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吧 关注:450,731贴子:3,979,357

回复:扒一扒易术的神奇之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王在部队没当过官,现在到地方反倒做了“领导”,还被厂里那么重视,简直有些“受宠若惊”,就每天厂里来回转,不管白天夜里。大门更是看的紧,不该他值班他也上班,反正也没老婆没家庭牵扯,基本上就以厂为家了。
  保卫这种工作,其实是个磨人的活,老在大门口坐着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是个容易坚持下来的事。时间久了,老王也做保卫呆的有些烦,就拿出他那本算命书给同事们算命。老王算的很准,渐渐在单位周围有了些名气,也有人在老王休班的时候邀请他到家里喝酒并算命的。老王虽然是山东大汉,但原来并不喝酒,不过在酒厂上班,又常有人请酒,时间长了也爱上了喝酒。他体格健壮,练的越来越能喝,又有这么个小本事在身,脾气还特别好,没多长时间就和周围打成一片,有了不少朋友。
  


23楼2016-04-18 21:43
回复
    那晚田校长被老王算命算得很服气,一再让老王酒,并且说以后算命算得再有不太懂的话就问他。临了还邀请老王去他家。
      老王在绵阳那地面也没什么亲戚,有人请他也不谦让,赶个休班的日子,买上几瓶本厂出的酒就去了田校长家。一来二去的,渐渐就跟田校长一家混熟了。老王原先在老家就是勤快人,在部队一直干炊事班还种菜,庄稼活都会干,还会洗衣做饭样样都行。到田家也不闲着,见有啥活插手就干,从不拿自己当客人。田校长一家越来越喜欢这个山东的“小王”了。田家小凤长的楚楚动人,老王开始还是去田家找校长问算命的条目怎么理解,后来就心里惦记人家姑娘了。


    26楼2016-04-18 22:12
    回复
      老王所在的酒厂和田校长所在的小学都在市郊,离田家不远。田校长老婆就是市郊的农民。老王在田家越混越熟,爱上了老田的闺女田小凤。这个小凤姑娘也很喜欢这位浓眉大眼身高体壮的“小王哥哥”。老王在部队混过,见过世面,走南闯北的很会来事儿,一进田家门总是田婶田婶的一副甜嘴,田校长老婆对这个山东小伙也很看重。这样过了半年左右,大家对这俩年轻人互相爱慕都心照不宣,只差有人来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27楼2016-04-18 22:16
      回复
        有一天下小雨,老王休班没事就到田家串门。田校长叫老婆炒俩菜,这一老一少就边喝边聊。酒到一定程度了,田校长忽然说:“小王啊,你给我家小凤算算,看她什么时候能找个人家嫁了?”。老王连连答应,掏出算命书,拿了算盘就算起来。小凤20岁,比老王小6岁。算的结果是小凤当年就是红鸾星动结婚之年,而且找的对象就姓王。这结果让老王欣喜非常,田家也都很高兴。田校长高兴的说:“以后小王不要叫我田老师,叫我田叔吧!”老王答应着,心里说:过几个月还得管你叫爹呢!田校长最后问老王:“小王啊,你常给别人算命,算的简直是神乎其神,但你给自己算过吗?”


        28楼2016-04-18 22:23
        回复
            沉默了一会儿,田校长说可能这次算的错了吧。老王从来话就多,这次却不说话了,从得到这本书算了这么多人来看,还没一次算错过。那一晚也没在田家吃饭,就悻悻的离开了田家。
            此后有好几天老王都无精打采精神恍惚。以前自己认为的天作之合要注定黄了,想到这个残酷的事实自己怎么也不能接受。但这几年对于铁板算命的体会可是毫无差错铁板钉钉的。要么怎么叫铁板神数呢。田家自那天起也对他变得与以前有些不同了,田校长见了面跟他打个招呼就走。也不再时常让他去吃饭了。又过了俩月,老王竟然听到了小凤找上了婆家的消息。那天老王心里实在受不了,就买了些东西到田家。
            1


          32楼2016-04-19 15:32
          回复
              那年一晃就过去了。年末,小凤就结婚嫁人去了某县。结婚那天老王没去田家,自己在厂里自己宿舍喝的酩酊大醉。从那以后偶尔还去田校长家,也都是去问问关于算命算出来的言语如何理解,却再也不能提小凤的事。田家知道老王心里酸苦,也不跟他提小凤。
              又过了一年田校长退休了,在家没事就常到闺女家住,老王更是见不到田校长家的人了。
              在此后的两年里。老王成了提拔当了厂里的副厂长,也对如何酿酒如何品酒学的非常精通。这期间不时有人给老王提亲,老王都婉言拒绝,专等第三年上自己红鸾星动才该是结婚之年。而提亲的人所提的都不是姓刘的,老王知道,这些都不能成,也就没去见过。
            我听老王讲到这里也很替老王惋惜。这人的命运难道真的是无法更改全是定数么?我的疑惑被老王讲的后面的事给搞的更加疑惑了。


            34楼2016-04-19 15:39
            回复
                河南有一位举子张桂,自幼博学多才,经纶满腹。大比之年,张桂赴京赶考,去夺状元。
                这天,张桂来到了苏门山,他早听人家说,这里有位“百源先生”邵尧夫,善观天机,能卜世事,精通象数之学。张桂心想:我既然路经此地,何不找邵先生问问自己的前程呢?


