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年吧 关注:2,353,188贴子:45,266,218

【原创】(大修重发)怀瑾(孙策周瑜历史同人向)孙策重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是决定在寒武吧再放一遍,欢迎指点。


1楼2017-02-17 20:27回复
    【文案】
    他在地狱的红莲业火里苦苦煎熬一千八百年,
    只为换得时光回溯,乾坤扭转。
    纵使重来一世,
    心底最隐秘的渴望,
    仍只那一人。
    为了他,怀瑾握瑜;
    为了他,策马天下!


    3楼2017-02-17 20:28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17 20:29
      收起回复
        半架空历史,前世今生向(孙策重生),今生双洁,宠虐,主攻1v1HE,有私设。
        作者菌三观不正,萌点诡异,请勿深究。
        更新不定更新不定更新不定(✿✪‿✪。)ノ.
        这很重要↖( ̄▽ ̄")


        5楼2017-02-17 20:29
        收起回复


          6楼2017-02-17 20:30
          回复
            卷一·潜龙在渊


            7楼2017-02-17 20:31
            回复
              孙策听见母亲和一并下人的脚步声已远去,小小的身子便扶着床榻坐了起来,旁边伺候的人惊呼,孙策摆了摆手道无妨,随即屏退了下人。
              卧房中只剩下自己一人——孙策掀开被褥走下床,站在铜镜前,略微怔然地望着镜中的自己,一张七岁幼童的脸,一副小男子汉的身骨。
              时间退回至三日前。
              父亲孙坚带年幼的孙策和朋友下属去八公山上秋猎,他所骑的小马驹不知缘何突然发狂,径直冲山崖狂奔,父亲等人被甩在身后来不及救援,孙策无法,只得从疾驰的小马上翻身而下,慌乱地翻滚间护住了头部,腹背皆被石块撞伤,霎时昏迷在了一处不易被发现的树丛里。
              当他醒来时,内里芯子已然换了一个。
              孙伯符探查了自己的伤势,发现并无大碍后,顺着记忆找到了前世驻扎的营地,迷糊中发现硬汉一般的父亲眼中竟有了几分泪意。随后回到家中安慰了一番受惊吓的母亲吴夫人云云,便脱力地倒在了自己床上。
              再度醒来,是在两天前的深夜,胸前好似有一阵热意在烧灼,叫孙策的意识终是迷雾之中寻到了出口,踏上归途。
              孙策忍痛扒开自己身上的衣物,身前背后的淤///青///红///肿///神奇地消失了,但左胸处竟有了一只雪狼的纹身。瞧其形状尚且年幼,估摸着还是个只会挥爪子的小奶狼。
              联想到了某种可能性,孙策唇间流露出一丝极清淡的笑意,和一抹不属于他年龄的温柔。


              9楼2017-02-17 20:33
              回复
                暖暖♥(ノ´∀`)
                ――――――――――
                ――――――――――
                辣鸡,你会娇喘么?
                啊……不~不会~呀~~
                胡说,你明明就会!
                啊~那就当我会好了
                ………
                嘤嘤嘤
                ———原创小尾巴,盗者自行了断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2-17 20:33
                收起回复
                  回到现在,孙策慢慢走向床榻,抬手抚住左胸睡下。半梦半醒间,好似又回到了一千八百年前,他和地藏菩萨兰九华交易达成的那一刻——
                  “周都督命宫贪狼星,命途永世孤鸾。司命星君以将军的帝皇气脉为其改命,尚且解燃眉之急,若要想彻彻底底地换一程运道,唯有一法可得,时人谓之同生共命。”兰九华顿了顿又道,“凡人有三魂七魄,三魂主灵慧,七魄主情感。贫僧将你的魂魄送入业火红莲中烧灼磨练,时机一到,自会为你分离三魂七魄,通过轮回境将三魂投入你前世肉身与之融合,七魄则送与周公瑾,从此以后他便同你命数相连、祸福相依。”兰九华望向孙策,“只是此法极为凶险,稍有不慎,三魂七魄俱散,将军便是连孤魂野鬼也做不得了。”
                  孙策洒然道,“人之一生,冷暖苦甜,唯有自知。我孙伯符做人做事向来随心而为,今日所求,乃策心之所愿,自当永世不悔。”
                  兰九华双目微阖,复又张开,“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愿将军心想事成,得偿所愿。”
                  孙策笑道,“谢菩萨吉言。”思索后又问道,“何为时机?”
                  “三生石碎,轮回境开。”
                  地狱道与人道的连接处,有一石,名三生,伴生一镜,名轮回。
                  三生石碎,轮回镜开,时光回溯,乾坤扭转。
                  今有孙讨逆,曾以一己之力,引六界异象,天地含悲。
                  史称紫微劫,贪狼同命,造化姻缘。
                  ——《六界异闻录》


