                    回复
                      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心处温度为5500~6000°C。


                      来自iPhone客户端125楼2016-04-03 13:58
                      回复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
                        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
                        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
                        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7楼2016-04-03 14:01
                        回复
                          21世纪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这远远晚于此前认为的30-4500万年。
                          此前科学家通过太阳系年龄计算公式算出了太阳系产生的时间为55.68亿年前,而地球产生的年龄要比太阳系晚30亿年到45亿年左右,大约为25.48亿年前左右。
                          在2007年时,瑞士的科学家对此数据进行了修正,认为地球的产生要在太阳系形成的6200万年之后。
                          科学家一般是通过同位元素铪182和钨182两种放射元素来计算地球和月球年龄的。
                          铪182的衰变期为900万年衰变之后的同位素为钨182,而钨182则是地核的组成部分之一。
                          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几乎所有的铪182元素全部已经衰变成了钨182。
                          仅有极少量存在,正是这微量的铪182才能够帮助科学家测算地球的真实年龄。
                          尼尔斯研究所的教授说道:“所有的铪完全衰变成钨需要50-60亿年的时间,并且都会沉在地核,而新的表明,地球和月球上地幔含有的元素量高于太阳系,而经过测算时间大约为1.5亿年左右”


                          来自iPhone客户端128楼2016-04-03 14:01
                          回复
                            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
                            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来自iPhone客户端129楼2016-04-03 14:02
                            回复
                              月球(天文符号:☾),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为38.44万千米)。
                              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年龄大约已有46亿年。
                              月球上的大气极其稀薄,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
                              月球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发光,因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周期变化,月相也发生周期变化,有月望、下弦月、月朔和上弦月,每月循环一次(平均周期为29.53天)。
                              由于地球的潮汐锁定,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
                              月球的背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们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


                              来自iPhone客户端130楼2016-04-04 0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