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校吧 关注:6,233贴子:267,707

回复:【科普】关于南宁的科普与邕妹设定的建议【附原创邕妹同人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南宁或者广西的一些冷知识(第一弹)
1、南宁是全国电动车数量重灾区之一←_←。
2、南宁是第一个通地铁的自治区首府。
3、南宁在2011年仅有3座200m以上的摩天大楼,到2016年达到26座,增量全国第四。
4、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是南宁人。
5、广西的森林覆盖率是全国第一。
6、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日本熊本县缔结了友好地域关系。
7、粤语的发源地在广西梧州。
8、米粉在广西人心目中的地位好比兰州牛肉面在甘肃人心目中的地位。
9、广西人有着你想象不到的语言天赋,因为很多人会讲两至三种汉语方言甚至民语。(注:我爸就是←_←)
10、有人曾调侃过广西是猜码大省。下面科普一下:
关于广西人喝酒的一个很重要的梗——猜码

(转自Baidu百科)
猜码是一个数字相加游戏,两人同时伸手喊码时(一人只能出一只手)其中一人喊中双方两只手手指相加的数为胜。主要通行于广西。
猜码,也常叫猜马,相当于划拳,是广西人民在喝酒时进行游戏奖惩的一种划拳形式,以桂南粤语读音为主,桂西桂北以桂柳话为辅。从0到10任意喊,常规的口令有:
0:某野、对手对、按着你叼,对得住你,唔出手;
1:一定中、一枪中、一颗肉、点你颗痣、一支骨、点钟、一条戳;
2:两条女、两家捞、二妹靓、姨妈巾、两兄弟、二堵两,两条戳、二兄好;
3:三蚊鸡、三轮车、三黑八;
4:四红、四红中、四红四、四季发;
5:由于“五”和“冇”粤语发音近似,所以在广西地区一般用粤语白话是不使用5的,但在桂北地区等地有保留,例如:五魁手,五登彩;
6:六位六、六叔公、落你蚊帐①、六喂喂、六多撑;
7:七街嫖、七(出)街耍、七伽社(拳皇97漫画人物)、七波波、七(出)问题、七头大、七星路,七得就七;
8:八财、八匹马③、八只脚、八(扒)你裤、巴基压路、七巧来②;
9:久长久,狗拉拉、狗(和九同音)粉肠④、狗乸仔、狗你上床;
10:开手、嘣下声、十足十、十足发、开齐手⑤、开你大镬、开码码、开你玩笑、杏不楞。
【注释】
①六叔公、落蚊帐:传说陆游的后人,清朝年间曾获乾隆颁发的猜码金匾,此人在村中较为年长,俗称“陆叔公”。“落蚊帐”是后期繁衍出来的叫法,意指下完蚊帐好办事。
②七巧来:小时候中央电视少儿节目常播的七巧板节目。
③八匹马: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其中《八马奔腾图》为众人所知,众人所常见。
④九粉肠:九粉肠并不是说“狗”的粉肠,而是指粉肠长又长,共有九道弯,所以叫“九粉肠”。
⑤开齐手:开完手掌,意指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同时双掌相对时又体现鼓掌叫好的意思。
其实每一个数字还有多种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不管怎么喊,怎么叫,只要猜得开心就行。
游戏规则
则A错码。错码的情况各地各不相同,老手一般错码算作输。或者错2码算输。同时错码,则平局。
举例说明:(每个例子可以分开看。)
1.A叫8,A出4;B叫3,B出1。对于A:8≠4+1;对于B:3≠1+4,平局,游戏继续。
2.A叫3,A出0(拳头);B叫7,B出3。对于A:3=0+3;对于B:7≠3+0,A赢。
3.A叫7,A出4;B叫7,B出3。对于A:7=4+3;对于B:7=3+4,平局,游戏继续。
4.A叫9,A出3;B叫8,B出5。对于A:9不可能=3+5;对于B:B=5+3,则A错码,B赢。(此时B毫无疑问地胜利,A又错码又输)

游戏说明
1、猜码是两个人的游戏,只能由两个人玩,当然也可以选择团队形式对战,俗称“打伙”;常规玩法人数超过 八人,双方四打四的情况下就有通关规则,通关规则中有任意通和头尾通,顾名思义就不多解释了。(部分玩得比较大或者速战速决的朋友三大三、二打二的情况下也有通关一说法。)
2、还有一种玩法称之为“责任制”,也就是在打伙的情况下其中输的一方中赢得最多的单个人无论结果如何都不用喝。(如3V3中A赢了两码,但是对方最后一人把A、B、C都给干掉了,那么A不用喝酒,B和C两人喝完包括A那份酒)
3、猜码由0、1、2、3、4、6、7、8、9、10,其中5在大部分地区的码数里是没有的,猜5属于犯规。
4、猜码和出码是要同时开始的,就像猜石头剪子布,当我们喊完石头剪子布时就出石头或剪子一样。当猜码的同时就要出码。还有就是猜码的码数是要互相喊出来的。
5、除了双方胜负之外,如果大家都猜同一个数,就是“同声”,可以无视继续猜,也可以停下吞口水再猜过。
6、需要注意的事,猜码和出码需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比方说你猜码是9,而你出码是3,就算对方出码出到最高的5,相加起来也就是8而已,怎样也不会有9。又比方说你猜码是3,而你出码却大过了3,不用想也知道是输了。这些就称作“乱码”或“错码”。
7、大多数人要求较高,一般“错码”算输;也有部份年轻人错两次才算输。
8、在猜码过程中,如果有一方猜中,但双方都不知道,仍然继续猜下去的话,前面猜中的不算赢,也就是说当有一方猜赢的话,猜赢方必须停止猜码,如果猜赢方猜赢了,双方还继续猜码有话,前面猜赢方,可以不算赢。
9、猜码规则不一,由猜码人制定。

