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恋吧 关注:21,638贴子:240,372
  • 9回复贴,共1

偏小概率事件(第一次来此帖吧,如果冒犯,请删帖或通知我自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别被题目吓到,以为我来错贴吧了,没错我不是要找数学吧。
题目只是说无性恋群体是少数群体。
发帖的目的不过是想求证一下自己是/不是无性恋。
这就是个证明题,还是自问自答型。


1楼2016-06-26 17:32回复
    本贴个人色彩比较重,但还算是清新,仅供讨论,不涉及人参公鸡。
    (啊喂,我不是个学究,只是文笔生硬而已,大概因为属性天然呆)
    这是一个对无性恋认知过程的自我描写贴,观点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观点相左欢迎......呃,还是不讨论了吧,但欢迎留言呐。


    2楼2016-06-26 17:32
    回复
      无性恋,我是在大一末期接触到这个词的,觉得无所谓啊,不要伴侣,这是那些人的生活态度吧,他们洒脱到不用固定的人做羁绊,想想还有点炫酷:好多伴侣之间有很多摩擦矛盾,而无性恋直接抛弃了这种固定的束缚的矛盾,岂不是很潇洒。(先别急着说的理解有误,那时候还年轻,断章取义,连双性恋都不清楚的时期啊)


      3楼2016-06-26 17:33
      回复
        但是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精神病史里的,当时就很不清楚为什么这就精神病了,还有同性恋也是,人家只是选择不同而已,任性。你医生管得着吗?这些人们真无聊啊!


        4楼2016-06-26 17:34
        回复
          所以对于同性恋,可以了解,不会深究,我大概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吧。直到我的友情出现危机,不,那是灾难。我的好朋友,非常好的朋友,在我心里朋友榜中她是第二,没有人第一的那种。她不再跟我联系了,大概因为我们分开太久,异地又有各自学业,打个电话都得掂量时间。之后,我就开始寂寞了,没有人谈天说地了。我表达不是很好,思维很跳跃,听我说话简直费脑子,牵涉知识面略广,同时还另辟蹊径,当然这都是自我鼓励式评价——别人的评价:奇葩,不解释。


          7楼2016-06-26 17:41
          回复
            恰时有看到同性恋的新闻.......终于开始怀疑人生了,omg我不会是性取向有问题吧,不会是同性恋吧?(那时觉得取向有问题=同性恋,_(:з」∠)_一直不觉得无性恋是性取向有问题,只不过是一些人的特立独行罢了)
            怀疑一旦开始,就像脱缰的疯马,奔过一片又一片草原_(´ཀ`」 ∠)_。
            我开始关注同是怎样的,我和他们是一类吗?
            我更喜欢和女生呆在一起,女生更容易理解女生嘛。小学初中有很固定的好朋友,就是好到一心一意对待的那种,而且一个时期只有一个,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像谈恋爱,但是很纯洁,无关风月,只是陪伴。但是看了一些拉拉虐汪贴后觉得,我和她们不是一路人,对吸引我的人我欢欣却不会想啪啪啪。同性恋基本被否了。
            但对男生吧,从小到大,对他们从来没有污的想法,对于强烈荷尔蒙的接触无感。这简直是注孤生的节奏啊。
            (备注一下男性荷尔蒙的作用,国外的研究说男性荷尔蒙激增不仅会影响女性使之兴奋,挑起 欲,也可以是周围男性受影响,在团队中使之更团结。说明人都是有荷尔蒙信号接收系统的。)


            9楼2016-06-26 17:46
            回复
              我自己做过性格和取向测试,非常中,性格:做女生men,做男生娘,取向是双,套用她们的一句话就是可攻可守,可弯可直,简直是全宇宙可与之配对_(:з」∠)_(星辰大海在向你招手(。・ω・)ノ゛ )。
              但是我不完全认同,我去看书捋顺自己的属性,然后在看到了无性恋的定义:缺乏性冲动,我觉得勉强可以分到这类里。
              (ps:我猜想无性恋大概是接收器出现问题了,反馈给身体的信号并不是艾艾,至此来解释无法被性吸引)


              10楼2016-06-26 17:49
              回复
                终于不再怀疑人生,不是挑剔,是身体使然吧(初步觉得是这样)。
                自然人属性有趋利避害性,如果我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令我感到不安,下次我就不想再做,如果这件事对我没有益处也没有坏处,做不做可能要看心情了。


                11楼2016-06-26 17:50
                回复
                  人是群居性的,总是一个人会寂寞的吧。
                  在单位越来越明细的分工,让人们各司其职,交流少了。下班后,不是聚会就是独处,而聚会的质量大多时候并不会让个体满意,人多的事,多数人差不多满意就不错了,所以人数越少,质量越高,但是单个的人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一对儿大概是恰当的。一对儿也不一定的完全恰当的,比如海鸟与鱼,他们的路线大致相同,这对鱼来说,显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所以随机的一对儿并不一定合适。
                  对于主流群体来说,合适的一对儿,或许并不困难,但是小概率分布的人,在配对的时候或许要碰壁好多次。如果把小概率分布的人,放在一个容器里,然后随机,成功率要大得多,姑且称之为偏小概率事件吧。


                  12楼2016-06-26 17:52
                  回复
                    愿大家的偏小概率事件早日发生。
                    ps:我也想在人生路上有个长久一点的陪伴,区别于家人和泛泛朋友,同时又无关风月。但是我胆小,瞻前顾后。


                    13楼2016-06-26 1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