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毛裤的故事》
70年代末的一天 70年代末的一天,革命先烈罗长维县长的爱人于彬及随员到暖泉方屯村去凭吊罗县长负伤落入敌手的地方,祭奠罗长维县长等28位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建在一个缓缓的小山坡上,背靠着郁郁葱葱的高山,人民永远记住这丰碑耸立在这优美而又恬静的美丽盖州之东~方屯村的西山之上。 故地重游,于彬同志走访了当年罗县长的警卫员李家奇【现为盖县缫丝厂职工】和占化洲【现为盖县水产公司职工】。 重逢之时,李家奇潸然泪下说:大姐,我对不起你,没保护好县长,我失职啊!于彬说:当年你岁数小,事情也过去30年了,今天我只想问一下,我去赤山区开会,离开时留给长维的那条毛裤,他牺牲时穿没穿?于彬用期待的眼神凝视着李家奇。 李家奇说:他接过毛裤,亲自保管。临撤退前县长收拾行装时,手捧毛裤久久凝视,之后又紧紧地贴在脸上。至于牺牲时穿没穿我记不得了,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听清楚。 李家奇首先立马走访占化洲,占化洲告诉他,于大姐曾经来家里问候过他,随便问起了毛裤的事。他也不知道。 李家奇赶忙去问胡文奇【作者父亲】,我父亲说那年我去护送于大姐和县领导去赤山区开会,没在家,我也不知道。然后我父亲又问李家奇,那年县长负伤被捕是怎么一回事。李家奇眼含热泪说:那天是46年10月19日下午县长在处理工作,他让我把遣散费发给县政府马车夫王成春,王成春手捧着钱,来找县长说:伪满,我就在县衙门给县老爷赶大车,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供他们驱使的两条腿牲口。只有共产党和您罗县长才拿我当同志看,这钱我不能要,你们路上用钱的地方多着呐!罗县长说:您老为我们大家服务,我代表政府感谢您,这钱是您劳动所得,应该拿着。我们撤退时暂时的,很快就会打回来,到那时候还坐您赶的车,王成春听完罗县长的话说;只要我还拿得动鞭杆我就只认准您罗县长,哪都不去,我家住石桥子你可记住了,到时候一定来找我。 这时传来北面国民党部队很快到东城门了罗县长才带我跃马奔出南城门,到一区徐屯去和县大队会合,布置开展游击战有关事项,等到了徐屯后,部队转移了,县长和我又一路向东,来到方屯村,住在那个你也认识的黄大白菜家,我父亲点点头说:我认识,那个人能说会道,可能白话了。李家奇接着说,刚一落脚,县长舅妈不停蹄的召集村里骨干群众,农会合留在村里的区干部开会,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力所能及的破坏公路交通,通讯设施,迟滞敌人行动,为我大部队消灭敌人争取时间,动员会一结束,罗县长就拉开窗帘,指尖太阳已从东山上漏出大半个脸了,罗县长赶忙叫醒我去喂马,收拾行装准备上路。 原来我和县长一进村就被当地一个为国民党通风报信的人看见了,他连夜跑到该盖平县城去告密,驻扎盖平城的是国民党胡春甫带领的一个先头营。敌人侦察连长领头带一个排秘密包围了方屯村。 罗县长见我正喂马,就走出了院子,去了解外面敌情,想走访周边群众,临行前去和老乡亲们道个别,我一边注意听外边情况,一边喂马,突然砰的一声传来枪响,我赶紧探头去看,瞧见玉米杆垛肿藏着敌人向外打枪,远处有一对国民党兵疾奔而来,我顾不得细看,回手同时紧牵两匹马向外冲,谁知门窄,卡在门上动弹不得,我拼命打马拽马,只想赶快把马牵出来,好让县长骑马。等牵出马来时,县长和敌人都不见了踪影,这时我才清醒过来,县长不见了,于是我丢下马,拔腿顺龙王庙方向追下去,一直追到遇见县委机关,以为能在那见到县长,县长曾经历险多少次了,我喘息着向领导报告与敌遭遇经过,县领导们都听得惊愕的瞪大眼睛,空气一下子凝固了,此情此境一种不祥之兆油然而生,我不由自主瘫坐在地上。 李家奇悔恨地说:我当时才17岁,太缺少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了,如果我当时不蒙,或许马就不会被卡住......或许我早点弃马,冲出去保护县长,也许县长不会负伤被捕,也许结局会改变。 罗县长主政盖平县这2年时间,正是霍乱瘟疫肆虐时候,罗县长一边成功地带领人民抗击瘟疫,一边动员500辆大车和支前物资,支援海城前线,取缔维持会,消灭治安自卫团,打土匪,除恶霸,空前的发展了盖平县经济,这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和罗县长呕心沥血分不开的。 