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保险经纪人也比较喜欢推荐返还型保险。但我们应该知道,倘若这款保险真的那么“合算”的话,早就该一统天下了,为何还会有其他类型的,如消费型和理财型保险呢?如果仅从投资收益来考虑,投保返还型保险并不抵,具体看如下计算。
从投保效果来说,我们可以把返还型保险拆开,即一份不返还的保险加上一份投资保费。参照这一标准,案例中的方案A就等于保险A+投资费20560元/年。方案B就相当于是,把其中一部分保费用来提供和保险A同等的保障服务(保费为4440元),而剩余的20560元则由保险公司统筹,另作他用。
如果将这20560元投资于其他渠道——首先就用大家最常见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作比较。一年定存的年化利息按2%算(实际上银行会上浮到3%左右)。假设我们没有选择方案B,而只是选择方案A,每年交4440元,然后将多出来的20560元在银行存一年定期,第二年到期之后连本带利,再加上新一年的20560元继续存,一直持续20年,到第21年连本带利是50.95万元。因为方案B的保障期间是30年,只有等到30年之后才能取回60万元。为了公平比较,前面的50.95万元还得在银行继续存10年,这才能与保险B的时间一致。算下来,最后的本息共计约62.11万元,高于保险B最后的返还额度。
从投保效果来说,我们可以把返还型保险拆开,即一份不返还的保险加上一份投资保费。参照这一标准,案例中的方案A就等于保险A+投资费20560元/年。方案B就相当于是,把其中一部分保费用来提供和保险A同等的保障服务(保费为4440元),而剩余的20560元则由保险公司统筹,另作他用。
如果将这20560元投资于其他渠道——首先就用大家最常见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作比较。一年定存的年化利息按2%算(实际上银行会上浮到3%左右)。假设我们没有选择方案B,而只是选择方案A,每年交4440元,然后将多出来的20560元在银行存一年定期,第二年到期之后连本带利,再加上新一年的20560元继续存,一直持续20年,到第21年连本带利是50.95万元。因为方案B的保障期间是30年,只有等到30年之后才能取回60万元。为了公平比较,前面的50.95万元还得在银行继续存10年,这才能与保险B的时间一致。算下来,最后的本息共计约62.11万元,高于保险B最后的返还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