                  11楼2017-02-17 20:34
                  回复
                    【注】
                    ①九重天:取自《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
                    ②床榻: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
                    PS.私心喜欢某一张床榻的图设,但其实床和榻不是一个概念。
                    ③三魂:胎光、爽灵、幽精。爽灵掌管智慧。幽精掌管X爱。
                    PS.私设三魂主管灵慧。
                    ④七魄:喜、怒、哀、惧、爱、恶、欲,生存于物质中,所以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
                    PS.前文中指的把策哥的七魄给瑜哥然后同生共命,其实是个挺不靠谱的猜想。
                    以上,除私设外,均来自百度百科,靴靴。
                    ——————TBC——————


                    12楼2017-02-17 20:34
                    收起回复
                      章二·人面不知何处去
                      东方既白,天欲晓时。
                      打更的收拾行当准备回家休憩,街头叫卖的早点一类生意正如火如荼。自从孙家建府在这个兵家重地的寿春城,连山上的土匪都下来走动少了,百姓得以修生养息,一时间满城竟是说不出的鲜活。
                      城门口处,一位著灰色道袍的中年道士,手持拂尘,身上缀着些许算命的铜钱,不紧不慢地通过城门守卫的检查,走向路边的茶摊,叫了碗凉茶。
                      道人也不甚在意周围人似有若无的关注,自若地吃了茶结了账,朝前方的烟花胡同左拐,进了一间名为燕好阁的青楼。
                      百姓:……
                      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道人从里面抱出一个裹着白边蓝花布的婴孩。那婴孩目有碧色流转,正要哭闹。
                      百姓:……
                      道人凑趣地安抚了几下要哭闹的婴孩,把左手中的拂尘別在后腰,又随手掐指一算,露出一丝了然。
                      孙府大门外,却见方才的中年道人。
                      “烦请二位小哥通报孙文台将军,贫道无求应约前来——” 道人略微颔首。
                      一门房上前问道,“道长可有我家主人手令?”
                      道人摇首,“并无。”
                      两门房絮语几句,回复他,“道长稍后,待我等通传禀实。”
                      中年道人点头应是,又抚慰了一番婴孩。
                      很快,进去询问的人回来了,温笑道,“先前稍有怠慢,道长随我来,我家主人有请——”
                      中年道人随引路之人刚至前院,便有一虎目生威的中年壮汉疾步而来,正是日后诛杀董卓的破虏将军孙坚孙文台。
                      “师兄——”孙坚见友人怀中抱着一婴孩微微一奇,复又随然道,“多年不见,兄长可安好?”
                      道人一笑,“劳文台记挂,贫道一切都好。只是文台却不太好……”
                      孙坚微怔,又毫不在意地大笑道,“那便要劳师兄再为我算上一挂了,这边请——”
                      两人来到正屋坐定,下人送上了茶和点心又迅速退下。道人喂那婴孩吃了点茶,突然开口,“十余年前,你我约好待你有子嗣之际,贫道便再来为你算上一挂。”
                      “不错。”孙坚应和,“师兄可是为我子孙策而来?”
                      “非也,”道人望向他,“文台可知贫道怀中婴孩是何来历?”
                      “请师兄解惑。”孙坚抬手作揖道。
                      “按辈分,这孩儿是你的次子。”
                      “什么?”孙坚一惊,“这是我的血脉?”
                      “正是,多日前贫道算出你有血脉遗落在外,便来履行诺言。孩子的母亲乃是外族人,沦落青楼,万难之际生下孩子,不料难产而亡,孩子在青楼得以存留。”
                      孙坚默然,接过襁褓,唤来一侍女,吩咐她把孩子送到夫人身边好生看顾。
                      “文台可记得,当年我为你算卦的批语?”无求道人又说道。
                      “记得,心有郁,身有损,常不得开怀,乃必死之劫。”孙坚皱眉回忆。
                      “文台必死之劫已解,虽有其余劫数,命可保矣。”无求道人抿了口茶,微笑,“半月前我夜观天象,惊觉天下大势已改,便为你开了一番卦象,不仅测得你血脉流落,更是感慨于你的命劫已无,这才动身前来寻你,应了当年之约。”
                      孙坚闻言,内心颇受感动。幼时他家境凋敝,父兄蒙难,若不是得遇师兄带入师门,只怕已成黄土枯骨或是没于草莽,说不得有今日之境遇。只可惜自己在卜算一途毫无天赋,竟不得与师兄论道,实是人生大憾。当年师兄为他测出死劫,遍寻之下不得解,这才入世游历以期解法约定十年之后再见。孙坚低咳几声,平复了一下情绪,“师兄大恩,坚没齿难忘。只是人生老病死,都由得命数。坚既已无死劫,便是上天恩德与师兄爱护,哪里会要求地更多呢?”
                      无求闻言,洒然道,“也罢,是我着相了。文台心胸宽广,是子孙后人之福。”
                      当两人谈兴正酣聊起昔年旧事,堂屋外出现一抹小身影,正欲俯身请安时,却发现父亲身边有旁人在,心中了然,面上却作怔愣状。
                      孙坚摆了摆手,唤他进来,“我儿快来,这位道长是我昔年至交,师门兄长,道号无求——”说罢,又望向师兄,“师兄,这是我儿孙策。”
                      无求此时已把面上的惊骇收住,对孙坚笑道,“大公子小小年纪便贵气天成,前途无可限量矣。”
                      孙坚闻言更加愉悦,谦虚道,“犬子年纪尚小,素日里没个正形,也就这身皮相最能唬人,前些日子险些贪玩出了事,师兄这般赞赏,怕是折煞了他——”
                      却没发现其余两人都是面色一沉。
                      孙策随即掩了下去,正色躬身道,“小子孙策,见过道长。”
                      无求含笑回应。
                      孙坚和无求又聊了片刻,无求便起身告辞。孙坚连忙挽留他多住些时日,无求推脱几句顺势应承。
                      孙策心中只觉虚伪无趣。
                      当无求提出不好耽误孙坚处理政务只拜托孙策带他回客房,孙策眉脚一跳,心道来了!
                      孙坚自无不可,吩咐孙策不可顽劣好生安排之后,便打算去吴夫人那里解释一番婴孩的来历,想到自家夫人外柔内刚的性子又是一阵头痛。


