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年,皇帝戴克里先 (统治时期284–305年)将帝国分为东部和西部两部分;帝国并没有被居民和统治者分裂,且任何一国的法律和行政声明在另一国依旧有效。[23][C] 在一段时间的内战之后,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间306-337年)于330年重建了拜占庭作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君士坦丁堡
戴克里先的改革加强了政府的官僚机构,他改革了税收,巩固了军队,这为帝国赢得了时间,但却没有解决帝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度征税,出生率降低和边境压力等等。[25] 4世纪中期,皇帝之间的内战变得普遍,戍边的士兵被转移,侵略者被允许侵占帝国的土地。[26] 伴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大和小城镇活力的下降,罗马帝国在4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形式稳固下来。[27] 另一个变化是帝国的基督教化,也就是帝国对基督教的皈依,它是从2世纪到5世纪渐进式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