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吧 关注:45,312贴子:3,256,216

回复:【观越赏剧】◆竺小招老师视频欣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放三盖衣唱词吧。我放的是她妈妈那个唱词,反正她的也就改了这几个字。
李秀英:
月儿啦月儿,
浮云遮住了月儿面,
秀英心中愁更添。
我以为冤家修书催我归,
想必是回心转意将恋。
谁知他依旧不上楼,
毫无夫妻情半点。
早知他未把心情改,
我定在娘家住几天。
如今我不听母命随轿归,
这不孝之过罪非浅。
李秀英、王玉林:
婆婆(母亲)将门来锁紧,
我满腹委屈愁更深。
洞房同坐人如陌路样,
可知你金锁难锁他(我)的心。
李秀英:
微微抬人看官人,
只见他恨不平啊心气愤。
细思量,暗沉吟,
难道说还是我秀英待错了人。
官人,
啊,官人啊。
自与官人结姻好,
我独伴孤灯到今朝。
难道说,厌我秀英无才貌,
还是你,另有天仙在蓝桥?
王玉林:
住口。
娶亲我是欠思考,
谁要你絮絮不休话唠叨。
李秀英:
我这里好言好语去根苗,
他那里恶气恶气更着恼。
曾记得,
那日爹爹庆寿考,
母亲上楼把喜讯报。
说他是经书满腹才华高,
温文尔雅性情好。
秀英我口不语心欢笑,
指望那洞房花烛早日到。
又谁知冤家竟是薄幸人,
我空对残月愁怎消。
娘啊娘,
还是你爹娘错配婚,
还是我秀英命不好?
爹娘哎,爹娘啊,
王玉林:
人言道朱门绣户富家教,
却原来徒留虚名贻人笑。
怨爹爹只知攀龙并附凤,
却不知引来祸水愁昏朝。
今夜我锁在高楼上,
这漫漫长夜恨难消。
李秀英:
樵楼打罢三更鼓,
我与他咫尺天涯两边坐。
我嫁到王家一月多,
那黄莲虽苦不及我。
那婆婆待我虽不错,
那冤家从无好言来相顾。
我自出娘胎十八载,
似这样横遭磨折未经过。
又听樵楼传四更,
夜已深来风也紧。
见冤家衣衫单薄伏案躺,
似这样和衣而睡要受寒冷。
我还是唤他上床去安睡,
怎奈他好梦正沉未苏醒。
秋风阵阵透罗帏,
寒气袭人要成病。
我还是开箱取衣襟,
这一件绫罗丝棉暖又轻。
轻移莲步将他盖,
一阵阵心酸泪沾襟,
那冤家他平日见我象仇人,
吓得我不敢去近身。
他既然对我无情份,
我秀英何必去关心。
我还是将衣藏笼箱,
难进难退我秀英。
我若不与他去盖衣,
又恐怕冻坏了这少年人。
我既嫁他成夫妻,
夫妻总有夫妻情。
他若受寒成了病,
叫秀英如何能安心。
我还是二次替他把衣盖,
一见他勾起我往事万般恨。
王玉林啊王玉林,
还说是才比子建学问好,
大不该你做事妄慢道理少。
龙凤花烛良宵夜,
丢下我独坐洞房等到宵。
爹娘爱我如珍宝,
你却视同路边草。
今日又逼我随轿回家转,
反斩断我养育之恨无从报。
你这般薄情天下少,
我何苦对你情义好。
我越思越想恨难消,
想起了婆婆恩情比天高。
那王家只有他单丁子,
继续后裔要依靠。
若把冤家冻坏了,
岂不是要急死了婆婆年迈老。
那四邻八舍要将我怪,
还要骂我秀英爹娘少教导。
自古道我不看金面看佛面,
我只得暂将怨恨一旁抛。
三次上前去盖衣,
但愿他念我深情来和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01-03 00:25
收起回复
    视频来自:土豆

    忘了介绍一下演员表,不过我知道的也不多。
    楼台会:竺小招(梁山伯) 陶琪(祝英台)
    碧玉簪:竺小招(李秀英) 华洁(王玉林) 李夫人(杨凤英)
    其他我不是很能够确定。
    送凤冠唱词我就偷懒了,应该和电影版的本子是一样的。


