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过金鱼或草金的鱼友应该听说过打粉病,和白点病很相似; 白鳞病又叫打粉病,病原体是嗜酸卵甲藻;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
这两种病都流行于水温25℃左右,危害严重,病症相似,病鱼体表都是粘液增多,皮肤和鳍上都出现白点。
两种病有明显不同:
被嗜酸卵甲藻感染产生了白鳞病的鱼初期在池水中拥挤成团或水面形成了1-3个小圈,环游不息,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全身至尾柄,仔细观察,可看到白点之间有红色斑点,尾柄处充血特别明显,而白点病却无此特征,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有时呆浮水面,后期白点连成片,体表象裹了一层白粉,粉块脱落处发炎溃烂,甚至并发水霉病,末了病鱼瘦弱而死。
被小瓜虫感染产生了白点病的鱼则是在皮肤和鳍上布满了一个个比油菜籽略小的白色点状囊泡,无论是幼鱼还是成鱼;无论是国内的鱼,还是引进的鱼,都可发生此病,引起大量死亡。
刚才看见有位鱼友的鹦鹉跟金鱼的打粉很相似,所以心中有所疑惑,鹦鹉会得打粉病吗?楼下上图大家对比下
这两种病都流行于水温25℃左右,危害严重,病症相似,病鱼体表都是粘液增多,皮肤和鳍上都出现白点。
两种病有明显不同:
被嗜酸卵甲藻感染产生了白鳞病的鱼初期在池水中拥挤成团或水面形成了1-3个小圈,环游不息,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全身至尾柄,仔细观察,可看到白点之间有红色斑点,尾柄处充血特别明显,而白点病却无此特征,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有时呆浮水面,后期白点连成片,体表象裹了一层白粉,粉块脱落处发炎溃烂,甚至并发水霉病,末了病鱼瘦弱而死。
被小瓜虫感染产生了白点病的鱼则是在皮肤和鳍上布满了一个个比油菜籽略小的白色点状囊泡,无论是幼鱼还是成鱼;无论是国内的鱼,还是引进的鱼,都可发生此病,引起大量死亡。
刚才看见有位鱼友的鹦鹉跟金鱼的打粉很相似,所以心中有所疑惑,鹦鹉会得打粉病吗?楼下上图大家对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