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心理咨询吧 关注:52贴子:708
  • 9回复贴,共1

叙事小巴1593 心得体会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我们在大梅沙进行聚会,海风息息,我心中流露一丝喜悦。Andy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和亲切,今天又有新的伙伴参加,感觉我们的小巴又壮大了,感觉很开心。


1楼2016-07-10 11:14回复
    今天探讨的主题是“文化”。


    2楼2016-07-10 11:14
    回复
      首先,我们谈到了,社群的力量是相互督导(co-supervision),不是权威性的说教,或者真理性的辩论,是相互之间的倾听和进行奇妙的探索,“一花一世界”,在大家相互接纳的环境中袒露心扉,滋养自己的心灵和态度。


      3楼2016-07-10 11:15
      回复
        接下来是,关于文化的普遍性和隐秘性。文化就是熟知的一切(Known-familiar),我想到了“水中之鱼”的故事,我们就是那条水中的鱼,而文化就是水,这条水中的鱼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发现自己游在水中,直到有一天它偶然跃出水面,体验到了在空中飞翔的自由感。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在水中游,而不是自己身边什么都没有。这只鱼很熟悉“水”,但正是因为这种熟悉,使得它对水视而不见,尽管它天天都生活在其中。我想文化也一样,尽管它们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却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现。这一点用到辅导个案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自己要对生活中的“水”保持一些敏感性,对我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周围的水都有一些觉察,这样自己才能用自己的镜子去照别人,而不是用文化的镜子去照别人;其次,要保持开方的心态、保持好奇的态度,将文化习惯对个案的故事的压缩解开,在自己心中不断提醒自己我听到的只是possible to know,而不是全部。我听到的只是个案生活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层面,只是在此时此地的缘分下,他愿意和我交谈的那个方面,缘分将我们带到此处,允许我们在进去看看,我能陪着他一起进去看看,共行的陪伴,贴紧一点儿,既不在他之后也不在他之前。


        4楼2016-07-10 11:15
        回复
          然后是质疑(query),破除文化的熟知(known-familiar)的一个工具就是质疑。需要强调的是,是质疑而不是反对,或者对抗。我理解的置疑就是把质疑的对象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讨论分析,“如实地”将其置于多种层面下,得出多样性的结论。而如果把质疑仅仅理解为反对,这就有点南辕北辙了,因为质疑是为了将话题打开,使得我们能走近话题,让话题变得更具体,更丰厚,而对抗、反对本身就已经将话题封死了,这种愤怒的对抗不仅不能使当事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反而限制了其进行探索的好奇心。“用暴力去反对暴力,结果不会比原来的情况好多少”,保持开方的态度,去质疑,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水,既能畅游其中也能从中抽离。


          5楼2016-07-10 11:16
          回复
            “需要辅导吗?都是缘分”。有的时候我在想,本质上所有的个案都不需要咨询,因为每个个案都有自我疗愈的能力,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自己就会走出阴霾,重见曙光。但是那为什么还要有咨询师啦?我觉得咨询师和个案相遇是一种缘分,因为个案出现心理问题来找咨询师时,往往是他最脆弱的时候,此时由于问题的纠缠,个案自我疗愈的能力暂时受阻,而咨询师恰好在这个节点出现,就是要陪伴其走过这段人生道路。因为,可能有的个案运气好,由于新的机缘经历了新的、具有启发性的生活事件,那他完全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咨询的情况下重拾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信心。但是,问题在于,另一些个案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机缘了,即没有人陪伴其走过这段路程,人生和命运也没有给他什么启发,那他就很可能一直处在不适的状态中,自己内心的自愈能力也无法发展出来。更极端的情况下,甚至选择了轻生,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让他此生所有的可能性都尽了。如果咨询师这时恰好能陪他走过这段最难熬的岁月,让他看到生活的丰厚,人生的“如实”性,那么在这之后,个案自己的生活就会教给他更多的东西,实现自我疗愈。