高手进阶
1、乱码打死人所谓乱拳都能打死雷老虎,乱码既能猜死人。一般新手提升自己的惯用伎俩。
2、酒不够码不威一般酒够之后,胆色、威慑力,猜码声都增强不少,喊得大声都能吓死人,但是酒量到一定程度后,也维持不了多久。
3、中指特别说明的是中指,单竖中指的,基本都是认为直接输了,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大不敬。当然,跟一些老前辈玩,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则需宽容视之。也有些人猜码比较怪,有些比较投机,有些人手指甚至能够跳舞,左右手同时来,吸引对方注意力,以达到胜利为目的出兰花指,不过很多人都不喜欢跟这类人猜码。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2楼2017-02-18 11:35
收起回复


    此处五象新区镇楼。
    关于南宁的冷知识(第二弹)
    可能很多人印象中广西的组长应该是桂林,这我能理解,毕竟桂林管理广西的时间是最长的。
    但是,对于南宁,当上组长也并不是完全地毫无历史依据。
    南宁最早成为省级治所并不是在民国,而是早在晚唐时期。
    南宁也是两广分治历史上最早的“广西首府”。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岭南东道,治所设在广州;岭南西道,治所设在邕州(今南宁)。统辖原属邕管(统管邕、横、贵、宾四州)、容管(今容县)、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这就是说,南宁在唐朝时已成为省级治所。
    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的分治,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也是广西“西”字的由来,是宋朝政区“广南西路”的前身。所辖境为今广西之大部。
    宋朝设立广南西路以后,治所迁至了静江府(今桂林),此后的近千年桂林一直是广西的政治中心(除了元朝的湖广行省),一直持续到民国。所以也不可否认,桂林是治理广西时间最长的省级治所。

    再插入一首古诗
    《送丁宣德赴邕州佥判》
    【宋】张耒
    邕南亭障久消兵,莫厌扁舟万里行。
    岭外山川从古秀,幕中谈笑属时平。
    天连涨海鹏飞近,风卷孤城飓母生。
    勿为跕鸢思款段,古来男子重功名。
    【重磅】广西组部分妹子部分名字演变表~

    模板是采用了杭杭篇的某张图片(你懂得=v=+)@我是白露君
    然后梧州的形象则是采用了@真音沫亚 的广西组补全同人设定~
    至于某些治所与治区名字相异的情况,我采取的是“广泛原则”,就是优先采用相对来说流传更广的名字。
    比如说历史上管理南宁地区的治所长期叫做宣化县,但是由于其所管区域的名称(邕州、南宁路等)相对来说更加广为人知,所以优先采用治区的名字。
    旧校时期,南宁地区的治所在邕宁县(今天邕宁是南宁的一个市辖区),那时候南宁也经常被叫做“邕宁”,很多旧校时期的地图上也是把南宁标成邕宁的。但是在这里为了更好地区分新旧校的南宁,我个人则建议更多地把旧校时期的南宁叫做邕宁。

    在印象中,很多人包括南宁人都觉得南宁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所以南宁的形象更偏向一个萝莉,这是很正常的。不过,与其说邕妹是个年龄上的萝莉,倒不如说邕妹是一个偏晚熟的萝莉。毕竟南宁按建制历史来说也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目前也正在申请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曾经震撼过朝廷的侬智高起义,邕州也做过大南国十几年的都城。而南宁的昆仑关上演了两场战役,一个是宋代狄青夜袭昆仑关,另外一个就是抗战时期的昆仑关战役。
    →柳宗元晚年被贬柳州,其兄柳宽亦任职邕州。柳宽在邕州北郊马退山上构建了一座颇为精巧的茅亭,柳宗元兴致勃勃地为其撰写《邕州马退山茅亭记》。
    →宋代有诗人名陶弼,两知邕州。著有十八本书,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参见宋史中有关陶弼的传记。
    →古有邕州八景诗云:
    悠然怀古望仙坡,五象回环保障多。
    日影罗峰云霭霭,青山古塔秀峨峨。
    马退高昂堪远眺,弘仁晚钟应声拖。
    三元灯火照南岸,月夜花洲赋北河。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7楼2017-02-24 22:22
    收起回复
      在楼上的楼中楼我已经说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过担心楼中楼不够明显,所以在这里再说一次:
      南宁建制于东晋大兴元年,即公元318年。
      也就是说,2018年既是广西壮族自治组成立六十周年大庆,也将是邕妹的整整第1700岁生日

      斗笠邕州镇楼。
      另外,邕州妹子头上戴着的那个斗笠,是参考唐朝时候壮族著名民间歌手——刘三姐的形象~
      (这是上世纪60年代电影的照片)

