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句话:与中国为敌没有出路,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才能共赢,不要妄想拉拢其他国家遏制中国。
1、印度的经济体量仅有中国的五分之一,持久战争能力远不如中国。
2、印度军队军事装备依靠进口的太多,品牌繁杂,保障困难并且受制于人。而中国的军事装备绝大多数都是国产,各类保障配的套性好,而且不受制于人,战争的组织能力、保障能力、动员能力都很强。
3、印度的制造业远比中国落后,中国是世界第一生产制造综合强国,支撑战争的大规模战争、持久战争的能力很强。
4、印度的政治体制不适合印度国情,中央政府的决策效益极低,权力很小;从现实角度看印度还不能算得上真正统一的国家,地方政府拥有很独立的权力,中央政府不能有效指挥和调动地方政府,甚至有的邦使用的官方语言都是外国的(孟加拉语),制定自己的税收法律等等。而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政府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效的政府,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国内政权是铁板一块,地方政府能够以最快的行动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中央政府下达的绝大多数任务,中国这种政治和经济体制对于支撑战争具有重大作用。
5、印度的历史和现状,使得国内很不稳定,谋求独立在一些邦内具有广泛的民意和官方意愿,大战期间这些邦极有可能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掀起独立运动。而中国独有的政治环境使分裂势力缺乏广泛支持,成不了气候,越是发生战争国内越会团结稳定。
6、印度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高度盛行,使民众普遍缺乏战斗精神;特别是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永远缺乏基本的平等,并且是严重的不平等,军队中除了官阶等级之外还有“新老等级”“种姓等级”,这种文化和体制造就的是军队“超多层级”“超低效率”和“被动服从”三大弊端,部队缺乏主观能动性,广大官兵尤其是士兵普遍缺乏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一旦开战,部队的战斗力比起战前就会突然下滑,在遇到危机时就会瞬间崩溃。这些问题是谁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是无论如何也改革不了的问题。因此,你们印度的军队是“静态很强,动态不强”。这是印度特有的历史、文化、政治体制之下的死结问题。
这个问题,莫迪先生您解决不了,100年以内谁也解决不了。
7、由于上述的先天因素,印度要想超越中国、战胜中国是不可能的。印度的最佳选择,是国内推行“渐进式改革”,国际上把中国视为第一合作对象,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谋取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8、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是历史问题,总有非分之想是错误的,现代社会只能通过现代文明的外交手段加以解决,尊重历史,相对公平合理地解决。如果印度树立了与中国为伴、共同发展的理念,那么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就应该视为造福于两国人民的行为,应该支持才对。如果中方不是修通和改善了乃堆拉山口一侧中方境内的道路,印方朝圣的民众如何能够享受那么好的交通便利?如何发展两国边境贸易?
9、美国不可能帮助印度介入中印战争,日本更不可能。不要忘了,这两个国家原来就是死敌,美国不过是利用二战战败了的日本,牵制亚洲国家的发展强大,提升美国在亚洲的话语份量和自身利益。而日本不过是想借助美国撑腰,伺机再次称霸亚洲。对于这种狼狈为奸的国际角色,莫迪先生,你要是试图利用他们遏制中国,固然对于中国不利,但对于印度更加不利。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千古哲理
1、印度的经济体量仅有中国的五分之一,持久战争能力远不如中国。
2、印度军队军事装备依靠进口的太多,品牌繁杂,保障困难并且受制于人。而中国的军事装备绝大多数都是国产,各类保障配的套性好,而且不受制于人,战争的组织能力、保障能力、动员能力都很强。
3、印度的制造业远比中国落后,中国是世界第一生产制造综合强国,支撑战争的大规模战争、持久战争的能力很强。
4、印度的政治体制不适合印度国情,中央政府的决策效益极低,权力很小;从现实角度看印度还不能算得上真正统一的国家,地方政府拥有很独立的权力,中央政府不能有效指挥和调动地方政府,甚至有的邦使用的官方语言都是外国的(孟加拉语),制定自己的税收法律等等。而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政府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效的政府,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国内政权是铁板一块,地方政府能够以最快的行动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中央政府下达的绝大多数任务,中国这种政治和经济体制对于支撑战争具有重大作用。
5、印度的历史和现状,使得国内很不稳定,谋求独立在一些邦内具有广泛的民意和官方意愿,大战期间这些邦极有可能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掀起独立运动。而中国独有的政治环境使分裂势力缺乏广泛支持,成不了气候,越是发生战争国内越会团结稳定。
6、印度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高度盛行,使民众普遍缺乏战斗精神;特别是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永远缺乏基本的平等,并且是严重的不平等,军队中除了官阶等级之外还有“新老等级”“种姓等级”,这种文化和体制造就的是军队“超多层级”“超低效率”和“被动服从”三大弊端,部队缺乏主观能动性,广大官兵尤其是士兵普遍缺乏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一旦开战,部队的战斗力比起战前就会突然下滑,在遇到危机时就会瞬间崩溃。这些问题是谁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是无论如何也改革不了的问题。因此,你们印度的军队是“静态很强,动态不强”。这是印度特有的历史、文化、政治体制之下的死结问题。
这个问题,莫迪先生您解决不了,100年以内谁也解决不了。
7、由于上述的先天因素,印度要想超越中国、战胜中国是不可能的。印度的最佳选择,是国内推行“渐进式改革”,国际上把中国视为第一合作对象,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谋取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8、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是历史问题,总有非分之想是错误的,现代社会只能通过现代文明的外交手段加以解决,尊重历史,相对公平合理地解决。如果印度树立了与中国为伴、共同发展的理念,那么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就应该视为造福于两国人民的行为,应该支持才对。如果中方不是修通和改善了乃堆拉山口一侧中方境内的道路,印方朝圣的民众如何能够享受那么好的交通便利?如何发展两国边境贸易?
9、美国不可能帮助印度介入中印战争,日本更不可能。不要忘了,这两个国家原来就是死敌,美国不过是利用二战战败了的日本,牵制亚洲国家的发展强大,提升美国在亚洲的话语份量和自身利益。而日本不过是想借助美国撑腰,伺机再次称霸亚洲。对于这种狼狈为奸的国际角色,莫迪先生,你要是试图利用他们遏制中国,固然对于中国不利,但对于印度更加不利。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千古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