    IP属地:江苏29楼2017-01-03 12:07
    收起回复
      最后再声明一下,这三段录的确实不好,太花痴,目中无余子,而且闹着玩的心思很重,撇开当时的设备条件不说,我连个三脚架都不带着。不过……谁又没有一个少年轻狂时呢?
      个人认为,这是我看过她三盖衣所有视频中发挥中最好的一次,和年龄有关,当时她51岁,身上宛然看不出年轮的痕迹,无论精神、体力以及嗓音状态,都是在最灿烂的时期。然而她的这个时期,几乎没有任何录影资料,从这一点来说,我也认为这三段录像自有其价值,尤其对于同好者来讲。
      关于三盖衣,她除了音配像以外,应该还有个名家名段,从“浮云遮住月儿面”唱到“怎奈他好梦正沉未苏醒”,那个也不错,但至今找到网络渣画质,连我的都不如,而且那个因为年龄在上去,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回头如能找到较好影像,再传上去,做一对比,还是很有趣的。
      图一是她最早上演三盖衣时,南越团庆40周年,理论上应该有视频,找不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7-01-03 12:38
      回复
        小招老师和王老一样,是越坛不老长青两大奇迹。真希望竺派年轻一辈快快成长,近七十扛大旗虽令人惊叹,更教人有说不出的百味杂陈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1-03 13:35
        收起回复
          视频来自:土豆

          视频简介:这个就是楼主提供的资料,我上传了。谢谢楼主的宝贝。竺小招饰刘询,袁小云饰霍成君。
          1995年,好青春呀[偷笑]
          这段戏只有7分多钟,不全,里面有个地方静音,我小时候看就这样……但看点颇多。
          1、刘询的水袖,用的是宽袍水袖,比电影柳毅水袖的宽幅也差不多了。所以甩起来真是大气高端上档次(我就没别的形容词了么……)她大概也就这一出戏用了这么宽的水袖,hold起来毫不费力,隐隐有种气象万千,很汉皇。而且感觉就更象电影柳毅的那个大气磅礴了。
          她的水袖实在太出彩,且鉴于南京团的实际情况,她很多戏都一生对两旦,所以,两个花旦当中,有一个几乎就不会用水袖了,飘带,扇子,这样。汉宫怨如是,秀才遇仙记如是,梨园天子两个花旦的水袖是非常细薄的(我指制式)。
          2、这段戏从一开始就是刘询和霍成君两人的对手戏,和其他剧团不一样。比如浙百,游园的时候始终到处都是人。南越这个也算传统了,从湖滨惜别,到莫愁游湖,到这个,都是致力于在每一个戏中安排一个双人约会,一定是寓景于情的一场戏,让戏变得更富诗情画意。舞台上是越干净越好,每次这样的戏就极度唯美。甚至梨园天子母子相会都隐约有这个意思,早期莫愁女还有徐澄和邱彩云的对唱,一个是指景达情,一个言外有因。现在的南越,再也不复能见了,只见满台歌舞满目绚烂。
          3、6:22,霍成君一把搭住刘询的手。老虎辣个表情………………我跟你港老虎,这样撩要撩出人命的…………我昨天差点疯了,又去刷了一遍所有能找到的这段戏的其他视频,都没有拍到这个角度,别人没有这一握。
          4、小招老师的妈妈实在是个极度个性的人。不论唱腔,到水袖,乃至到表演风格,感情表达,都格调天成。她的演绎风格极其清冷,而她的表演宗旨是,或者说她对同台演员的基本要求是,“不许乱说乱动”[偷笑]这段戏虽短,看小招老师的风格承继,那是再明显不过的。
          比如成君出场,那几句唱,“多敬慕陛下仁慈好文采”,刘询的神情反映,现在越剧舞台上再也不可能见到如此的凝练简达了,大概也很难找得出谁能比小招老师负手而立更多次了:)如果还记得电影柳毅,想想其中的负手立~!@#$&*满满的竺家风格:)当然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啥也不干,就笼着袖静静地听。
          何止是刘询,她演花心秀才张鸿渐也是异常简练的身段和动作,却能让观众笑满两个小时。这出戏以后刷,可能没有实况录像。舞台艺术片的实际效果远远无比与实况相比较的。
          这种不动如山的风格能不能传下去,我是悲观的,因为也不光是“不许乱说乱动”而已,总需要有足够相配的气度,或者说的艺术一点,需要有与此相称的心理语言?
          5、这段录像可以认为差不多是这个戏在演出成熟以后的原生态,也是竺袁最黄金时期的合作。往后老虎自己吐槽的晚霞工程,可以发现改变了很多,刷到再说。