      刘三姐是广西罗城县人,严格来说应该是属于河池。
      邕州妹子只是借鉴了她的服饰而已,至于能否说是原型,那另外讨论。
      其实北部湾城市群的设置是有历史渊源的哦~
      广东雷州半岛湛江地区和海南岛与广西组都有很好的关系,宋朝广南西路的版图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时候的广西是包含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9楼2017-02-25 12:03
      收起回复
        邕妹和柳姐的彩图福利先上

        关于官方上放出来的@真音沫亚 的广西组补全同人设定,我有一些修改建议:
        崇左的实际年龄应该是比南宁要大的,而且在广西组里应该是属于元老级别之一的。崇左在秦朝的时候就建制了,曾经是秦朝“岭南三郡”之一的象郡的治所(至于是否是今崇左市区仍有争议,但至少那几个争议的地点都在今崇左境内)。
        广西组年龄最大的三个妹子是梧州、崇左和贵港
        梧州是岭南古都,古有苍梧之说,虞舜时代就存在了,足足有四千岁,不仅是广西元老,岭南包括两广的元老都可以算是她(梧州是个存在感很低的元老);而贵港和崇左分别是秦时桂林郡和象郡的治所。桂林、柳州、合浦(北海之姊)、宜州(河池)、贺州等都是在西汉而且是同一年建立的,所以这几个可以算是同龄人。
        而在这些城市以后才到东晋时期建制的南宁。南宁的年龄在广西组里应该算是中后的,所以把她设定成有点晚熟的萝莉也不足为过。再者南宁在广西组里也算是最具有“移民城市”风格的,特点就是非常善于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年轻的朝气在南宁的身上也是要有所体现的。
        然后推荐一个论坛叫高楼迷。是关于城建的论坛,里面有很多关于城市建设的精美照片,还有很多工程建设的进度直播贴(主要是摩天大楼、其他类型的地标建筑还有关于基建的比如地铁)。
        先不说其他的,反正看到这些版区和城市的名字就会把持不住也不知道为什么。。

        网址:gaoloumi.com/forum.php
        (楼上被和谐了- -)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4楼2017-03-03 22:07
        收起回复
          这周轮到我们组搞班会,我搞了一个关于南宁科普的主题。于是又去查了很多的资料。这周没有画邕妹的同人啊,所以放一些上面名字变化表里面的原图吧。

          幼年始安、潭中(今桂林、柳州)镇楼。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其兄柳宽亦任职邕州。柳宽在邕州北郊马退山(又称四厦岭)上构建了一座颇为精巧的茅亭,柳宗元兴致勃勃地为其撰写《马退山茅亭记》。邕州,今广西南宁。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
          【唐】柳宗元
          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①。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樽栌节棁之华②。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③,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
          是山崪④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尾蟠荒陬⑤,首注大溪, 诸山来朝,势若星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⑥。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然以壤接荒服,俗参夷徼⑦,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⑧,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
          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乃塈乃涂,作我攸宇,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八极万类,揽不盈掌。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间之愧。故志之。
          注释:
          ①马退山:山名,又名四厦岭,在今广西南宁市北。阳:山的南面。
          ②因:根据,凭借。阻:险峻。面势:指方面形势。欂栌:柱上短木,即斗拱。节:柱头斗拱。棁:梁上的短柱。华:华美。
          ③斫:砍、削。 茨: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
          ④崪(zú):险峻。
          ⑤蟠:曲折环绕。 荒陬:偏僻的地方。陬,角落。
          ⑥诡状:形容山色富于变化。 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绾:盘绕打结。 绣错:如刺绣一样错落有致。
          ⑦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京幾二千五百里的地区,为五服之中最远之地。徼(jiào):边界,边涯。
          ⑧周王:周穆王(姬满)。曾乘八匹骏马远行天下。谢公:指南朝宋著名诗人谢灵运。据说他远游时常穿一种有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译文:
          冬天十月,在马退山的南面建造了一座新亭。新亭是借着高山的阻隔之势而建起来的,亭中没有精雕细刻的柱子装饰。没有椽檐,没有房顶,没有四面墙壁,只是以白云为藩篱,以青山为屏风,这是为了显示其俭朴
          马退山高耸在原野之中,绵延横亘好几百里,山尾盘曲地伏在荒野一隅,山首昂然而对着溪水,别的山都蛰伏在它的脚下,就像群星会聚在它的面前,山上苍翠葱茏,异彩纷呈。大概上天钟情于它,并不局限在比较边远的地方。然而邕州遥远偏僻,同南方少数民族接壤,从前周穆王驾着马,肆意远游,都不到这个地方,谢安放情山水,四处云游,也是不到这里来,山路崎岖,艰难险阻,登山探险都常常是望山兴叹
          元和六年,我的二哥被任命为方牧之,来到了这个地方。他到这儿以后,普施恩德,所以百姓们信服他,百姓信服他,所以百姓很和顺,百姓和顺,所以政事较少而空闲时间很多。因此他经常在这座山下徘徊,以寄托他心中的感慨。于是他在这里建造一座亭子,没用一上午就建好了。每当风停雨住,云蒸霞蔚,他就扎上头巾,穿上鹿皮裘衣,带上兄弟、朋友、弟子共五六个人,沿着山路而登上这座亭子。于是用手接住树叶上的雨水,目送着云起云飞,山间的清爽气息溢满全身,天地万物似乎一览无余
          美好的事物不因它本身美好而美好,而是因为人的缘故才使它变得美好。兰亭如果不是被王羲之看上,那么即使它那儿有清泉,有修竹,也只不过埋没在这空山之中。这座亭处于闽地那遥远偏僻的崇山峻岭之间,虽然有佳境,可是人迹罕至,如果不写点东西做一宣传,会使胜景遭到埋没。这可以说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写了这篇记。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6楼2017-03-10 21:48
          收起回复
            古代的“邕州八景”介绍。希望这个可以有助于古代邕州妹子的设定。
            邕州八景诗
            悠然怀古望仙坡,五象回环保障多。
            日影罗峰云蔼蔼,青山古塔秀峨峨。
            马退高仰堪远眺,弘仁晚钟应声拖。
            三元灯火照南岸,月夜花州赋北河。