                      13楼2017-02-17 20:35
                      回复
                        这边继续说孙策与无求道人。
                        孙策领着无求道人来到前院客房处,并无下人踪迹。
                        无求出言,“大公子稍等。”
                        孙策停住脚步,回身抬头望他,“道长有何事?”
                        无求温言道,“贫道平素喜弄卜算之术,不知可否为公子算上一挂?”
                        孙策理了理额间被风吹乱的碎发,稚嫩的脸庞上漆黑双眸越发深邃,及不合年龄的凉薄,“道长不是已经为策算过一挂了吗?”
                        无求一愣。
                        孙策眯眼笑,一副天真孩童的模样,“前方右侧第二间房,道长可在此休息,有什么吩咐差遣下人们即可,策告退。”
                        说罢,孙策向原路折返,侧身避过无求的时候,却听那人道,“贫道原以为是那碧眼小儿的缘故,才改了江东孙氏的气运和文台的必死之劫。现下看来,为你父亲卜的那一挂我算错了,不是他,而是你,大公子策——”
                        孙策挑眉,“道长在说什么?”
                        无求也不意外孙策不应声,自顾说着,“七年前你出生之时我曾私下在孙府外观你气数不过尔尔,如今却是至尊之势,想来定是别有际遇,不然无法解释为何大公子未曾见过贫道却对贫道憎恶至此——”
                        孙策年岁还小,脸上的婴儿肥尚未褪全,凌厉的凤眸瞪起人却已有日后的威仪,心里一阵怒火差点灼烧了他的神志。
                        ——前世若非被这老道蒙骗,怎地付出了一切,还是让他的瑜儿落得英年早亡的下场?每当从轮回镜里瞧见周瑜受苦,孙策心中的愤恨便愈沉积,在地狱经受那红莲业火煎熬的时日,无时无刻不想撕碎了那臭道士!今日起床偶然听闻下人说起一道士抱着孩子来找孙坚,怒火冲天也只得兀自忍耐,父亲绝不会允许自己杀了这个人,只能待自己日后有了实力再做了断。相比之下,仲谋这厮从他的亲弟变成了母不详的庶弟也不是那么令人惊诧了。
                        孙策这般想着,脸上挑起一抹恶意玩味的笑,“愤恨谈不上,只是知道一些道长绝不想让别人知晓的消息,对不对,司命星君?”
                        无求一愣,仿佛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下一刻,却是浑身一颤。再睁眼时,平静无波,“你是如何知晓的?”


