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明吧 关注:118贴子:5,111

走进抚州-带你们感受抚州文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跟随http://www.jxfz.gov.cn/gaimao/spfz/20070904/120002.shtml

的脚步阅


1楼2008-07-22 10:43回复
    话说抚州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辖10县1区,面积为1.88万平方公里,人口380万。市政府所在地临川区人口近100万。
      抚州“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东邻福建,南接赣州市达广东,西近京九铁路,北临鄱阳湖,离省会南昌仅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鹰厦、浙赣、向乐铁路,320、316、206三条国道、昌厦一级公路、以及京福、沪瑞高速公路在抚州交汇通过。向莆铁路、抚吉、济广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中。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抚州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抚州素有“赣抚粮仓”之称,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基地。抚州农业特色产品众多,南丰、广昌、崇仁、临川分别为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蜜桔之乡、中国白莲之乡、中国麻鸡之乡、中国西瓜之乡。抚州森林覆盖率61%,是江西的主要木竹产区。抚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40多种,铀矿储量为亚洲第一。抚州山奇水秀,是有待开发的江南旅游胜地,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0多处。
      抚州自古就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经千年岁月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江西历史上两大支柱文化之一。王安石、曾巩、汤显祖、陆象山、晏殊、晏几道等名儒巨公,是抚州历史上辈出的贤才。新中国成立后,抚州秉承光大“临川文化”崇文好学的优良传统,成为教书育人的一块沃土,基础教育水平长期居于江西省前列。
      抚州亲商、安商、富商氛围浓厚,目前已有来自国内外的2300多家企业在抚州投资落户,抚州已成为万商云集,人气兴旺的投资热土和兴业宝地。
      奋发有为的抚州人民正以大开放的气魄,敝开胸怀喜迎四海宾朋,抚州的明天辉煌灿烂


    2楼2008-07-22 10:45
    回复
       古今名人 
       
       
      · 王安石 [2007-11-20] 
      · 汤显祖 [2007-11-20] 
      · 曾 巩 [2007-11-20] 
      · 晏 殊 [2007-11-20] 
      · 黄禄祥 [2005-05-30] 
      · 符竹庭 [2005-05-30] 
      · 许瑞芳 [2005-05-30] 
      · 饶思诚 [2005-05-30] 
      · 周复 [2005-05-30] 
      · 周建屏 [2005-05-30] 
      · 赵醒侬 [2005-05-30] 
      · 傅烈 [2005-05-30] 
      · 李井泉 [2005-05-30] 
      · 程孝刚 [2005-05-30] 
      · 吴宗慈 [2005-05-30] 
      · 舒 同 [2005-05-30] 
      · 饶毓泰 [2005-05-30] 
      · 萧涤非 [2005-05-30] 
      · 李瑞清 [2005-05-30] 
      · 游国恩 [2005-05-30] 
      · 欧阳竟无 [2005-05-30] 
      · 黄爵滋 [2005-05-30] 
      · 谭 纶 [2005-05-30] 
      · 乐 史 [2005-05-30] 
      · 李 觏 [2005-05-30] 
      · 陆九渊 [2005-05-30] 
      · 晏几道