            1、望仙怀古

            地点:今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处
            典故:望仙坡与市西北郊心圩乡罗秀山遥遥相望。传说罗山是晋朝人罗秀修行得道的地方,他在此结炉炼丹成仙,因而与罗山相对的望仙坡遂得其名。望仙坡建有“六公祠”。1917年,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以整建“省防”为名,将它拆除,筑起“镇宁炮台”。
            现状:镇宁炮台仍保留至今,吸引着不少人前往参观、寻古。
            2、象岭烟岚

            地点:今亭子圩外
            典故:五象岭原名武号山,《南宁府志》载:“武号山,在城南十里,山势雄峻,拱向城廓,为邕之砥障,五峰相倚,如五象饮江,故名五象岭,为八景之一。”五象岭以前曾是南宁外围的高山,如五只大象逶迤而行,成为南宁南面屏障。春夏雨季,常有烟雾环绕山峰,远远望去,景致甚为壮观,故地方知名人士周培懋进士公有“十里烟岗浮象岭”之句。
            现状:现有五象岭森林公园。
            3、罗峰晓霞

            地点:今市西北郊20里地心圩乡内
            典故:罗山又称罗秀山,宋已盛名。此山高峻,上有龙潭,还有飞来钟、“仙迹亭”。《古今图书集成》载:“峰在望仙坡之西,与青山拱揖,旭日凝烟,霞光散彩,亦邕州胜景也。”据载,罗山上有一寺,叫罗山寺,早晨在寺门口观旭日初升,霞光万道,喷薄而出,蔚为奇观。
            现状:罗山仍在,但已非风景区,知者甚少。
            4、青山松涛

            地点:今青秀山风景区
            典故:青山横亘在南宁市郊东南十里,南临滚滚邕江,山势雄奇秀拔,四季青翠欲滴,因而得名。据《南宁府志》载,宋代曾在山顶建白云寺,山腹建万寿寺,临江建独孤寺。明代嘉靖末年,刑部主事董传策被贬南宁,常游青山,流连忘返,自命为青山之主,后陆续筑“洞虚亭”“董泉亭”。明代万历年间,南宁人肖云举于山顶建“龙象塔”(即青山塔)。该塔于1937年以“减少敌机轰炸目标”为由被当局拆除。
            现状:为南宁市著名风景游览区。
            5、马退远眺

            地点:今邕武路、邕宾路间的四厦岭
            典故:马退山坐落在市北郊15里地,山势如一匹骏马昂首回顾邕垣。《方舆纪要》载:“山势趋而复返,如马之退得名。”登山顶,可远眺周围几十里地方。传说唐朝邕州刺史柳宽(文学家柳宗元族兄)曾在山上建一茅亭,常与友人登山远眺。柳宗元曾代作《马退山茅亭记》一文,山便因人成名,为文人墨客士子游览胜地。
            现状:四厦岭已成公墓区,该景亦不复存在。
            6、弘仁晚钟

            地点:今江南路区体育馆附近
            典故:在邕江大桥南端,今区体育馆附近,从前曾有两疃寺庙相邻,一为伏波庙,一为弘仁寺。据说弘仁寺为明万历年间肖云举所建。寺近河边,每当夕阳西下,皓月初升,寺僧敲钟,钟声宏亮悦耳,因受河水振波影响,发出的回音拖得很长,钟声余响令人遐思。
            现状:弘仁寺早已被毁,该景已不存在。(上面的图好像是在哪里复原重建的,不过不是在原址)
            7、邕江春泛

            地点:邕江
            典故:此景是指春季水位提高,邕江出现的景色。该景另一版本为“三元灯照”。三元阁旧址在今邕江大桥头冬泳亭处,很久以前该阁建有“奎星楼”,人们每晚在奎星楼点上长明灯,祈求科考时“奎星”赐给南宁“三元”(解元、会元、状元),楼上灯影照至对平西江中;另外,三元阁河边一带旧社会是“花艇”(即妓女居住的船只)停泊的地方,夜晚灯红酒绿,弦管歌声喧嚣不绝,歌声灯影直传至对岸,故有“三元灯影平西河”句。但不管是哪个版本,该景都与邕江有关。
            现状:虽然“三元阁”“奎星楼”已消失,但邕江仍是南宁弥足珍贵的水景之一。(据说这边最近有“百里秀美邕江”环江改造工程。)
            8、花洲夜月