          IP属地:江苏33楼2017-01-03 17:08
          收起回复
            重新听了95年的柳毅传书,当时的老虎与陶公主嗓音真的是好。


            35楼2017-01-03 20:21
            收起回复
              这次惜别还是受健康影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01-03 20:24
              回复
                期盼竺派年轻一代有个出色的能接班老师。


                37楼2017-01-03 20:30
                回复
                  袁小云的霍成君人物感特好,娇生惯养的大小姐突然掉进了命运的黑洞,最后一场分离她也只是无助的哀哀的哭泣,这种古典女子弱质纤纤的感觉现在名旦身上少见。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7-01-03 20:53
                  收起回复
                    老虎表示:我想撩妹,就能撩妹。
                    贴吧貌似有照片大小的限制,也可以点这里,

                    反正我差点没被她撩出血。
                    上面提到袁小云,明天来介绍。老虎的原配大老婆诶,青梅竹马。


                    IP属地:江苏40楼2017-01-03 21:31
                    收起回复
                      可怜小召活泼泼的女儿心,困于书生青衫中,可怜竺先生浩荡荡男儿志,却做了半生越国西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7-01-04 10:20
                      收起回复
                        再仔细看下送凤冠,默契不够,小招表演的时候还不错,不过这样一个群戏对他人演绎的反应占一半还多,也即是我们常说的互动,这里小招老师是有点飘走了,或者神色反应不准确,而拍摄也有问题,须臾不离左右,放大问题,又看不到这一场群戏的整体,算是达到以拍毁人的效果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1-04 13:22
                        收起回复
                          好帖子,先留名,再细细看。


                          44楼2017-01-04 13:35
                          回复
                            视频来自:土豆

                            作为对比,来放2015年竺小招和袁小云的一段汉宫怨。这是金陵五月风 第十届南京文学艺术节闭幕式上面的表演,如何会想到邀请袁小云,还是很奇怪的。并不是越剧晚会,仍然几乎达到了一句一彩的地步,我就吐槽说:不容易啊,她们终于活到了可以卖情怀的年龄了。
                            看到这个视频我足有十年没看过任何戏了,所以看了吓一大跳,第一反映是不是音配像啊:)这太反科学了吧?
                            竺小招51年生人(伊这个51年很麻烦,老虎是比较传统的,她只认农历不认阳历,所以她一直认定她是50年12月,抓住一条老虎尾巴,然后一到要算年龄我就晕),袁小云47年生人。2015年的时候,袁小云几近70岁了。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至少以为南越从前一代的演员当中,至少袁小云应该为戏迷所知的,但还是高估了1998年永退舞台的伤害性,南越真的……空了吧?致力于把历史搬空?
                            袁小云早年舞台运比老虎好。她没有离开南越,南越可以恢复演戏之后,她就开始频繁担纲主演了。我刚才查到她的百科,相信是言之有物,那么小招老师最初演《莫愁女》《湖畔盲女》也是和她配的(应该是在87一班毕业分配入南越后,陶琪接替了这两个戏)。她俩在一起演了《汉宫怨》《秀才遇仙记》《梨园天子》《侯门之女》,还有永远的《湖滨惜别》。还有什么,我想到了再说。
                            包括南越有阵子一个劲的赶男女合演风尚,这个阶段竺小招是很尴尬的,她小生都没捡起来几年,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就返回旦行,所以此时依然是袁小云和男小生配,除了楼上提到的《秦淮梦》,大概还有《哑女恨》这些,除了韩林根,应该还有一位姓王的男小生。小招老师这时候就在《秦淮梦》里配唱。这个戏有电视剧,而老虎有一张清宫宫女的剧照,也不知是不是她在这个戏里的客串。老虎在这个时期唯一的作品是《巫山燕》,一个现代戏,与韩林根合作,我听到只有广播剧,但是看到她好几张剧照,似乎是演过舞台剧的。
                            袁小云条件很好,人又美,又会表演,所以她还常常被邀去演电视剧。不过无论如何,她不曾轻言抛弃舞台。直到南越一刀切以后,没有再回来。有些人才就是这样流失的,你不重视,你再想后悔,来不及了。
                            回到这段戏,我们可以和95年包括05年的视频相对比,她们的走台、动作,都有所变化,袁小云这时候开始戴水袖了。我看她们相同的戏,其实几乎每次走台都小有变化,相对位置,动作,从来不是固定死的,所求的只是一种章法一种感情承继下来就可以了。
                            PS,袁小云在张云霞流派演唱会里面有节目,我记得有段《辕门斩女》,还有什么不记得了,感兴趣不妨去听听她的传统戏,网上应该有这个演唱会全部视频的。上海的视频保存比南京成功多了。