      3楼2008-07-22 10:46
      回复
        21


        6楼2008-07-22 10:49
        回复
          1


          13楼2008-07-22 10:52
          回复
             教育成就 
             
             教育成就 
             
             
            · 今年我市40名考生录取北大清华 [2008-07-17] 
            · 今年高考分数出炉 [2008-06-24] 
            · 临川一中被正式列为海军国防生生源基地 [2008-05-30] 
            · 临川一中6名学生获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大奖 [2008-05-29] 
            · 东华理工学生党员张玮蔚四千元奖学金捐灾区 [2008-05-22] 
            · 江西规范循环使用教科书管理 书籍将统一消毒 [2008-04-09] 
            · 东华理工一科研成果3年创效益6000万元 [2008-04-08] 
            · 东华理工陈焕文教授研究成果获高度关注 [2008-03-14] 
            · 临川一中10人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资格 [2008-02-22] 
            · 抚州教育年终回眸——数字2007 [2007-12-28] 
            · 南丰:电教工作异军突起 [2007-12-20] 
            · 抚州教育今年呈现喜事多、大事多、亮点多的喜人局面 [2007-12-13] 
            · 南丰教育界盛行“阳光体育” [2007-11-16] 
            · 黎川县职业中专创新办学模式 [2007-11-12] 
            · 抚州“教育名片”亮点多多 [2007-10-18] 
            · 我市今年高考录取人数达22965人 [2007-10-09] 
            · 临川一中入选首届中国百强中学 [2007-09-15] 
            · 临川二中2007年高考13人录取清华北大港大 [2007-09-15] 
            · 临川二中139名2007年大学新生获全市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 [2007-09-15] 
            · 临川一中姐妹花“准录取”北大 [2007-05-14] 
            · 东华理工学院升“大学” [2007-04-06] 
            · “未来杯”全省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临川二中喜获佳绩 [2007-03-25] 
            · 临川二中喜获“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殊荣 [2007-03-25] 
            · 2007年高考前哨战临川一中依然独占全省鳌头 [2007-03-25] 
            · 东华理工学院团委获奖喜讯 [2007-03-08] 
            · 临川二中获“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殊荣 [2006-11-20] 
            · 临川一中吴振华获得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一等奖 [2006-11-02] 
            · 我市今年普通高考共有2.17万人被录取 [2006-09-01] 
            · 临川一中高考录取特大喜讯 [2006-07-12] 
            · 临川一中06年24人录取清华、北大,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相中,3人赴新加坡院校就读


            14楼2008-07-22 10:53
            回复
               抚州市历史悠久。夏禹时地处扬州域。春秋时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属楚。秦时属扬州九江郡。汉改九江郡为豫章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城县,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临汝县,县治设在今抚州市,仍属豫章郡。三国时为吴地,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两晋、南朝相沿。南朝梁陈时,以今之崇仁、丰城、永丰、新淦等县增置巴山郡。临川郡初属江州,陈武帝时与巴山郡同属高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 年)废郡扩州,以临川郡并巴山郡之一部置抚州,隶属洪州总管府,抚州从此定名。 

                唐朝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时,属杨吴,升为昭武军。宋朝,分为抚州和建昌军,属江南西路。元朝改为抚州路、建昌路,另置南丰州,同属江西行中书省。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改抚州路为临川府, 不久易名抚州府。同年二月升建昌路为肇昌府,九月改为建昌府。明洪武初,仍设抚州府、建昌府,南丰降州为县,属建昌府,均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东道。清时仍称抚州府、建昌府,属南抚建道。辛亥革命后,废府及直隶州。

                民国2年(公元1913年),全国实行县制,次年,全省划四道分领八十一个县,原抚州府、建昌府境内各县隶属豫章道。民国15年(公元1916年)废道,各县直隶省政府。民国21年(公元1932)划全省为十三个行政区时,原抚州、建昌两府各县分属第五、七、八、十一行政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后, 行政区屡有变更,除广昌县属第八区外,域内各县均为第七区。1930年至1934年间,黎川、资溪、广昌、南丰、宜黄、乐安等县均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分属苏区闽赣省和江西省。 1932年7月,东乡珀玕一带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属苏区赣东北省。

                 1949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抚州,7月1日组建抚州分区,江西省抚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川市(今抚州市城区)。 1950年9月13日,改抚州分区为抚州区。1952年8月,更名为抚州专区。1967年3月,改名为抚州地区。1968年2月,复称抚州专区。 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为抚州地区。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抚州地区,设立地级抚州市。2000年10月20日,抚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15楼2008-07-22 10:53
              回复
                晒谷场上走来的手摇狮 
                 


                活泼俏皮的手摇狮 

                  灯彩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每逢年节,处处可见张灯结彩,舞龙耍狮的热闹场面。金溪有一种全世界独有的灯彩——手摇狮,表演中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千姿百态、活泼俏皮,让人赏心悦目,被誉为“华夏一绝”、“狮人舞蹈”。 