            地点:今民族大道区电信大楼附近。
            典故:据说在民权路与民族路交界之城内处,有两口大水塘,旧称“花洲汛”。塘水长期清碧,塘边垂柳绿蕉,是市民散步游憩的好去处。尤其月夜良辰,月影、树影、人影,影影印入碧水中,极富诗情画意,故有“十五花洲寻夜月”一句。
            现状:水塘早已被填,此处现已建成住宅区,“花洲夜月”仅留下美好的诗句供后人遐思。(其实现在靠近花洲汛的南宁南湖公园已经成了它最好的替代品。)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7楼2017-03-11 12:18
            收起回复
              【以下资料均来自百度百科】
              听说白露大大不太了解壮族文化,@我是白露君
              所以这里同时我也科普一下我刚查到的有关壮族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传说人物——布洛陀龙母
              壮族文化之——【布洛陀文化】
              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中国专家和学者学者一致认为,布洛陀产生与新石器时代和人类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的时期,因为有关布洛陀的传说很多和新石器有关,如布洛陀创造精致的石锄、石犁、石斧、石铲、石刀等。新石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穴居转为屋居,从靠打猎摘野果维持生活向稻作文化发展。在有关布洛陀的传说中,残留着不少这种影子,如布洛陀造屋、造桥、造稻种等。另外,布洛陀是男子,他在壮族先民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足以说明布洛陀所处的时代是父系氏族时代。

              传说中布洛陀的功绩
              开天地:天地原来离得很近,人们上山顶就可摘到星星,太阳出来一照就烫死人,雷公打鼾谁也别想睡,布洛陀砍来老铁木,把天顶上去,把地压沉。
              定万物:从前人和鸟兽住在一起,经常争吵,布洛陀便令鸟讲鸟语,兽讲兽话,鸟兽都由人管理。从前人们吃东西不论餐,吃多屙多,布洛陀限定三天吃—餐,但拱屎虫传令错为一天吃三餐,被罚去帮人埋屎。
              取火:大榕树被雷劈起火,布洛陀取回火种,筑灶保火,从此人们取暖熟食。
              开红水河:水淹大地,为开河引水入海,布洛陀制一条赶山鞭赶山,又用神牛拉神犁,犁出红水河。
              造谷物:洪水淹没了谷种,布洛陀派斑鸠、山鸡飞天去取,派老鼠游海去取,它们吃光了谷种不愿返回,布洛陀令它们吐出谷种。培育后谷种像柚子般大,就把谷种敲碎撒播各地。
              造牛:布洛陀用黄泥捏牛身,枫木做牛脚,奶果做乳房,弯木做牛角,干层皮做牛肚,蕉叶杆做肠,风化石做肝,红泥做肉,苏木水做血,做好后用嫩草来喂,变成活牛帮人犁田耙地。
              教养家禽:布洛陀叫人们从水里捉来野鸭,从树上捉来野鸡,关起来养,鸡鸭生蛋,蛋生小鸡小鸭,开弓射鹞鹰保鸡鸭。
              造屋:古人住在岩洞里,到田垌要走很远的路,布洛陀用木头在树桠间支撑架横条,上盖树叶茅草,请人们去住。
              射太阳:从前天上的公太阳和母月亮结婚生下10个太阳,把女人背在身背后的孩子晒死了,布洛陀叫特桄做弓箭射落那10个太阳,剩下的公太阳和母月亮不敢再出来,布洛陀派公鸡去请太阳,听到公鸡悦耳的歌声,公太阳和母月亮才姗姗升上天。

              造铜鼓:从前毒虫恶兽经常出来伤害人畜。布洛陀教人用青桐木烧冻孔雀石熔铸铜鼓,敲打铜鼓吓跑毒虫猛兽。
              虽然布洛陀是壮族先人们口头的神话人物,但是这些关于布洛陀的神话故事是壮族文化的缩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壮族人们的信仰,是一个人们能寄托愿望的民族始祖。