                            IP属地:江苏45楼2017-01-04 13:43
                            收起回复
                              视频来自:土豆

                              先补唱词——(这个戏的剧情用我介绍吗?我看大家的反馈啊。顾锡东的编剧,汉宣帝刘询家事,几乎是真事。所以真的很佩服顾锡东,他的本子都是又好又合理,一部部戏煽情煽到死偏偏还无可指摘。)
                              霍成君:
                              万岁你来看啊!
                              月洞门开柳丝垂,
                              银光倾泻凤凰台。
                              对对鸳鸯同戏水,
                              人间仙境胜蓬莱。
                              刘询:
                              鸳鸯戏水真可爱,
                              采莲舟边照影来。
                              此情可鉴天上月,
                              同命鸳鸯拆不开。
                              霍成君:
                              万岁,说得对呀!
                              万岁,你来看啊!
                              冰轮高悬琼楼月,
                              一行雁字过楼台。
                              细数雁儿都成对,
                              对对伴着彩云归。
                              刘询:
                              千里乘风雁成对,
                              雁儿怎不捎信来。
                              忽听一声孤雁叫,
                              怜它失偶独自哀。
                              霍成君:
                              堪敬陛下生慈爱,
                              那孤雁感激圣恩止伤悲。
                              刘询:
                              成君说出天真话,
                              逗人儿忍俊不禁笑颜开。
                              霍成君:
                              万岁,有何可笑?
                              刘询:
                              成君性格豪爽,妩媚可爱,
                              依孤看来,倒象……(霍:倒象什么?)倒象,孤王的御妹。
                              霍成君:
                              什么,我象御妹?
                              刘询:
                              对,你可愿意做孤王的御妹?
                              诶,你可愿意认孤王做皇兄?
                              霍成君:
                              当然愿意咯。
                              刘询:
                              如此我就叫你一声御妹。
                              霍成君:
                              我就叫你一声皇兄。
                              霍成君:
                              皇兄,
                              隔岸园林更优美,
                              刘询:
                              烦御妹前边引路把兄陪。
                              ++++++
                              我是真的怀疑有木有音配像啊?所以我又找啊找啊,找到了这个走台视频。啊呀,真是吓死我了。就是这个声音啊!
                              这戏很奇怪,我从21世纪开始追的老虎:)从来木有看见她演过现场,如果她演过我觉得我不会错过的,所以应该是没有演过。然而每次看到成品视频都有些微改变。95年就是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天子皇袍,05年的艺术片,就是晚会上白底蓝纹那一件,袁小云则加上水袖,两人的合作也有所改变了。后来竺小招专辑里这段游园之前,是有一段刘询独唱的,加了一件披风,直到晚会这里,还是披风,然后袁小云的服装又变了,只有那把扇子一直没变。
                              老虎一直在把小云拖啊拽的:)然后那一搭手,走台配合的比现场好,现场老虎戳了好几下袁才回过脸来,这里直接就看到了:)她们现场演这个我觉得很有梦幻感,将近20年以后的再度剧场合作。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我不知道。
                              之前我说到竺方的湖滨惜别,说她们走台一次,这是不准确的。其实就是排了一整天(这之前应该早排过了,但没有合戏),走台有三四次的,不是走台只一次。


                              IP属地:江苏46楼2017-01-04 14: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