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吧 关注:331贴子:17,909

回复:念佛必读:《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假如有丝毫求来生的心,便不是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了。用这种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然变成了人天有漏的福因。况且享福的时候,必然造作恶业。既然造作恶业,肯定难逃恶报。好像把毒药放在醍醐中,便能杀人。不善用心的人就会有如此的过失。您必须彻底斩断这种念头,净土法门的全部利益才能够完全受用。【书一】五二


IP属地:重庆160楼2017-02-08 14:25
回复
    58.纵然有一百年的寿命,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这一口气还在,就应当寻求将来的出路。不要等到临终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每每想到《四十二章经》中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这四者很庆幸都具备,更加应当努力。如同登上宝山,一定要得到摩尼宝珠。实在因为在凡夫地没有断除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所以如来极力劝导众生发真实信心,以及迫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


    IP属地:重庆161楼2017-02-08 14:25
    回复
      应当以供养三宝,一生守戒,一切所作的种种功德,不求来生的人天福报,不求现世的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就和佛的誓愿相契入相附合,感应道交,一定满你所愿。如人堕入大海,有船来救,如果肯上船,就即刻登上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就象是不肯上船,难免沉溺生死大海。佛陀想要使你超凡入圣,你却愿意得到有漏的福报。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就象用无价的摩尼宝珠,用来弹射黄雀。所得的少,所失掉的多。真是太可惜了!应该警觉反省啊!【书一】五九


      IP属地:重庆162楼2017-02-08 14:25
      回复
        59.如果想在这一生亲得佛法实益,就应当依靠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那么就可以决定了生脱死。如果不依靠念佛法门,不要说没有得到佛教的真传者不能了,就算得到了也不能了。为什么呢?因为得到佛教真传,乃至大彻大悟,并不是实证的境界。真实证得则可了,仅仅开悟还是不能了的。修其他法门,都必须断惑证真才能了生死。


        IP属地:重庆163楼2017-02-08 14:25
        回复
          净土法门只要具足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行和助行一起修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还非常优胜。不但聪明质朴的人决定往生。就算那些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若能生大惭愧心,生大怖畏心,至心念佛数声,立刻命终的大恶人,也能决定往生。因为佛慈广大,专门以度众生为自己的事业。众生一念回光,幡然醒悟,就会蒙佛摄受。这就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啊。末法时期的众生如果不依靠净土法门,而去修其它法门。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以及作为未来得度的因缘而已。因为如果没有能力断除惑业,那么生死的根依然存在,哪能不萌发生死的芽,生长成苗呢?【书二】十八


          IP属地:重庆164楼2017-02-08 14:25
          回复
             60.念佛法门最注重信愿心的培养。如果信愿真切,虽然没能够心中清净,也得以往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众生志心念佛为能感,所以致使弥陀能应众生之感。好像江海中的水,不能没有一点动相。只要没有狂风巨浪,那么天上的明月就能够明了地影现在水中。众生之能感与佛之所应相互交道,好像母子和孩子互相忆念一样。那些专重自力,不仗佛力的修行者,正是由于不知这个道理的缘故啊。【书二】四八 


            IP属地:重庆165楼2017-02-08 14:25
            回复
              现在既然不生信愿之心,又将佛及土全部说归于自心,从哪里能感应到佛呢?不符合感应道交的原理,则众生还是众生,佛还是佛。将这种横超的法门,当做竖出的法门去用,得到的利益很浅而受到的伤害很深,这一点大家不可以不知道啊。得到的利益是什么呢?如果依靠他们这些说法去修持,或许能开悟。受到的损失是什么呢?既然除去信愿,那就没有办法仰仗佛的慈悲愿力了。所以我说:真正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能听受禅家的开示,这是因为法门的宗旨不相同的缘故。【书二】五十


