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3,例3
我偶然接受了风力机测试任务,风力机试验方法已有了国标,可我按标准要求办,测试结果是多样的,而且可以通过作弊得到想要的结论,人为可以调整200%的范围。
实际上苏联学者在一九三几年就发明了风力机风轮的无因次特性,可是五十年间竟没有人懂得无因次特性的含义,还在用既繁琐,误差无法控制的方法在搞风力机测试。
所谓无因次特性,是一种无量纲,只有相互比值关系的特性曲线,它是风力机风轮客观存在的固有特性,它只与风轮的几何形狀有关,而与风轮的大小无关。由于无因次特性是风轮的固有特性,所以风轮工作时都遵循这条曲线,至于处在特性的那一点上,与风轮所带的负载和风速大小有关,在同一风速下如负载不一样,则处在无因次特性曲线的不同点上,因此,可以人为地改变负载,让风力机风轮的无因次曲线暴露出来,这样既可以加快测试速度还可以反复测试,通过统计的方法得出可靠的测试结果。
有了风轮的无因次特性,风轮直径是已知的,就可以算出实际风力机在各风速下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扭矩。
国外到上世纪80年代知道了统计法,但还是不能利用无因次特性,通过改变负载让无因次特性快速显现出来,所以国外规定测试有效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就这样还不能得到全部曲线。我只需4小时就可以得到光滑的全部曲线。
所以说对以前的方法要认真分析,最终得出合理的方法,推动科学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