              《布洛陀经诗》是壮族巫教的经文,它唱诵壮族祖神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
              《布洛陀经诗》各篇都可以独立成篇。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 《布洛陀》以诗的语言和形式,生动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阳、造日月星辰、造火、造谷米、造牛等的"造化"过程,告诉人们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农作物和牲畜的来历,以及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等。这部史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壮族祖先布洛陀这个半神半人的祖先创造人类自然的伟大功绩,全诗长达万行,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一带传承。
              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的同时,《布洛陀》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布洛陀经诗》原手抄本全部是用古壮字书写,诗是壮族民歌五言体、押韵。在内容上,融壮族的神话、宗教、伦理、民俗为一体,思想深奥、字义艰涩;在形式上,由于千百年来的传唱加工,语言精炼工整,有韵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壮语、宗教语,为当今所无。
              《布洛陀经诗》的内容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它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
              布洛陀与母勒甲来到凡间,五个孩子已经变成五座山,山不能再走了,那一股难以割舍的亲情,牵住了布洛陀夫妇的双脚。特别是母勒甲,那五座山就是她的孩子,做母亲的怎能忍心抛下孩子远去?于是,从山顶下来,他们便在一处朝南开的岩洞里住了下来,开始了营造凡间世界的使命。
              这座岩洞,后人称之为“母娘岩”。 母娘岩位于敢壮山南面,其前面为连绵的丘陵,后面为环绕的群山。洞口朝南面开,洞里陕小潮湿,高低不平,洞外山石嶙峋。布洛陀扶着母勒甲走到这里,他打量了一番这洞里洞外,只觉得这地方前方开阔,视野宽广,是造就凡间的好地方。
              于是,他放下母勒甲,自己走进岩洞里,只见他定定地站着,突然间右手一挥打了个圆圈,洞内旋起一阵山风,把岩洞四周石壁钻开形成一个宽畅的大山洞。紧接着,他又转过身来走出洞口,左手朝洞外一挥又划转回洞里,那嶙峋的山石便连根拔起,飞进山洞,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把洞厅装点成恰似一座宫殿。完了,他又呼风唤雨,在敢壮山的西面开出了一条溪流,在连绵的坡丘山地播撒树籽,栽种百花,使光秃秃的敢壮山很快变成绿树掩映,花草满山的好地方,但是,这一切依然不能引起母勒甲的兴趣,她住进岩洞以后,依然愁容不展,终日郁郁不欢。她想孩子想得快疯了。特别是当布洛陀外出做工的时候,她经常独自一人盘腿而座,整天不吃不喝。
              孩子长大以后,布洛陀制造的天地越来越宽,物种越来越多,于是,他把孩子们由近而远,分派到新天地的各个山头建家立业,繁育后代。
              孩子们远去了,但是总忘不了养育他们的母娘岩。于是,每一年的二月十九布洛陀生日这一天,布洛陀与母勒甲的孩子们,便携带着自己的孩子、孙子,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回来,给布洛陀祖公和母勒甲姆娘拜寿。由于子子孙孙太多,路途近的先来,能进母娘岩给布洛陀、母勒甲拜寿,路远后到的子孙则从洞口挤到山脚排成长队等候。而这时,还在山脚等候的人待不住了,由于拜寿心切,他们纷纷就地引火烧香,香火一直从山脚插到母娘岩洞口,形成了一条香火长龙。等到拜寿结束时,已经是三月初七、初八这几天了。这是,子孙们看到自己老祖宗虽然子孙无数,都仍然那样精神健康,长寿不老,个个兴高采烈,山前山后欢欣鼓舞。
              (注:很多部分和某传说挺像的。。不过那些不像的成分,也许就是壮族文化中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吧)
              布洛陀刚刚接受众子孙的拜寿,从母娘岩中走出来,朝台地前走去。他看到山前遍野的人都是自己的子子孙孙,山上山下一片欢腾,心情十分激动,禁不住开口唱起歌来:
              乖咧哎,儿孙们,
              今天好欢乐,
              欢乐唱山歌,
              从前没有歌,
              今天我开唱,
              我唱你来和,
              唱得山歌流成河……
              (更多布洛陀的故事参见百度百科。。这里字太多了。。)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8楼2017-03-18 21:37
              回复
                壮族文化之——【龙母文化】
                龙母,是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的一位女首领,利泽天下,备受后人爱戴和拥护。

                南宁大明山
                龙母文化的发源地最初源于广西环大明山地区。大明山现已成为南宁著名景区之一。
                得出这个结论以后,有关专家相继在武鸣、上林等其它地方发现了不同版本但大同小异的龙母文化。
                珠江和西江流域的重要人文始祖之――龙母,是壮族至高无上的女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她曾经对壮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民间习俗、妇女的地位等都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全国乃东南亚各国,及海外华人都有广泛的影响。两广地区的一些市、县、甚至港澳特区,都有其庙宇,甚至香火鼎盛,成为旅游胜地。
                【故事】
                相传在大明山正北部约二十公里处的上林石门村前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潭,当地人叫做石南海。相传有一个穷苦的寡妇,无儿无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时有一条小蛇游进她水桶来。她忙将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条小蛇三番五次地游进她水桶来,她只得挑回家,养在水缸中。
                当她孤独愁闷的时候,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象她儿子。一次,她正在切猪菜,小蛇一边在旁边玩,一边用尾巴帮她把散出去的猪菜扫回来,寡妇一不小心就将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从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壮话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没有尾巴)当作儿子来疼爱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特掘”渐渐长大,长得同桩柱子一般粗了,他先是到村前的水塘里,然后到石南海里生活。他看见“母亲”生活得太清苦,便从石南海里打鱼回来赡养他“母亲”。
                后来寡妇死了,“特掘”往北方飞去,一个时辰后他刮回一个红棺材,收殓好“母亲”,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特掘”随风把棺材送上石门村后面的一座高山上的山洞里,挂在山洞前上方的峭壁上。因为寡妇死的那天是农历的三月三,所以在石门,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一阵风刮回来,相传是“特掘”回来给他母亲扫墓了。
                后来,人们把葬“持掘”“母亲”的那座山叫“岜仙”,那个山洞叫“敢仙”。人们也自发从山脚修起一条石阶路到山洞里,并在山洞里设了“特掘”和他“母亲”的神坛,每逢初一十五都来朝拜,求雨乞福,每求必应。因为“特掘”在人世问的时候爱吃他“母亲”做的糯米饭,为了纪念“特掘”,所以当地人都按照“特掘”身上的花纹做成了“五色饭”。