                  关于金溪手摇狮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古印度,几经转辗,传到了四川,再传到河南开封,最后到了金溪县城胡家村。另一起源则是说当地人在练习武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与一个抢水的故事有关。明末清初,金溪发生一场旱灾,禾苗干枯,土地皲裂。胡家村村人为保护水源,坐在田塍一条画有龙凤狮舞的板凳上守护。一天,两个村民因放水灌田发生争执,由斗嘴发展到用板凳格斗,打得不可开交。村里一位长者闻讯赶来调解,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当地民间艺人从画狮板凳的格斗中受到启发,把这编成武术,配合狮舞的一些动作,便形成了“板凳狮舞”。由于板凳笨重,不易操作,造型也不美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又把板凳改成篾扎纸糊的手持狮子,便成了今天的手摇狮。金溪手摇狮究竟始于何年何月,只能从民间老艺人口口相传中略知一二,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更无从考证。人们普遍相信后一说,因为这更符合、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但不管哪一说,都与胡家村密不可分。在外界我们称之为金溪手摇狮,在金溪县内很多人都称之为胡家手摇狮。 

                  以前,手摇狮一般在晒谷场上表演。手摇狮的表演原有一百零八套,共分八节才能演完,现在已有部分失传。舞狮子通常是两个人舞狮,而手摇狮却是一人蹲步表演,以其小巧玲珑的结构,活泼俏皮的表演,加上唢呐和打击乐的伴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表演时,一人舞球,一人舞青狮,一人舞黄狮。舞球者要翻腾跌扑。舞狮者以蹲步、跳步、跪步、下蹲等姿势表现狮子的不同形态。同时,用手腕的力量,不停地摇动小狮来表现其“舔毛”、“搔痒”、“扑球”、“叼球”等各种动作。舞手摇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手脚配合,上下协调,因此演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以前当地村民把此当作武术练习和体育锻炼,常常手执板凳,赤膊苦练,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会练得汗流浃背。另外,手摇狮制作精巧,也是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我们还了解到,现在胡家村里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在外打工,没有人学手摇狮表演了,村子只有75岁的胡正云和72岁的胡先富两人对手摇狮有一定的了解,胡先富是专门作手摇狮表演的,随儿子去了广州;胡正云是专门扎手摇狮的。 

                  胡家村的年轻一代逐渐淡忘了这门古老的艺术,但金溪县的一些有识之士对手摇狮情有独钟。在他们的努力下,手摇狮也散发出了新的魅力。手摇狮从民间艺人表演走向了专业的文艺工作者表演,从晒谷场上走到了霓虹闪烁的舞台,走向了世界。现在的金溪手摇狮,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少加工和提炼:在扎制手摇狮上,原来是用五彩花纸做狮子鬃毛,现在是用各种颜色的毛线,经久耐用,不易破烂掉脱;现在的手摇狮要比原来的要大一些;原来一人舞球改为三人舞球(一人舞单球,两人舞双球);原来两只大狮子,现在增至六只狮子(两只大狮,四只小狮子,其颜色为三只黄色,二只绿色,一只红色),相互穿插,行走自如。在内容上亦有了增删,增加了一些高难度动作;伴奏音乐现在更加丰富完整,乐曲多与合奏为主,采用不同的锣鼓配合不同的曲牌灵活进行演奏。 

                  从解放到现在,手摇狮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民间艺人和老一辈专业文艺工作者密切配合,挖掘整理,参加过全省一、二届民间艺术汇演,均获得过奖励;从1982年到1993年连续11年的整理工作,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手摇狮终于被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1987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将手摇狮摄入对外宣传的《江南索秘》影片里,进行国际民间艺术交流。2005年6月,借参加中国江西(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这个平台,金溪县重新组建了手摇狮表演队,对手摇狮进行全面整理和创新,获得国内外许多观众的高度称赞和好评,并获得优秀表演奖。


                17楼2008-07-22 10:54
                回复
                  李绂故里文物多 
                   
                    清朝名臣李绂的家乡临川区荣山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镇里至今还保存着近百幢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其中的石雕、木雕、砖雕堪称精美绝伦。 

                    荣山镇位于临川区南部梦港河上游,距抚州城区47公里,与宜黄县犁溪乡接壤。自古以来,是经济发达、文化鼎盛的一个重镇,古有“金山银山不如荣山”之美誉。

                   古镇的南部,有很多幽深的小巷,小巷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古屋气势恢宏,牌楼式的门楣上书刻着“外翰第”、“迎恩第”、“州司马第”、“登科第”等字样,显示出当年荣山名门望族的气势。据村中老人介绍,这些古建筑绝大部分是明、清以来的古屋,虽然经历了近400多年的沧桑,依然光彩照人。

