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蜂窝吧 关注:213贴子:410
  • 6回复贴,共1

父母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群?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岛上,这是长江中的一个长期冲击形成的全岛。岛上人口并不多,村庄大多沿河而建,一字长蛇排开。一个村子大概有十几到几十户人家。村与村之间是大片大片的麦田。像所有的小镇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密,从我从出生到几乎高中毕业,远近方圆几十里几乎没有外来人口,路上也几乎没有机动车,出门撒野是是不用担心跑丢的,只要说一下你是谁加的孩子,别人不是认识你家父母就认识你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楼2016-05-23 16:48回复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其得到的资源并不仅仅是来自家庭内部,而更大层面上是来源于整个社群,人类的大脑从进化年代上来说,适应的仍然是采集狩猎社会形态(Buss, 2015),几十个人形成的一个个小群落(band),因此正如那句著名的尼日利亚谚语所说: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Gray, 2013)。那个年代根本没有育儿书可参考,从出生到喂养,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例如我从小就特别好动,非常皮,那个时候刚好碰上国家宣传多动症,差点没被拉去诊断),除了自家长辈的经验之外,父母们几乎全靠和亲戚朋友聊、聊、聊,来获得信息和帮助。人类天生喜欢具体的、蕴含丰富细节的、来自真实的个体的故事(Mar, 2011),而不是抽象的道理的(Gottschall, 2012),哪怕是隔着一重传递链(例如A听B讲的关于C的故事) 都会感觉少了很多东西。而别人家的孩子经历过的事情,恰恰就属于这类蕴含着无限细节的故事。尤其在村庄生活中,家庭与家庭生活之间的距离很小(围墙这种东西印象中是我已经上高中了才开始流行的),一户人家吵架了摔碗了,忽然间隔壁大妈就出现了。隔壁大妈很多时候作用堪比咨询师,生活阅历丰富的隔壁大妈,可以瞬间在脑中代入他人复杂的生活中并摸到其中的关键节点。


    2楼2016-05-23 16:48
    回复
      和其他父母的深度交流,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增加同理心和减少(对他人和对自己的)道德评判(Speer, Reynolds, Swallow, & Zacks, 2009)。很多时候,现代父母们会因为孩子的吃饭穿衣,上学交友之类的事情而陷入深深的自责。自责是我们这个强调责任的文化深深印刻在我们神经回路上的归因方式,然而实际上我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孩子承担过多的责任,但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太方便,但同时也太浅表,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和家庭的好的方面从而觉得自己没有做到应该做到的,因为在越是公开的场合人越是倾向于都把好的一面暴露出来。这种信息不对等性除了会导致觉得「别人做父母都比我负责」之外的亚历山大,还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好,我家怎么那么熊」的社会比较错觉(White, Langer, Yariv & Welch IV, 2006)。


      3楼2016-05-23 16:49
      回复
        上网:问微博,问知乎,或者问公号。但是因为场合的公开性,以及专家的「一对多」的特质等原因,往往无法进行有深度的探讨。相比之下,一个准私密的社群,却可以弥补。一个多月前,我建了一个想了很久的微信群,叫「孩子和我们自己」。里面就经常有话题时间上跨一个星期,每天都聊得更深入一些。有的话题,例如打孩子这个问题,聊了两天,歇了,然后过了好几天因为某个契机又被重新激活,只不过话题变得更深入了。这样的双向探讨,是我爱问连岳类的单向(几乎)一次性交流所无法达成的,当年看我爱问连岳的时候,一个最大的不爽就是,看完了问题和连岳的回答,总是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未完成感」,回答看上去很美好,可是,然而,然后呢?然后怎么样了?对这个特定的提问者,连岳说的起作用了没有?我们会发现,缺少这个反馈的过程,缺少「后续的故事」,从本质上来说,这个信息就是不完备的,信息回路就没有形成。这就好比你做一个实验,却完全不去看结果就开始发论文一样。
        问朋友: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浅化,以及工作的繁忙等原因,使得父母处在相对孤立的位置,更不用说现在大家也更注重个人隐私,有些事儿也不大好意思和熟悉的人倾诉,反倒是带着一定距离的半陌生关系可以促进深度的交流,但完全的匿名交流又有匿名交流本身的问题,因为缺乏真切的一种熟悉感。


        5楼2016-05-23 16:49
        回复
          其实不管是问书还是问专家,都有两个不足:
          很多专家会不自觉的需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这种姿势把他们和你的生活无形的隔离开来。给人一种「你在台上讲,我在台下听,欲要举手问,又怕老师评。」的感觉。在这种无形的关系设定之下,询问者既不能畅所欲言,回答者也不能洞察全貌。这就是不平等交流的本质问题。
          微博/知乎等专家问答空间往往是一个广场,专家是这个广场上站在暴露处的人,其他人都看得到他们,所以为了维持形象,会无形中以「评判」「确定」「事实」的语气去说一些其实根本不那么确定的「育儿真理」,这很多时候会歪曲知识的本质,所以阅读专家的文字需要一定的辨别力(虽然辨别力任何时候都是必需品,但我们很多时候在阅读专家的文字的时候更可能放下防御,轻易的让外部信息override我们内部的直觉)。


          6楼2016-05-23 16:50
          回复
            价值观:
            主动负责,而不是把问题抛出来嗷嗷待哺的等待某个权威的答案,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家的特定情况和约束条件,我们需要的一个良性的交流环境里来弥补我们知识、和思路当中的盲点,而不是寄希望于微信群这样一个环境能够提供某种系统化的教育,后者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独立思考,开放心智:不急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下判断,世界是复杂的,成长也是复杂的,很多大而化之的一般原理对自己的特定情况未必适用,需要思考和交流去形成知识迁移的桥梁,正如很多特殊个案也无法简单的套用到自家特定场合之下一样,和孩子相处,应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基于感受、知识和思考的)理解,在当下这个似乎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育儿焦虑和恐惧贩卖者的时代,尤其重要。
            就事论事,不回避冲突:讨论育儿、亲子关系、孩子教育这些问题,只要深入,必然触及到敏感点,必然会有争论或争执,这都无法避免,也无需避免,甚至,在强烈的情绪之下我们的大脑小马达往往能迸发出加倍的思维战斗力,这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不沦为对骂就行,吵出点新东西来。另一方面,一味为了寻求和气的氛围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逻辑,甚至因为客气变成阴阳怪气的话那就更是难受的交流氛围了,不管对自己的思维成长还是其他人,都是没有好处的。大家都是成年人,谁也不是谁的领导,不用那么玻璃心,有话直说,记得加上健全的逻辑就好。


            8楼2016-05-23 16:50
            回复
              而为了构建这样一种价值观,我们也需要共同遵循基本的规则:
              珍惜信息的质量,在发言之前尽量先自己理清和讲清前后上下文,和自己的思考,提出明确的问题和/或论点,而不是闲聊,情绪宣泄和/或求认同,记得这是大家共有的一个空间。
              在探讨的过程中不仅是表明态度就算了,一个没有任何逻辑过程作为后盾的表态没有任何信息量(例如,我觉得这样好/不好,然而又说不上来哪里好/不好)观点和态度需要给出逻辑和知识作为支撑。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话,欢迎潜水,本群没有任何发言要求,你可以永远潜水,也可以随时退群,但不能闲聊刷脸熟,马克什么的。对别人的发言手动(回复)点赞倒是可以的,因为这也是一种有效反馈:-)


              9楼2016-05-23 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