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文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由中文系、大学语文部组成。主体中文系,创办于1958年,1977年始招收本科生,1982年始授予学士学位.
现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新闻学3个本科专业方向,均具文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始招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应用中文”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始招生。
大学语文部承担全校“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教学任务。
办学规模:现有本科在校生1100人,学术硕士47人,专业硕士10人。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2人,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63%。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具博士学位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职称、年龄、梯队结构完整合理。
科研实力较强,成果丰厚,拥有多名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教师兼任全国和省学术团体理事以上职务二十多个。近五年来,文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0多篇,其中权威、核心刊物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3部。承担科研项目省部级9项,市厅级9项,校级12项,校级教改项目16项;主编(副)出版教材21部。获省厅市校科研成果奖40多项。各学科学术地位在国内业内稳步提高。
办学特色:注重专业理论基础、顺应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时代社会需求,培养“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好、应用能力强”的中文“应用型”特色人才。
专业建设:2010年,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立项。近年来,实行以“强化专业基础”“强化综合素质”“突出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以“品行 诗书文笔口才灵性活力”为核心培养人才,强化理论基础专业素质,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竞争力。“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课程建设:中国当代文学、基础写作、外国文学、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概论等8门课程获评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数及占专业主干课程比例均居全校之首。
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三年公务员考取率、研究生考取率,及教师考取率在全校名列前茅,部分学生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均居学校前列。
多年来,文学院承传优良办学传统,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根据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及社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宗旨,确立正确办学目标,吸纳新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发展道路,在办学的层次、规模、质量、效益上均取得新的成就。
文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由中文系、大学语文部组成。主体中文系,创办于1958年,1977年始招收本科生,1982年始授予学士学位.
现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新闻学3个本科专业方向,均具文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始招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应用中文”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始招生。
大学语文部承担全校“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教学任务。
办学规模:现有本科在校生1100人,学术硕士47人,专业硕士10人。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2人,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63%。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具博士学位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职称、年龄、梯队结构完整合理。
科研实力较强,成果丰厚,拥有多名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教师兼任全国和省学术团体理事以上职务二十多个。近五年来,文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0多篇,其中权威、核心刊物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3部。承担科研项目省部级9项,市厅级9项,校级12项,校级教改项目16项;主编(副)出版教材21部。获省厅市校科研成果奖40多项。各学科学术地位在国内业内稳步提高。
办学特色:注重专业理论基础、顺应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时代社会需求,培养“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好、应用能力强”的中文“应用型”特色人才。
专业建设:2010年,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立项。近年来,实行以“强化专业基础”“强化综合素质”“突出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以“品行 诗书文笔口才灵性活力”为核心培养人才,强化理论基础专业素质,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竞争力。“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课程建设:中国当代文学、基础写作、外国文学、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概论等8门课程获评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数及占专业主干课程比例均居全校之首。
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三年公务员考取率、研究生考取率,及教师考取率在全校名列前茅,部分学生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均居学校前列。
多年来,文学院承传优良办学传统,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根据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及社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宗旨,确立正确办学目标,吸纳新的教育理念,拓展新的发展道路,在办学的层次、规模、质量、效益上均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