                    据史料记载,荣山一地,在明清时期,是商贸重镇,也是水陆货运的重要码头。繁荣的经济带来了建筑的兴起。特别是清代初期,荣山出了一位与清朝历史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人物——李绂。李绂,号穆堂,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臣,曾任清代的直隶总督、广西巡抚、内阁学士,史部、吏部、礼部侍郎等重要职务。李绂一生精研理学,文章亦工,著作巨丰,晚年曾在家乡兴书院亲任教授。李绂对家乡的影响极大。李绂自幼家贫,是外祖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为官后,为了报答外祖母的养育之恩,李绂在荣山为外祖母建了一幢房子,名曰“登科第”,至今保存完好。清代以来,荣山尊师重教,崇文尚理之风日盛,荣山的后生奋发读书,光宗耀祖,建起了一幢幢文化品位极高的古屋。

                    在荣山镇的东南方,记者还看见了一幢被称为家院内的街市,在这幢古屋里,有一排长达30多米的店铺。据传,清道光年间,古屋主人的母亲是一位小脚女人,她恪守妇道,从未上过街,临终前一年,她跟独生子说,想去荣山街上看一看,但已无法行动。读书入仕的儿子十分孝顺,倾尽所有,命工匠在自己家里做了一幢街市,让母亲足不出户便能看到街市的景象。据村中老人说,这幢屋内的街市一直十分繁荣,多时有30多家店铺同时开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荣山新街的建成,才逐渐冷静下来。

                    荣山镇的村民十分珍惜这些古迹,即使在文革破“四旧”时期,也想方设法保护好古建筑,他们用石灰、水泥将古建筑门楣上的雕刻、字牌封存起来。直到2002年,省文物部门来该镇调查,才请工匠小心翼翼地除去石灰、水泥,使其恢复原貌。


                  22楼2008-07-22 10:56
                  回复
                    古村风光惹人醉——临川区河埠乡周家村见闻 
                     


                      阳春三月,记者随有关专家踏访了当地小有名气、外界尚鲜为人知的古老村庄——临川区河埠乡周家村。

                      周家村位于河埠乡河埠街的东侧1公里处的节云山下、梦港河边,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小村庄。村中至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让游人流连忘返。

                      走到村西南,四幢连接在一起的古屋雄伟气派,吸引了记者的视线。牌楼式的门楣上“爱莲第”、“川岳呈祥”、“双溪汇秀”石匾,显示出当年周家名门望族的气势。村中老人介绍,这是清乾隆年间的古屋,这些古建筑虽历经近300年沧桑,依旧风采照人。随行的市文物部门的专家惊叹:“没有想到,这里还能保存着这么美的清代建筑,它对研究清代临川的建筑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古村中屋与屋之间有很多幽深的小巷,穿越拱形的巷门,走在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隧道,分明是踏进了古建筑民居展览馆,让人的思维和情感定格在古雅馨香的民居建筑上。

                      据史料记载,河埠一地,在明清时期是水陆货运的重要码头。时周绍五、周东山等人闯福建、下广东,做丝绸、大米等贩运生意,富庶之后,深感文化浅薄之耻辱。决心在家乡倡导尊师重教、崇文尚理之风气。遂斥巨资建起“爱莲第”等府第,假托是宋代理学名家周敦颐之后,以此激励后生孺子奋发读书,光宗耀祖。

                      “爱莲第”等府第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总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牌楼石刻十分精美,所刻山水,灵秀可爱,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尤其是“爱莲第”门牌的雕镂功夫令人叫绝,艺人全凭手功雕镂,其装饰图案达到了“亭中有亭,景外有景”的境地。“双溪汇秀”内有一对精美的木刻雕狮,保存完好,雕刻工艺可称得上精美绝伦。据传,这一对精美的雕狮是重金聘名匠所作,但它差点引起一场官司。因为据清朝律法规定,未获功名的人,其梁柱不能使用蟠龙、蟠狮等图案造型。时临川县衙门多次遣派公差上门盘查,经确定该宅是“雕狮托柱”,而非“雕狮蟠柱”方才作罢。