                        14楼2017-02-17 20:35
                        收起回复
                          ——长辈都是有故事的人——
                          无求道士(或者说司命星君)这个人,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好与坏来评判他,他帮过策哥,也因为自己的无知害过策哥。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无求也有,他并不是真的无求。有的时候执念比爱更可怕<( ̄︶ ̄)>
                          无求道长还有戏份,某种程度上算是策哥的金手指?:)
                          至于其他的点,还是留给下一章吧(~ ̄▽ ̄)~
                          ——————TBC——————


                          15楼2017-02-17 20:36
                          回复
                            章三·人世半载伤往事
                            “司命星君不必惊奇我一凡尘俗人如何知晓,只因你我算是半个故人。我既与你坦诚,自是不会向旁人说道。只是我尚有一事不明,星君来我孙府当真只是为了多年旧约还愿的么?”瞧见司命微暗的脸色,孙策哂笑一声,作势要走。
                            “错了。”司命皱眉。
                            “什么?”孙策停住脚步。
                            “你并非凡尘之人,更谬说俗人。”司命道,“无求确实替你算过一挂却什么都不曾算出,他误以为是自己能力有限,实则不然。就算是我动用仙家法术窥探天书所得的也不过你几日之内的踪迹,前尘往事都如同迷雾被掩盖住了。”
                            司命说道这里哼笑一声,“上苍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只有两种人,是意外中的意外,六界中的异数,永世孤鸾和天命之子。”
                            孙策神色越发漠然。
                            司命也并未期求他的回应,又接着道,“永世孤鸾自不必说,刑父克母,妻离子散,终要坠入无尽火海的逆世凶神。倒是这天命之子……却是苍天气运所钟。凡人一生所求不过封侯拜相、娇妻美眷,亦或是大道长生、脱胎换骨。而天命之子,生来便有神格,功绩加身便可封神,一步登天。”
                            孙策抬眼,目光冰冷,“星君这般言说,该不会觉得策是那天命之子吧?”
                            司命露出一个看似真诚的笑容,“大公子内心早有答案有何必明知故问?”
                            孙策冷哼,“星君要说什么便说,策还要去温习功课呢。”
                            “大公子方才问我为何登门拜访,确然不光为了旧约,我也有私心,也有所求。因而特来与公子做笔交易。”说着,司命心下一阵惶然。无求是他的半身,多年在外漂泊游走,历尽了人情冷暖俗世纷扰,心已被磨得冷砺,早就不是当年身处师门一腔热血的无求小道士了,若非模模糊糊算到了孙文台府上有他的机缘,他是说什么也不愿再见故人的。
                            孙策闻言,讽道,“道号无求却有所求……说罢,什么交易?”心中却暗暗警惕,前世他被这个劳什子的司命星君坑了一回,后来虽有地藏王解释说非是他故意坑害,只是权限不够力不能及,孙策却始终不得释怀,恨不能杀之后快。
                            虽然孙策也明白,憎恨司命星君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若非无能,怎会被人随意诓骗?若非无能,怎会眼睁睁看着瑜儿痛苦不堪毫无办法只能将满心怒火发泄在他人身上?想到这里,孙策长叹一声,终是暂且揭过了。
                            “说是交易,实则也是双赢的法子——不知,大公子可否,拜无求为师?”司命道。
                            “什么?”孙策内心虽无甚芥蒂,但要全然放下却不可能。因而,司命这一提议叫他大吃一惊,差点维持不住面上的冷然。
                            “若无求忝为大公子之师,则公子在天下必有盛名,对公子日后谋求大业收服人心不失为一份助力——”
                            孙策这才想起,眼前之人前世在东汉末年三国未立的时候已然声名动天下。
                            “我又怎知你焉无害我之心?”自古以来,君臣、父子、师徒,不论情由,都是前者站在至高大义上。倘若一日,司命又同前世一般对自己怀有二心,自已又如何再承受的起失去瑜儿的苦?剖心炙骨之痛,一次足矣。
                            “不知大公子太看得起在下,还是太小瞧自己这个天命之子了,”司命淡然道,“那便如此可好,你我不必行拜师礼,只在人前以师徒相称便可,如此你也不必再与我有因果。”
                            “星君这般大度,所求之事必不易成。”孙策没有被司命抛出的糖饼蒙蔽了双眼,反而更清醒了。
                            “大公子说笑了,在下早有因果落在公子身上,哪会多求些什么,只盼着借公子的名头成就一番机缘即可。”司命笑道。
                            孙策沉默了一会儿,“既如此,自今日起,无求师父便有一个叫傅怀瑾的徒弟了。”
                            傅怀瑾,伯符,怀念,公瑾。
                            司命略一想,也不问他为何化名,只说,“固所愿也。”


