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颠覆读者世界观的,有两种书,一种是邪书,一种是好书。而《推拿》属于后者。
大多数人都很少接触过盲人,那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无从谈起。于是乎,从某些人的只言片语加上我们健全人的臆想,一种畸形的残疾人心态便单方面占据了主流。而我们面对残疾人所抱有的心态也随之畸形。
残疾人只是残缺了身体的一部分,但身体的残疾阻挡不住内心的强大,他们利用自己健全的地方开创新的世界,而我们却将感叹压过了事情本身。残疾人弹琴写字作诗,主流社会通常都会是掺杂的对残疾人的怜悯发出感叹“天呐,太棒啦”,可悲的是,即便是她的琴弹的很好,字可以与书法家比肩,诗可以流芳百世,可我们注意的永远是“残疾人”这个励志标签。无论你多么的有才华,对不起,你终究是残疾人,终究是我们发出感叹的对象,茶余饭后的闲话。
合上书卷,感受更多的还是惭愧。书中的盲人朋友们内心承担着太多的“自尊”,开始我以为是用自尊来掩盖骨子里的自卑,后来发现我错了,他们将过于沉重的自尊筑起一道墙,正是用来抵制我们歧视的目光。当局者迷,我们未必会发现。是啊,我们也觉得他们的很可怜,要尊敬他们,不能侮辱他们,怎们就成为歧视了。可有时候,“尊重”过了头,便不再是尊重,而是回到了原始的歧视。
沙宗琪是推拿店的老板,他的行为处事都有意无意的向着主流社会靠拢,但因为艺术家口中的“美”,他放低了对另一半的标准,放弃了信仰,希望能和“美”的都红在一起过着黑不隆冬的本分日子。可是,他爱的是都红吗?还是渴求和都红连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