                      受先人熏陶,周家子孙读书之风日渐浓厚。该村的周邦杰、周邦国等人是目前上海市的高级工程师,他们先后捐赠万余元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目前,周家村已有20多名大学生、硕士研究生了。

                      周家村民十分珍爱这些古迹,近些年,曾有外商出资20万元购买“爱莲第”石刻,被村民严词拒绝了,但是如有客人造访,村民们会热情地当向导,做解说员,还要留客人同餐。这种淳朴的风情,更给这幽处僻野的古迹增添了几分迷人的韵味。


                    24楼2008-07-22 10:57
                    回复
                      2


                      25楼2008-07-22 10:58
                      回复
                        礼仪 
                         
                         客人来家,热情招待,让座、上茶、敬烟,请吃糕点或煮点心、设宴款待,远客必留宿。客人位尊者、长辈,请其在厅堂正中座位就坐,主人、晚辈在右侧或左首,母坐右上首。

                         逢年过节,血亲之间多备礼互送;由晚辈先送,长辈收后备礼回赠,称“送年”、“送节”、“送中秋”。

                         娶亲、嫁女、做屋上梁、进屋、过周岁等喜庆,一般先请后贺,不请不贺;祝寿多是先贺后请,不贺不请。结婚礼物不可事后补送,寿礼可以补送。喜庆送礼,宜成双成对;所送礼物,宜用红纸包裹。

                         丧葬均是先送后请,不送不请,事后不宜补送。所送礼物最多7色,最少3色,其中猪肉一律1.5公斤,送素“白色”烛,不送喜“红色”烛。所送礼物,不宜贴红纸或红纸包裹。亲友逢灾遇难,应前去探望慰问,并热情相助。

                         小孩满1周岁,请周岁酒,称“过周岁”。亲友送猪肉1公斤、面条1公斤、布2公尺、鞋1双;外婆加送衣、帽、鞋、袜、银颈圈及手镯、坐椅(或枷栏)及烛爆等。这天上午,厅堂桌上摆放书、纸、笔、砚、算盘、尺、秤、剪刀、剑、糕点等,抱小孩自己去摸,以所摸之物卜其前程,称“摸周”。

                         小孩满10岁时,一般也请酒祝贺,称“过10岁”。成年人30岁、40岁,一般不请客设宴,当地有“30无人知,40无人晓”的说法。

                         老人年届60(虚岁),子女须在其生日时,设宴祝寿。旧时民间一般都提前在老人59岁时举行,称“做九”。


                        26楼2008-07-22 10:59
                        回复
                          丧葬 
                           

                           临川区域各县城乡居民办理丧事,一般丧礼主要程序有“买水”、“装殓”、“吊奠”、“出殡”和“园坟”等。

                           买水 就是孝子穿着孝服到河边提回一壶河水,替死者洗脸洗身。净身后方可穿衣入棺。

                           装殓 就是孝男孝女均应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富有人家遗体扎丝绸、穿棉衣,并在死者口中含金银,贫穷人家则一切从简。入棺后,不能立即盖棺,待次日方可关殓。三日之内应早晚在灵前哭祭,以表孝心。三日后是“吊奠”,也称“吊丧”、“吊孝”。

                           吊孝 就是举行凭吊仪式,孝子跪于灵侧,在哀乐声中亲友依长幼之序,面对灵牌,顶礼膜拜。吊唁毕,邀请亲友进餐,俗称“吃斋饭”。豪富人家吊奠仪式更为庄重,主祭者要读诔章,请道士设坛做道场,超度亡灵。一般家庭做完头七(死后七天)斋事,即行出殡安葬。富有者,得做完七七四十九天斋事,再择吉日出殡安葬。

                           出殡 出殡安葬时死者亲戚和生前好友均参加。出殡时其仪式规格不一。富有者,灵柩前要鸣锣开道,举引魂幡招引,小吹、香案随后。到葬地即下葬,培土砌拱,竖碑立墓,孝子叩首跪拜与死者告别。