                龙母文化是旧时先民对自然的不了解以及对天时的崇拜产生的,也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如今龙母文化已成为了我们探索母系氏族文化的一种途径。也成为了壮族人民感怀先人的方式,如今壮族人民举办的三月三歌节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韦厥在1000多年前,把民间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节,纳入官方的民族节日。之后,有芩氏家族传承了蛇神这个民族图腾,三月三节仍得到土官们的敬重。到了明末清初,朝廷完成了改土归流。“三月三”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就散落在民间,官方不予承认。到了民国时期,不仅石门村的“庙公周”被拆掉,就连隐藏在各村寨的龙母庙,也都被毁掉。然而村民们不理那一套政论,三月三节照样蒸五色饭,照样上神仙洞敬乜掘,青年男女照样在三月三节去赶歌圩。
                大明山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发现,是继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圣山之后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是2005年壮学最辉煌的成果。从《(女乜)(短乞)·岜(山取)--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果凝聚了壮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龙母文化发祥地的发现,早在1980年,在北京的壮族同胞就发起将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议定为壮族歌节,这是根据千百年来壮人纪念龙母和她辛勤抚育长大的特掘(壮话Daeggud,“断尾蛇”之意)的感人故事传说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定的。
                民族学田野调查表明,龙母传说中的那条龙在大明山麓壮人的意识中是一条断尾的五花蛇,是大明山下蛇部落的图腾,在这一带它并没有龙的身份。图腾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就与氏族社会共生的,是氏族的标志,是原始宗教最重要的特征,历史久远。

                在岭南各地建有许多为祭祀龙母而建立的龙母庙,除了南宁的大明山龙母庙外,还有梧州龙母庙、广州悦城龙母庙、岑溪市龙母庙、扶绥龙母庙等。关于龙母还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对广府文化以及白族的文化都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9楼2017-03-18 21:42
                回复
                  抱歉,这周科普晚了一些=3=
                  如果要讲到CP穗邕的话,肯定要涉及到广府文化的。
                  南宁也是一个广府文化非常浓郁的地方,南宁和广州之间的微妙关系必须得从广府文化说起。
                  华夏文明,炎黄始创。汉武帝平南越,设立广信,统领南方9郡的交趾剌史部近400年之久,广府民系及广府文化,由此发源、形成并得名,广信(今封开、梧州)亦成为最早的广府首府,岭南古都。
                  而后三国,吴以广信为志,跨今粤桂二省建州,名曰广州。及至两宋,更以广信为界,以东为广南东路,以西为广南西路,从而形成日后广东、广西之分的格局。
                  广府文化是广府民系的文化。
                  所谓广府民系,即广州府民系,简称广府民系,或称粤海民系,并非只是指广州,而是通常指的是使用粤语方言地区的汉族族群。按照这一说法,广府人的分布地域相当广大。有学者认为:“广府人是华南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广府人分布在粤中、粤西南、粤北,以及桂东南一带,人口约有5100万,其中广东约有3800万,广西约有1300万。”(此统计数字应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数字)
                  所以提醒一下就是,广府文化的范围应该是两广,而不是只有广东。
                  在讲述广府文化的时候,不要只考虑广东组哦。
                  南宁作为广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一个汇集了广府文化壮族文化、客家文化以及一些少数民族或者外来东南亚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因此在塑造邕妹的形象的时候,最好把这些都要考虑进来。但是为了让南宁更好地代表广西这个自治区,壮族文化的比例应该是最高的。其次再到广府文化,这个可以认为是南宁长期和梧州、广州相处的结果。
                  (推荐比例——壮族:广府:其他=6:3:1)
                  几个城市妹子受文化影响程度大致排名。
                  广府文化
                  广州>梧州>南宁>桂林
                  壮族文化
                  南宁>桂林>梧州>广州

                  广府文化的元老——梧州妹子。
                  梧州在古代又叫广信苍梧。是粤语、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叫她叫做广信会比较有长老感,(因为还在当岭南长老的年代,称呼她叫广信的比例比较高);
                  而称呼她叫苍梧会比较有沧桑感和亲昵感,毕竟这是她的乳名。
                  梧州很低调,真的。不去特意查查真不知道这座城市原来有那么多故事。
                  【梧州地区的文化艺术】
                  龙母文化
                  龙母,是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的一位女首领,利泽天下,备受后人爱戴和拥护。而梧州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龙母文化。
                  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坐落于梧州城北桂江河畔。梧州龙母太庙枕山面水、舆地通灵,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廊房、交亭组成,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遭损毁。龙母太庙,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等主要建筑,庙内陈列有明代石龟和两广状元伦文叙题写的碑刻“总府题名记”,龟池上的大型雕塑“五龙喷水壁”,源于名代著名画家鲁恭卿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珠宝玉石文化
                  梧州已经发展成为著名的“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六堡茶文化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永久属于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并对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属性及行业标准作了科学解释和规定。对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金沙玉文化

