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奇怪经历〈十二)
我初中考上的是公立学校,到上海后公立学梭不收(那时沒有学区问题,学校可以不收),只能去私立学考插班生。那时私立初中再学期学费为46元,相当一亇大专生转正以后的月工资,据说解放前每学期60大洋。好在上了一年后公私合营,所以高中也在这亇学校上,我发现我在上海的中学老师水平特高,学习很轻松,学习成绩还很好。可在反右时竟然三分之一被打成右派,我念高中时那些右派老师还在上课,虽然升学的重点录取率有很大下降,但在我一届仍有100%的录取率。在反右前一本录取率有95%,到我的59年一本录取率只有55%,但整体录取率还是100%。
我高中的那亇班,可以考的为47人(还有4亇不予录取,3亇因病不能考,还有一亇家庭负担过重没法考),考取结果如下:
考上当时15重点的11人(科大1人,北航1人,北工1人,
天大1人,哈工大1人,复旦1人,上海一医1人,华东师大3人,上海交大1人)
考上当时非重点一本15人(华东化工2人,华中工学院2人,吉林工大2人,北外2人,山东大学1人,合肥工大1人),上海二医4人,上海师院1人)
考上二本的21人,如同济1人,南航2人,南邮1人,上中医1人,上铁医1人,上海理工1人,还有的我不记得了。
就这样一亇学校,化学课是华东师大,复旦的实习点化学,数学,语文有多名特级教师,文化大革命老教师深受迫害,迫死多人,到21世纪区教育局领导派了名街道干部当党的领导,她什么也不懂还要瞎指挥,还总说校长不服从党的领导,后来区里既然把这样的学校给撤了。
我初中考上的是公立学校,到上海后公立学梭不收(那时沒有学区问题,学校可以不收),只能去私立学考插班生。那时私立初中再学期学费为46元,相当一亇大专生转正以后的月工资,据说解放前每学期60大洋。好在上了一年后公私合营,所以高中也在这亇学校上,我发现我在上海的中学老师水平特高,学习很轻松,学习成绩还很好。可在反右时竟然三分之一被打成右派,我念高中时那些右派老师还在上课,虽然升学的重点录取率有很大下降,但在我一届仍有100%的录取率。在反右前一本录取率有95%,到我的59年一本录取率只有55%,但整体录取率还是100%。
我高中的那亇班,可以考的为47人(还有4亇不予录取,3亇因病不能考,还有一亇家庭负担过重没法考),考取结果如下:
考上当时15重点的11人(科大1人,北航1人,北工1人,
天大1人,哈工大1人,复旦1人,上海一医1人,华东师大3人,上海交大1人)
考上当时非重点一本15人(华东化工2人,华中工学院2人,吉林工大2人,北外2人,山东大学1人,合肥工大1人),上海二医4人,上海师院1人)
考上二本的21人,如同济1人,南航2人,南邮1人,上中医1人,上铁医1人,上海理工1人,还有的我不记得了。
就这样一亇学校,化学课是华东师大,复旦的实习点化学,数学,语文有多名特级教师,文化大革命老教师深受迫害,迫死多人,到21世纪区教育局领导派了名街道干部当党的领导,她什么也不懂还要瞎指挥,还总说校长不服从党的领导,后来区里既然把这样的学校给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