            7楼2016-07-10 11:16
            回复
              “对人,再对事”。今天收获最大的是,Andy说的“我们有的时候,太对事情了,而把人忘了”这句话对于我自己有种醍醐灌顶的之感,特别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我是一个标准的“对事不对人”的人,我非常引以为傲,细想一下,这不就是文化传统在我身上的烙印吗?很多书上和人都教导我应该“对事不对人”,我也觉得十分正确,平时干事情总是以事情为导向,不太关注干事情过程中人的感受,这样的当然有好处,那就是干事的效率高,不足的是这样干事,事情就真的变为事情,没有一点儿人情味儿,事情变得很狭窄。再想一下,为什么我会接受这条观念啦,静下来思考之后发现,这是我成长经历塑造的,回想一下,成长中有的时候真的是太艰难了,为了不让自己在困难面前有脆弱感,我倾向于不去管内心的这些感受,而只是就事论事,然后用这条文化观念来强化自己这种想法。(PS:我突然发现,文化观念是合理化的根源,文化观念的用处有很多,有各种层面的效用,有“适应的”用处和“非适应的”用处)。而在个案咨询中,更多的是要“对人,不对事”,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即使是同一主题的故事,在不同的人身上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人和事是合一的,而不是分离的。因此对人就是对事,且是更加贴近于当事人经验的对事。把人陪伴好了,事情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就能更好地打开,向更多的可能性敞开胸怀,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8楼2016-07-10 11:17
              回复
                “共行,慢一点儿”。在和Joyce的演练中,我体会到,经验不一定是好事,“最怕经验多”。由于自己之前有一些咨询经验,也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即我发现:单纯的说教是无用的,说教不能改变一个人,认知上的修修补补起作用也只能是间接性的,但是体验——当事人自己的体验——能直接推动他改变他自己,因此我很强调位于动机层面的体验。因此我一上来就直接去调用对方的生活片段了,但是发现对方不愿意,很阻抗。后来讨论的时候我才明白是我太急了,太快了,“没有放空”。任何辅导进度的持续,都要以个案自愿为原则,而我走得太快了,没有贴着来访者一起走,没有共行,而是催促着个案跑着来追赶自己,这样就导致我对于个案所说的,很多可以打开的点视而不见,因为那时我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调用她的生活片段,激活她的生活体验,然后再来改写他们,但是我根本没有考虑对方是否愿意,自己和个案是否在同一节奏上。太快了,个案根本赶不上来啦。这再次让我真切体验到了什么是“共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我还记得自己曾经还说别人做咨询太急了,自己也是经常犯!要在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熟能生巧。


                9楼2016-07-10 11:17
                回复
                  “打太极,借力打力,融通之道”。我自己感觉叙事的一大特点在于从不陷入来访者的问题,问题是来访者自己的,而不是咨询师的问题,咨询师不会被来访者的问题压得喘不过气,(之前听说一些去灾难现场作干预的心理工作人员,在跟别人干预结束后,自己反而抑郁了,我想这就是把别人的问题放在自己身上压的结果吧)。将个案自己的问题,再抛回给他自己,让他自己思考面对,从而丰厚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正是这种方式,使得任何问题在叙事面前都举重若轻,这就像打太极,借力打力,贴着对方,融合对方。无论个案问题多严重多紧急,只要贴紧,一起共行,就能将故事更好地打开。比如,对于个案很急切,就让个案自己意识和面对自己的这种急切表现,“你是对我这么急切,还是对所有人都这么急切,对你父母或者朋友啦·····”,而不是咨询师去面对这份急切。叙事交谈时,贴得非常紧,就像绕树之藤,不怕对方问题有多强大,只要紧紧地贴近,再进去一点,就能把问题打开。


                  10楼2016-07-10 11:18
                  回复
                    感觉自己要走得路还很长,应该更加打起精神,不急不躁。我想这些都是宝贵的缘分,应该好好珍惜,感谢Andy的热情款待,感谢大家的陪伴。


                    11楼2016-07-10 1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