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和
@怜双仙子 的讨论中,说到了李家的几个丫鬟,今天就说说她们。
首先是腊梅。腊梅虽然退场很早,但是她间促成了风清的姻缘。
腊梅在第十章作为服侍老太太的丫鬟出场并成为大老爷李庆昌的姨太太;在第六十章被李谨丞改名为梅儿,同章退场;在第六十八章,通过李锦琴的内心独白,我们知道,梅儿“到了京城没出几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结合相关情节,我们梳理出腊梅的人生轨迹:
1、腊梅暗恋大少爷李谨丞,并因此与大房暗通消息;先是把二少爷李谨言的批命签纸偷去给了李庆昌,之后又把老太太给谨言账簿一事透露给李庆昌。
2、老太太很快察觉了腊梅的举动和内心情愫,故意把腊梅许配给李庆昌。此举可谓一举三得——报复了腊梅之前的行为;使得大房本就存在的夫妻、妻妾矛盾更加突出,极大程度上拖住了李庆昌夫妇,使其无暇去二房找茬,老太太自己也得以从容铺排后招;利用腊梅,给大房埋下一颗定时炸x弹。
3、老太太趁李庆昌被气病之际,指使腊梅给李庆昌下慢毒。
等到老太爷离开,老太太叫来了春梅:“明个你去一趟西屋,把腊梅叫来。如果那边问,就说我想她来说说话。”
“哎!”
春梅答应得脆生,老太太闭上眼,像是在喃喃自语:“这聪明人呐,往往要比笨人早死,腊梅是个聪明的,就是太聪明了点。”
——第十六章,老太太开始指使腊梅下药,同时暗示了腊梅的结局。
4、李庆昌死后不久,李家传出了腊梅和李谨丞的绯闻。之后一段日子里,腊梅依靠老太太的脸面度日。
5、李锦琴跑回娘家,李谨丞随后追来。经老太太授意,腊梅和李锦琴“双线并进”,狠狠算计了大房,给大房除族提供了真凭实据;腊梅也借此成了李谨丞的丫鬟“梅儿”。
6、梅儿跟随李谨丞去京城,没出几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生死不知(个人推测,腊梅最终被李谨丞害死)。
以上是腊梅的短暂一生,可谓“一步错步步错”。
腊梅故事的开头,是丫鬟暗恋少爷巴望当姨娘的老套情节。李谨丞留学三年,想来腊梅的暗恋也至少三年了。腊梅为了和大房接近而当起了“间谍”,但是她显然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心机,很快暴露在老太太面前。我认为,腊梅事先并不知道李庆昌要批命签纸的意图,但是在老太太眼里,腊梅是导致二房绝嗣的帮凶。于是,腊梅成了老太太整倒大房的一枚棋子,她的结局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
腊梅始终对李谨丞心存幻想,以为自己暗恋的少爷会对自己有些情分,或许她更以为那位少爷是个说到做到的正人君子。
——殊不知,即使李谨丞此前也对她有意,即使当真是个言出必行的正人君子,在丢了身家、名声败坏的前提下,又能对腊梅有几分情义呢?
何况,从古至今,除了则天女皇,除了游牧民族,还有几个女人能跟过老子跟儿子还有好结局的呢?
——宣华夫人郁结而死(陈氏,隋文帝宠妃,被迫跟随隋炀帝之后郁结难开,一年后病亡),容华夫人不知所终(蔡氏,隋文帝晚年宠妃,史书未记载其结局),李氏朝鲜的金尚宫也人头落地(金尚宫,两代宠妃,宫女出身,原为朝鲜宣祖后宫,药杀宣祖助光海君即位,仁祖反正后被处斩)。
腊梅的不幸,首先是自身的弱势地位带来的见识、硬实力有限,只能任由主人们摆布。然而真正把她推向死亡的导火索,却是她的自作聪明,以及对情感、前途不切实际的期许。
做人,尤其是女子,一定要认清自身、洁身自爱、保持清醒;不要在恋爱中蒙了双眼迷了心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要以自身素质、实力的提高为基础,不要幻想现实生活会长久地存在空中楼阁。
另外,亲们可能会奇怪,腊梅暗恋李谨丞,却被故意许给李庆昌作姨娘,等于是被老太太毁了前途,又为何会听从老太太的吩咐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
①对于老太太这个精明而威严的救主,腊梅始终是心存畏惧的;面对突来的变故,腊梅也许不敢恨老太太,而是把怨恨转移到了怂恿自己传递情报的李庆昌身上(我认为,传递情报这事是李庆昌看出腊梅对李谨丞有意而怂恿腊梅,并非腊梅主动倒向大房);而且老太太也是腊梅在大房立足的后台。
②腊梅对跟着李谨丞心存幻想(“大老爷死了,她还能有点奢望,大老爷活着,她的路,可就全都被堵死了。”)。
③腊梅由于身份、年龄限制而见识有限,她的“聪明”只是小聪明(也可以说她被感情蒙住了心智),她并不具备自保能力,也没有老太太那样的宅斗技能,更没有春梅的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