              36楼2016-04-19 15:49
              回复
                张桂想去找邵康节,可他并不知道在哪住呀。这时,他见路旁的地里有位穿蓝袍的老者正在栽树,忙过去拱手问路:“老先生,请问百源先生邵康节在哪住呀?”老者抬头看了看张桂,擦了把额头的汗,慢条斯理的说:“有什么事吗?我就是尧夫。”张桂一听喜出望外,急忙揖身道:“小生张桂,应试的举子,特来找先生求问前程如何?”邵康节没理他这当子事,一边栽树一边指点:“这树是我栽的,树这边的地都是邵家的”
                  张桂听了这话一楞,这邵先生怎么答非所问呀!哦,可能是他耳朵不太好了,于是他又问了一遍:“举子张桂,赴京赶考,特求问邵先生前程如何?”可邵康节还是不答理他,只说:“这树是我栽的,树这边的地都是邵家的。”


                37楼2016-04-19 15:57
                回复
                  张桂有些生气了,又忍着问了一遍,可是邵康节还是说:“这树是我栽的,树这边的地都是邵家的。”张桂这下可生气了,心想:邵尧夫是虚有其名呀,看样子,他就知道栽树种地。于是张桂悻悻而去。
                    过了十几年,邵康节去世了,他的儿子当了家。邵康节的儿子老实厚道,免不了受人欺负。一户姓王的财主,蛮横不讲理,他家的地和邵家挨着,这王财主就时不时把地边挪一挪,把地头改一改。原来,邵康节栽的树在两家地边,现在,都上王财主家地中间去了。这王财主也太欺负人啦!1


                  38楼2016-04-19 16:43
                  回复
                    这天,邵康节的儿子去地里转悠,一看地边差点气昏过去,王财主又借耕地的机会把地边向邵家这边挪了五尺。照这样下去,邵氏子孙还有立足之地吗?邵康节的儿子回到家生了半天闷气,最后狠狠心去县衙告王财主,要去县衙告状了,邵康节的儿子这才想起,父亲临死前曾写了一封信,放在书房里,让儿子什么时候去打官司什么时候带着给县官。邵康节的儿子也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让带着就带着吧。
                      到了县衙,邵康节的儿子击鼓喊冤,县官升堂了,执事的差人分列两旁,带上了邵康节的儿子。邵康节的儿子把王财主侵占邵家地的事一五一十的给县官说了,并递上父亲的遗书一封。
                      


                    39楼2016-04-19 17:16
                    回复
                        差人递上遗书,县官打开一看,第一篇只有四个字“快离大堂”。县官很奇怪,又翻了一篇“速离大堂”,县官更纳闷,怎么一个劲让我离大堂呢?他又翻了一篇,上面写的是“速速离大堂!”县官刚到堂下,就听“轰隆”一声,灰尘四起,大堂上一根横梁由于年深日久一下子给断了,掉下来的砖瓦正好砸在县官的座位上。县官在下边吓得够呛,急忙叩拜,“真乃先人保佑!”他急忙又看信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这样几句话:“树是我栽的,地是邵家的,我救你一命不死,你救我后世儿孙。邵尧夫。”县官看罢,倒头便拜:“邵先生真乃神人也!”
                        这位县官是谁呀!他就是当年的举子张桂。1


                      40楼2016-04-19 17:56
                      回复
                          这里插叙一下老王所在的这家酒厂。其实这家酒厂原本就是几家酒作坊,建国后公有联营,再后来国家独立经营,成了当地一家颇有知名度的酒厂。规模并不大,就几百人的小厂子。但在那时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想进入的地方。可不像现在,整个绵阳酒厂不下几十家,经营得好的估计也没多少。真有关系有本事的没人愿意到酒厂上班。那时到酒厂上班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了。


                        41楼2016-04-19 21:30
                        回复
                            原来小凤的丈夫也姓王,读小学时是田校长的学生,后来到重庆读书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所以建国后是重点培养的青年干部,被派遣到老家的一个县做党工委书记。和小凤结婚后在工作地安了家,小凤没工作整天呆着比较烦,丈夫所在的县一直也没什么工作机会,这一年丈夫听朋友说老家这家酒厂要扩大些规模,招收一批工人,就赶紧托人给小风报名,但后来一问小凤因为户口问题不符合条件,只好让小凤冒用了表姐的名字到酒厂报名。那时户籍管理没现在这么严格,很快,小凤就以丈夫表姐的名字“刘春梅”进了厂,成了酒厂提取工段的一名女工。今天遇见老王,差点给喊破了局。


                          44楼2016-04-19 22:07
                          回复
                            明白了来龙去脉,老王不禁疑惑起来?早已知道自己这一年到了动婚之年,要找个姓刘的老婆。于是,“刘春梅”就来了,难道自己和小凤缘分未尽?但一想到小凤已为人妇就不敢再想了,心里说,这绝对不可能的事啊!我还是再继续留意别的姓刘的女人吧。
                              小凤也感到事情的发展超乎自己想象,虽然见到旧情人“王哥”心里感到悲喜交加,但毕竟自己也早为人妇,并且和丈夫感情也很好,所以没再多想,只是安慰老王说:“王哥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女人成家了!”老王连说:“不忙不忙。”心里又泛起一阵酸楚。


                            45楼2016-04-19 22:18
                            回复
                              老王讲到这里的的时候对我说:“小子,我也没多少文化,你念中专,算是有学问的,你说是不是我要是不会算命头几年就会和小凤结婚?”我说:“那倒未必。你要是不会算命可能压根不会认识田校长一家。那样的话,和田小凤结婚更无从谈起。”老王说:“是啊,我参军入伍前没谈过女人,转业后因为算命的原因机缘凑巧喜欢上了田小凤,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心里装上女人。可造化弄人,命运非要我等姓刘的女人出现。可等来等去等的姓刘的还是小凤。但离我那么近我却又不能喜欢了。”我急着听下面的事,就说:“王大爷,到底你们成没成?小凤后来怎么啦?”老王叹息一声接着讲了起来。


                              46楼2016-04-19 2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