                            16楼2017-02-17 20:36
                            回复
                              章四·桃李不言自成蹊
                              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眼下正是四月秀蔓、五月鸣蜩之际,暖风一吹,分外醉人。
                              刚过午时,孙策提着一杆趁手的银枪从卧房中走向演武场。短短两个年岁,武艺上的勤学苦练让孙策的身形看上去抽条厚实了不少,比之前世的顽劣稚然,有了些许少年郎的风姿。
                              路遇的仆从恭敬地问安,俨然已经把孙策当做下一任孙氏族长。仆从们大抵都学识不高,可若要论察人观色的本事,谁也比不上他们这些常年混迹在深宅后院的。在他们的心中,孙家大公子为人那是顶好顶顶好的!
                              ——孙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身份乃正室嫡长无可挑剔,母族一脉向来谨小慎微少有龉龌,加之吴夫人教养子女向来爱而不溺,孙策小小年纪明事理懂黑白,文治武功上均小有建树,卓尔不群。就连与旁人说嘴听来的那冠盖京华的无求道长也向孙策抛出了橄榄枝,这令仆从们更觉面上有光,出门买菜添妆都带了风似的。
                              孙策来到演武场,发现角落有了三大一小四个熟悉的身影。小的正是孙权,现已被吴夫人代为抚养;其余三人,正是他的父母亲和“傅怀瑾”名义上的师尊。几人有说有笑,好不和气,见孙策到来,便唤他来见过师父。
                              孙策面带笑意,向诸位长辈一一问候,对幼弟孙权也极为耐心任他扯着裤管。孙坚心中自是无比满意长幼二子兄友弟恭,对孙策愈发和悦了,吴夫人在一旁也附和着夸奖。
                              无求也道,“文台好福气,长子如昆山片玉,他日定也是人中之龙;幼子纯然依慕,锱铢荣华取之不尽。”
                              孙坚一听,口中调侃也不妨心中快意,“师兄别以为愚弟鲁钝,听不出这话中玄机——”
                              孙策出类拔萃做得万里无一,日后封官进爵不在话下;孙权听信兄长,依靠兄长,自然取荣华而不尽。
                              孙坚和吴夫人二人都为无求的一番话而心喜。
                              孙策在旁一边笑带着孙权玩闹,一边暗自沉思无求的说这番话的用意。
                              “策儿再是成材成栋,也都是道长您精心雕琢为他谋算,不然以他的皮性儿,估计早耐不住了,哪里等得及道长来老爷与妾身这里夸赞他?”吴夫人道。
                              无求摆摆手,一脸愧不敢当,“弟妹过誉了。”看了眼孙策,又望向孙坚夫妇,“说来惭愧,这短短两年,策儿竟是将我的本事差不离学了个遍,贫道已经没什么好教的了,该是时候告辞了。”
                              孙坚反驳道,“师兄何出此言?策儿既拜师兄为师,自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合该是奉养师兄天年的,哪里能让师兄独自一人在外漂泊?”
                              此言一出,孙策顿觉无求心中所想应同他一般驳杂。用现代的话翻译过来,被漫天的弹幕刷了屏,简直槽多无口。
                              先不管无求作为司命星君的半身究竟有没有天年,单说他们这师徒关系不过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平时相处之时顶多孙策看看无求抛来的五行八卦,无求尝尝孙策“孝敬”的茶水点心。哪里来的情分让双方心甘情愿给人奉养天年和被人奉养天年呢?
                              无求面上很好地展示了他的涵养,压住了抽搐的嘴角,“我知师弟的关心和策儿的孝心,只是贫道已有桎梏,倘若不外出游历寻得解法,于日后修行大大不利。”
                              这般多番推辞后,孙坚勉强接受了师兄不日离开的消息,又打算为师兄多准备些盘缠,见师兄不再出言拒绝方又开怀了些。
                              孙策这边虽觉自家老爹言谈情状委实怪异了些,但一旁的吴夫人没甚反应,也觉自己过思了,顺着老爹的意思和无求好生演了一番不舍尊敬才作罢。
                              几日后,无求道长辞别。
                              傅怀瑾声名遍天下。
                              至此,轮回镜历公元184年,历史拐上了一条岔路,再寻不回最初的踪迹。


                              17楼2017-02-17 2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