              IP属地:重庆168楼2017-02-08 14:26
              回复
                三、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63. 既然有真信切愿,就应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作为先导,念佛作为正行。信愿行这三法是念佛法门的宗要。有行持却没有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没有行持,也不能往生。信愿行这三法具足不缺,决定往生。能不能往生全靠信愿有没有。品位高下全靠持名的深浅。以念佛为正行的人,应该各随自己身分而确立功课,不可以死执一法。如果身体没有事务所累,应当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让这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IP属地:重庆169楼2017-02-08 14:26
                回复
                  如果盥漱清净,衣冠整齐,并且地方清洁,那么出声念或者默念都可以。如果睡眠,或者裸露、澡浴、大小便时,或者到秽污不洁的地方,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的功德和出声念佛的功德一样,出声念佛便不恭敬了。不要认为这些时候和这些地方不能念佛。必须知道这些时候和地方,只是不能出声念佛。另外,如果睡眠时候出声念佛,不但不恭敬,而且还会伤气,不可不知。【书一】二五


                  IP属地:重庆170楼2017-02-08 14:26
                  回复
                      64.虽然长时间念佛没有间断。必须在早晨向佛礼拜完,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念赞佛偈,就是:“阿弥陀佛身金色”这个偈。念偈完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着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或者一千声,或者五百声,应当围绕念。如果不方便绕念,或者跪、坐、站都可以。念到将要完时,归位跪着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念净土文要依文义而发心。如果不依文而发心,就成为徒设虚文,不得实际利益了。


                    IP属地:重庆171楼2017-02-08 14:26
                    回复
                      净土文念完,念三归依,礼拜而退。这是早晨功课,晚课也是如此。如果想要多多礼拜的话,或者在念佛归位的时候,就礼若干拜佛外,九称菩萨,九拜。礼拜完就发愿回向。或者在功课念完礼拜。随自己的方便都可以。但必须恳切至诚,不可以潦草粗率。蒲团不可以太高,太高不恭敬。如果事情很多,没有什么空闲。应当在早晨盥漱完,有佛像就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到十口气,就念小净土文。或者只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颂。念完礼佛三拜而退。


                      IP属地:重庆172楼2017-02-08 14:26
                      回复
                        如果没有佛像就向西方问讯,照上面的念法而念。这个名为十念法门。是宋朝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们政务繁多,无暇修持所设立的。为什么要尽一口气念。因为众生心散,又没有空来专门念。如此念时借气来摄心,心自然不散。然必须随一口气的长短,不可以勉强多念,勉强会伤气。又只可以十念,不可以二十、三十念,多了也伤气。因为散心念佛难得往生。这个方法能够令心摄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的数目虽然少,功德颇深。极清闲或极繁忙的情况,既然都有各自的修行方法。那么半闲半忙的情况,自然可以斟酌适合的方法作为修持法则。【书一】二五


                        IP属地:重庆173楼2017-02-08 14:26
                        回复
                            65.念佛这个法门是背尘合觉,返本归元的第一妙法。对于在家人更为亲切。因为在家人身在世俗尘网,事务繁多。摄心参禅,以及静室诵经等等,或者是形势条件不容许,或者能力不够或没有闲暇的时间。唯独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在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都好念佛。但在洁净之处,恭敬之时,或者出声念,或者默念都可以。


                          IP属地:重庆174楼2017-02-08 14:26
                          回复
                            如果到了不洁净的地方,(例如上厕所等等。)或者不恭敬的时候,(如睡眠洗浴等等。)只适合默念,不适合出声念。不是此时此处不可以念佛。睡觉出声念佛不但不恭敬,而且又伤气,时间久了会生病。默念的功德与平常时念佛的功德是一样的。所谓的念念在此的意思,是即使最紧迫时也一定不忘记念佛,即使在流离失所,困顿的时候也一定不丢掉念佛。


                            IP属地:重庆175楼2017-02-08 14:26
                            回复
                              66.想要心中不贪恋外界的事物,专心念佛。不能专心,要让他专心。不能念佛,要让他念佛。不能一心,要让他一心等等。这其中也没有奇特奥妙的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心里常常念说:“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


                              IP属地:重庆176楼2017-02-08 14: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