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吃了塑料袋制的假紫菜?真相在这里!
现代快报 2017/02/21 09:54
继“染色紫菜”之后,最近一段时间,紫菜又被指使用黑色塑料袋加工制作而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网上热传的视频里,黑色的紫菜泡过水后,没有变烂,反而很有韧性,需要花一点力气才能撕碎,视频拍摄者直呼这紫菜是用塑料做成的。
这是真的吗?专家表示,坛紫菜本身就很有韧性,有的比塑料袋还好,并且加工中需要经过高温烘烤,塑料袋根本无法承受。另外,紫菜富含蛋白质,烧过有烧焦蛋白质气味,明显不同于塑料袋。
网传紫菜泡不开,是由塑料袋制成
在发布最早、流传最广的一个视频中,一位中年女子将镜头对准一包圆形包装的紫菜,拆开后撕下一块放入碗中,随后打开自来水龙头,加入冷水,在搅拌了几下后,女子将一块紫菜抻开,说,这块紫菜拉开后光滑薄透,并且需要花力气,才能把它撕碎,像是装垃圾用的黑色塑料袋。
商家:卖了 40 年没听说过这种事
在香铺营菜市场,一位卖调味品的老板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卖了 40 多年紫菜,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传言,“从网上看到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赶紧问了供货商,我们都合作很多年了,他说不可能的。”
“坛紫菜在加工时要经过火烤烘干,有一个专门的烘干炉,是用砖块砌成的房间,收上来的紫菜放在中间,四周是锅炉管道,通过高温烘干水分,这样的环境里,塑料袋很容易就变形了,根本压不成我们看到的圆盘形状。”
“另外,紫菜和韭菜一样,收获时也是一茬一茬的,每年 11 月刚收上来的,用行话说叫一水,最嫩,往后叫二水、三水、四水,品质是有区别的,视频里的应该是比较老的了。另外,长在深海的一些紫菜,韧性比较好,就像海带一样。”
江苏本地产条斑紫菜,未发现问题
众彩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王玲透露,在监控到网络这个传言后,众彩对市场内流通的紫菜开展专项调查,目前暂未发现来路不明的紫菜。“主要是检查进货凭证,品质上因技术手段原因,暂时无法检测。”
江苏省紫菜协会希望通过媒体做一下科普和辟谣。协会副秘书长董晓平介绍,市面上的紫菜大致分坛紫菜和条斑紫菜两种。江苏生产的为条斑紫菜,在挑拣、冲洗后进行粉碎,做成泥浆状,像纸张一样制成一片一片的,变成我们常吃的海苔和寿司用紫菜。
坛紫菜产地在福建,造型多为圆盘状包装,“干燥缩水时要经过 300 ℃以上的高温,从工艺上来说,用塑料袋做紫菜是无法实现的,”对于视频中紫菜较难撕碎的现象,他表示是因为紫菜长老了。要区分紫菜和塑料袋很简单,紫菜中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点燃后会有烧焦蛋白质气味,但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闻起来很刺鼻。
2 月 18 日晚,一个视频中出现的某品牌紫菜,发布辟谣声明,称已经接受当地工商局的调查,并出具了当地一家检测机构的证书,以证清白。同时解释,浸泡时间短、水温较低都可能造成泡不开的现象。
记者实验
紫菜和塑料袋泡过后差距明显
将两种紫菜和黑塑料袋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2 月 20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市场上随机购买了两份紫菜,和一个黑色塑料袋,取样后分别用冷水和热水冲泡,获得 6 个样品,分别编号。
1 号为冷水冲泡的 A 牌紫菜,2 号为冷水冲泡的 B 牌紫菜,3 号为冷水冲泡的塑料袋,4 号为热水冲泡的 A 牌紫菜,5 号为热水冲泡的 B 牌紫菜,6 号为热水冲泡的塑料袋。
在对比冷水冲泡的 1-3 号时,记者观察发现,冲泡 5 分钟后,两个紫菜抻开时可以感受到弹性,确实需要稍微用力才能撕碎,但是所需的力气和 3 号的塑料袋相比,要小很多。同时,3 号抻开时可以看到,有明显的黑色细纹从中间向用力的两侧蔓延开,上面沾有一个个小水珠,而 1 号、2 号则没有。
泡过水的紫菜虽然有韧性,但不费力气还是能撕碎。
黑色塑料袋的韧性就大的多。
对比热水浸泡的 4-6 号时记者发现,塑料袋刚接触到热水,刺鼻的气味就散发开来了。同样浸泡 5 分钟后,6 号仍是比 4 号、5 号难撕开,5 号几乎是变烂了。
另外,分别对比 1 号和 4 号、2 号和 5 号,记者发现,1 号的韧性比 4 号好,2 号比 5 号更难撕开。
紫菜被点燃后,有烧焦蛋白质气味。
塑料袋被点燃后,气味刺鼻。
最后,记者也按照董晓平所说进行了点燃实验,发现两个品牌的紫菜点燃后散发出烧焦蛋白质气味,并没有塑料袋所有的刺鼻气味。
紫菜与塑料袋有 3 个不一样
1. 塑料袋刚接触到热水,刺鼻的气味就散发开来;而紫菜用热水泡则没有刺鼻的气味
2. 塑料袋用水浸泡后撕开时,有明显的黑色细纹从中间向两侧蔓延,上面沾有一个个小水珠;紫菜则没有。紫菜也比塑料袋容易撕碎
3.