                  金沙玉,是黄华江(河)特有的资源,原产于云开大山深处的广东信宜洪冠镇,经黄华江(河)流入梧州地区,原石看上去其貌不扬,但石质细腻、带有油性,适合雕刻造型奇特的山水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出来的摆件经过抛光处理后,在灯光照耀下玲珑剔透、闪闪发光。
                  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舜帝南巡与白云山文化
                  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指出,根据司马迁《史记》“(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的史实和当代专家学者们的学术成果,可以确认,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城市。
                  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梧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古代岭南地区和珠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梧州白云山(古称九疑),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神鹿台、光华亭、锦鸡岩等舜帝遗迹,是海内外中华子孙寻根问祖、怀古凭吊的圣地

                  梧州白云山位于中国广西梧州市区东北部,最高峰386米,占地面积346公顷,有遥连五岭、总纳三江之势,俯瞰远眺,梧州全城风光尽收眼底。梧州白云山于1981年建成公园,山上先后建起了云峰亭、伏虎岩、松云楼、双清亭、半山亭、观秋台等景观。
                  1994年开始,梧州白云山进行大规模的植物造景工程,将原来以马尾松为主的植物造景改为乔灌木和观赏植物混交组成的丰富多彩南亚热带雨林,尽显春繁、夏丽、秋红、冬青的自然景观,登梧州白云山,可享“沐云海、餐重峦、饮两江、瞰山城”之美。梧州白云山山上树木参天、晨雾迷漫,登临最高峰云峰亭,犹在雨后初晴之际,素洁云雾、缭绕飘忽。唐代大诗人孟浩然诗云"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清代诗人李世瑞诗云"晓露乍薄初日上,晚烟如幂夕阳低。"历代梧州八景之一“云岭晴岚”,因此得名。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0楼2017-03-18 22:03
                  收起回复
                    关于两广演变的路线(已经简化了∞次的):



                    IP属地:广西131楼2017-03-25 13:19
                    回复
                      下周我们全广西要放六天假,先发一个梗

                      (然而本高二狗六天假是要补两天课的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2楼2017-03-25 18:25
                      收起回复
                        我画的三月三贺图,和女校无关,但想想也还是放出来吧。主要是最近想不出科普什么了。。。


                        IP属地:广西135楼2017-04-03 23:27
                        收起回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
                          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16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2017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放假时间靠近清明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6〕17号)精神,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为营造全区“壮族三月三”良好节日气氛,决定4月1日(星期六)放假调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放假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4日。


                          IP属地:广西136楼2017-04-03 23:36
                          收起回复
                            既然没什么可以科普的了。那我就再搬一些有关壮族三月三的资料出来。




                            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表示本壮族小伙五色糯米饭这几天吃了不少啊……

                            关于壮族三月初三的由来有好几个历史故事,这里列举一个:
                            壮族神话故事-特掘扫墓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
                            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人们为了歌颂乜掘的伟大品质和传颂孝道,便给这位老妪乜掘立庙,人们为了表达尊敬,在壮语里将之称为“妲婆庙”、或者是“姥婆庙”(罗波庙),汉文里统称为“龙母庙”。当地的壮族人也开始崇拜蛇,对蛇也是敬而远之,忌讳杀蛇和吃蛇。伴随着随着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和影响,蛇的形态后来就融入中华图腾龙的形态里,所以后来特掘就成了龙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龙,因此特掘又称为掘尾龙。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圣坟,成为了古时候壮族人心灵的信仰,认为人死了,灵魂也会飞回大明山。所以,大明山又被认为是祖宗的墓,变成了壮侗语民族神话信仰传说里的圣山。
                            所以说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乜掘于是就被尊称为龙母,各地祭拜的神庙都朝向大明山。之后便有了壮族人传统上扫墓的时间定在三月三。人们会在三月初一的时候,采枫树枝插在门缝和窗缝上,三月三的时候还会做五色糯米饭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龙母庙。

                            五色糯米饭是壮乡人们在三月三这天祭祖中必不可少的祭品。至于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的来历,传说有四:
                            一是源于壮族“掘尾龙”传说中那条化成龙的小花蛇,小花蛇的身上有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条小花蛇的孝心之举,就在三月三时用枫叶等各种植物将糯米饭染成黑、红、黄、紫连同白色的糯米饭一起组成五色糯米饭祭祀先人。
                            二是纪念壮族英雄韦达桂。韦达桂被地主迫害致死后,壮民常拿糯米饭到其坟前参拜,有一天,参拜时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坟上各种植物的汁液落入糯米饭中将其染成五颜六色,韦达桂从坟中破土而出,化为巨龙腾空而去。
                            三是有个孝顺青年每天上山打柴时都背着残疾老母亲以便照顾,无奈山上的猴子总是抢走青年为母亲准备的饭团,为了不让母亲挨饿,青年想出办法用枫叶将饭团染黑,饭团从此不被猴子抢走,后来人们就用各种植物染饭团。
                            四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听到箩筐内的各种谷物抱怨说各种植物都有好看的花衣穿,而稻谷的颜色又单调又难看,于是采摘各种植物于三月三蒸煮糯米饭讨好谷物之神,从此以后连年丰收。
                            从这四则传说来看,其主题分别是感念先辈的功德、孝敬父母和祈求粮食丰收,这些主题是壮民祭祀祖先的重要内容,故五色糯米饭在三月三的祭祖中是不可缺少的享祭。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7楼2017-04-03 23:47
                            收起回复
                              (突然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
                              邕妹:南京,为什么你又叫宁呢?


                              IP属地:广西139楼2017-04-04 00: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