                           园坟 安葬后三日,家人穿孝服携酒食复检坟墓、培土、植草被,叫“园坟”。
                           
                           还有如出殡之后,家中要设香案,供奉灵位,扎“灵屋”,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供品不断,香火不绝,满七才拆灵堂,将灵牌请入祖宗行列。其后,守制继续,满一年,要行周年祭。丧父母者,守孝三年,其间逢考不能应试,居官离任回家,谓之“丁忧”,又称“守制”。守制(守孝)期间,还应披白带孝,忌穿华丽衣服,不远出,不办婚嫁喜事,守孝第一个春节不拜年,贴素色春联,端午节不包棕子……等等。所有这些,既夹有鬼神迷信的消极因素,亦是儒家孝文化在丧葬上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丧礼不断改革,城市已盛行火葬,旧时代的那套陈规陋习正在逐渐革除。


                          28楼2008-07-22 10:59
                          回复
                            生活习俗 
                             
                             一、发型 

                             古时,本县男人及女人都是蓄发扎长辫,妇女头上盘髻(有圆形、船形、椭圆等类型)。民国期间,男人剪辫,剃和尚头或蓄平顶头、西装头、飞机头;少女仍留长辫,妇女则改善为反梳反折,或梳短发。
                             
                             二、首饰

                             旧时,民间颇重装饰。富裕之家,男人戴金戒指,妇女头笼珠翠,发系金簪,耳垂金环,手串玉镯,逞财显势。一般人家,男人无所装饰,妇女多用荆钗或银钗别发,间有戴银手锡者。解放后,男女以戴手表为时尚。近年来,城乡部分人民生活由“温饱型”转向“富裕型”,多用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装饰。 
                             
                             三、服饰
                             
                             晚清时期,粗蓝土布盛行,民间都是便装,男女穿大襟衣、掩腰裤(女服要饰边,男服下饰边)。民国时稍有变化,农村妇女穿不饰边的大襟衣,男人改穿对襟衣。城镇公务人员、教师、学生穿中山装、青年装。商人穿袖长过掌的下港装。豪绅富户天热穿长衫,天冷穿皮袍。阔少穿西装。太太、小姐多穿旗袍、花裙。解放后,人民群众的衣式日新月异。


                            30楼2008-07-22 10:59
                            回复
                              临川谚语(道德伦理) 
                               

                              1、吃饭还是家常饭,穿衣还是粗布衣, 过夜还是结发妻。 
                              2、恶人自有恶人磨,恶猪会碰恶狗婆。 
                              3、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4、天下雷公地下母舅(舅舅)。 
                              5、没钱拿钱还,无钱话交代。 
                              6、除了一张咀,鹰都叼得起。
                              7、行要好伴,坐要好邻。 
                              8、吃是名功,穿是威风;嫖客落空,吃鸦片烟送终。 
                              9、人不觉自丑,马不觉面长。 
                              10 拆了东墙补西墙,结果还是住破旁。 
                              11.吃鱼的人口腥,做贼的人心惊。 
                              12. 树要实心,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13.屋怕不稳,人怕忘本。
                              14、不怕老虎三张咀,只怕坏人二样心。 
                              15.乌鸦笑猪黑,自丑不觉得。
                              16 好男不打妻,好狗不咬鸡。 
                              17.吃尽滋味盐好,走尽天下娘好。
                              18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崽不知爷娘恩。
                              19 逢强莫怕,逢弱莫欺。 
                              20 野花上床,家破人亡。 
                              21 为大不尊,带坏儿孙。       
                              22 穷莫讲当初,老莫哇当年。 
                              23 上山莫打冒尾鸡,下山莫打冒娘崽。
                              24 上了赌博场,不认爷和娘。 
                              25 蚊子挨扇打,只为咀伤人。
                              26 泥人经不起雨打,假话经不起调查。 
                              27 乳名都是父母取的,坏名都是自己惹的。
                              28 过头的话少哇,便宜的事少做。
                              29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30 为善最乐,作恶难逃。 
                              31 要做蚕老丝不尽,莫做丝尽蚕不老。
                              32 莫学知了爬树梢,东摇西摆唱高调。 
                              33 油咀如青草,说话两边倒。 
                              34 人的贪心高过天,做了皇帝想成仙。 
                              35 饱时莫忘饥时苦,有衣须记无衣寒。 
                              36 莫学池中浮萍草,不起不落不生根。 
                              37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议他人。 
                              38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3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0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31楼2008-07-22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