现代快报 2017/02/21 09:54
继“染色紫菜”之后,最近一段时间,紫菜又被指使用黑色塑料袋加工制作而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网上热传的视频里,黑色的紫菜泡过水后,没有变烂,反而很有韧性,需要花一点力气才能撕碎,视频拍摄者直呼这紫菜是用塑料做成的。
这是真的吗?专家表示,坛紫菜本身就很有韧性,有的比塑料袋还好,并且加工中需要经过高温烘烤,塑料袋根本无法承受。另外,紫菜富含蛋白质,烧过有烧焦蛋白质气味,明显不同于塑料袋。
网传紫菜泡不开,是由塑料袋制成
在发布最早、流传最广的一个视频中,一位中年女子将镜头对准一包圆形包装的紫菜,拆开后撕下一块放入碗中,随后打开自来水龙头,加入冷水,在搅拌了几下后,女子将一块紫菜抻开,说,这块紫菜拉开后光滑薄透,并且需要花力气,才能把它撕碎,像是装垃圾用的黑色塑料袋。
商家:卖了 40 年没听说过这种事
在香铺营菜市场,一位卖调味品的老板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卖了 40 多年紫菜,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传言,“从网上看到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赶紧问了供货商,我们都合作很多年了,他说不可能的。”
“坛紫菜在加工时要经过火烤烘干,有一个专门的烘干炉,是用砖块砌成的房间,收上来的紫菜放在中间,四周是锅炉管道,通过高温烘干水分,这样的环境里,塑料袋很容易就变形了,根本压不成我们看到的圆盘形状。”
“另外,紫菜和韭菜一样,收获时也是一茬一茬的,每年 11 月刚收上来的,用行话说叫一水,最嫩,往后叫二水、三水、四水,品质是有区别的,视频里的应该是比较老的了。另外,长在深海的一些紫菜,韧性比较好,就像海带一样。”
江苏本地产条斑紫菜,未发现问题
众彩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王玲透露,在监控到网络这个传言后,众彩对市场内流通的紫菜开展专项调查,目前暂未发现来路不明的紫菜。“主要是检查进货凭证,品质上因技术手段原因,暂时无法检测。”
江苏省紫菜协会希望通过媒体做一下科普和辟谣。协会副秘书长董晓平介绍,市面上的紫菜大致分坛紫菜和条斑紫菜两种。江苏生产的为条斑紫菜,在挑拣、冲洗后进行粉碎,做成泥浆状,像纸张一样制成一片一片的,变成我们常吃的海苔和寿司用紫菜。
坛紫菜产地在福建,造型多为圆盘状包装,“干燥缩水时要经过 300 ℃以上的高温,从工艺上来说,用塑料袋做紫菜是无法实现的,”对于视频中紫菜较难撕碎的现象,他表示是因为紫菜长老了。要区分紫菜和塑料袋很简单,紫菜中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点燃后会有烧焦蛋白质气味,但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闻起来很刺鼻。
2 月 18 日晚,一个视频中出现的某品牌紫菜,发布辟谣声明,称已经接受当地工商局的调查,并出具了当地一家检测机构的证书,以证清白。同时解释,浸泡时间短、水温较低都可能造成泡不开的现象。
记者实验
紫菜和塑料袋泡过后差距明显
将两种紫菜和黑塑料袋分别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2 月 20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市场上随机购买了两份紫菜,和一个黑色塑料袋,取样后分别用冷水和热水冲泡,获得 6 个样品,分别编号。
1 号为冷水冲泡的 A 牌紫菜,2 号为冷水冲泡的 B 牌紫菜,3 号为冷水冲泡的塑料袋,4 号为热水冲泡的 A 牌紫菜,5 号为热水冲泡的 B 牌紫菜,6 号为热水冲泡的塑料袋。
在对比冷水冲泡的 1-3 号时,记者观察发现,冲泡 5 分钟后,两个紫菜抻开时可以感受到弹性,确实需要稍微用力才能撕碎,但是所需的力气和 3 号的塑料袋相比,要小很多。同时,3 号抻开时可以看到,有明显的黑色细纹从中间向用力的两侧蔓延开,上面沾有一个个小水珠,而 1 号、2 号则没有。
泡过水的紫菜虽然有韧性,但不费力气还是能撕碎。
黑色塑料袋的韧性就大的多。
对比热水浸泡的 4-6 号时记者发现,塑料袋刚接触到热水,刺鼻的气味就散发开来了。同样浸泡 5 分钟后,6 号仍是比 4 号、5 号难撕开,5 号几乎是变烂了。
另外,分别对比 1 号和 4 号、2 号和 5 号,记者发现,1 号的韧性比 4 号好,2 号比 5 号更难撕开。
紫菜被点燃后,有烧焦蛋白质气味。
塑料袋被点燃后,气味刺鼻。
最后,记者也按照董晓平所说进行了点燃实验,发现两个品牌的紫菜点燃后散发出烧焦蛋白质气味,并没有塑料袋所有的刺鼻气味。
紫菜与塑料袋有 3 个不一样
1. 塑料袋刚接触到热水,刺鼻的气味就散发开来;而紫菜用热水泡则没有刺鼻的气味
2. 塑料袋用水浸泡后撕开时,有明显的黑色细纹从中间向两侧蔓延,上面沾有一个个小水珠;紫菜则没有。紫菜也比塑料袋容易撕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