这些政绩的背后是罗县长和于大姐聚少离多,于大姐深感内疚,但心中对丈夫的爱是更加宽广深远。利用挤出来的时间,点灯熬油一针一针织出了一条毛裤,把对丈夫无尽的爱 ,积淀在这一针一线上,所以穿没穿对大姐至关重要,也是心灵中的一点安慰。 李家奇喃喃地说:送毛裤我见到了,但穿没穿恐怕没人知道了。此时李家奇脑海中浮现出了罗县长穿着毛裤,坦言面对敌人酷刑,穿着它面对敌人仍然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临行时穿着他高喊共产党毛主席万岁。 毛裤穿没穿已经超出了寻常的重要,因为他系着2人的思念和深深的爱,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爱甚至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 后来李家奇.占化洲以罗县长为榜样毅然决然踏上抗美援朝的战场。 时过境迁,那条毛裤,既普通又不平凡,它聚集了战争年代,丈夫兼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
70年代末的一天 70年代末的一天,革命先烈罗长维县长的爱人于彬及随员到暖泉方屯村去凭吊罗县长负伤落入敌手的地方,祭奠罗长维县长等28位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建在一个缓缓的小山坡上,背靠着郁郁葱葱的高山,人民永远记住这丰碑耸立在这优美而又恬静的美丽盖州之东~方屯村的西山之上。 故地重游,于彬同志走访了当年罗县长的警卫员李家奇【现为盖县缫丝厂职工】和占化洲【现为盖县水产公司职工】。 重逢之时,李家奇潸然泪下说:大姐,我对不起你,没保护好县长,我失职啊!于彬说:当年你岁数小,事情也过去30年了,今天我只想问一下,我去赤山区开会,离开时留给长维的那条毛裤,他牺牲时穿没穿?于彬用期待的眼神凝视着李家奇。 李家奇说:他接过毛裤,亲自保管。临撤退前县长收拾行装时,手捧毛裤久久凝视,之后又紧紧地贴在脸上。至于牺牲时穿没穿我记不得了,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听清楚。 李家奇首先立马走访占化洲,占化洲告诉他,于大姐曾经来家里问候过他,随便问起了毛裤的事。他也不知道。 李家奇赶忙去问胡文奇【作者父亲】,我父亲说那年我去护送于大姐和县领导去赤山区开会,没在家,我也不知道。然后我父亲又问李家奇,那年县长负伤被捕是怎么一回事。李家奇眼含热泪说:那天是46年10月19日下午县长在处理工作,他让我把遣散费发给县政府马车夫王成春,王成春手捧着钱,来找县长说:伪满,我就在县衙门给县老爷赶大车,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供他们驱使的两条腿牲口。只有共产党和您罗县长才拿我当同志看,这钱我不能要,你们路上用钱的地方多着呐!罗县长说:您老为我们大家服务,我代表政府感谢您,这钱是您劳动所得,应该拿着。我们撤退时暂时的,很快就会打回来,到那时候还坐您赶的车,王成春听完罗县长的话说;只要我还拿得动鞭杆我就只认准您罗县长,哪都不去,我家住石桥子你可记住了,到时候一定来找我。 这时传来北面国民党部队很快到东城门了罗县长才带我跃马奔出南城门,到一区徐屯去和县大队会合,布置开展游击战有关事项,等到了徐屯后,部队转移了,县长和我又一路向东,来到方屯村,住在那个你也认识的黄大白菜家,我父亲点点头说:我认识,那个人能说会道,可能白话了。李家奇接着说,刚一落脚,县长舅妈不停蹄的召集村里骨干群众,农会合留在村里的区干部开会,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力所能及的破坏公路交通,通讯设施,迟滞敌人行动,为我大部队消灭敌人争取时间,动员会一结束,罗县长就拉开窗帘,指尖太阳已从东山上漏出大半个脸了,罗县长赶忙叫醒我去喂马,收拾行装准备上路。 原来我和县长一进村就被当地一个为国民党通风报信的人看见了,他连夜跑到该盖平县城去告密,驻扎盖平城的是国民党胡春甫带领的一个先头营。敌人侦察连长领头带一个排秘密包围了方屯村。 罗县长见我正喂马,就走出了院子,去了解外面敌情,想走访周边群众,临行前去和老乡亲们道个别,我一边注意听外边情况,一边喂马,突然砰的一声传来枪响,我赶紧探头去看,瞧见玉米杆垛肿藏着敌人向外打枪,远处有一对国民党兵疾奔而来,我顾不得细看,回手同时紧牵两匹马向外冲,谁知门窄,卡在门上动弹不得,我拼命打马拽马,只想赶快把马牵出来,好让县长骑马。等牵出马来时,县长和敌人都不见了踪影,这时我才清醒过来,县长不见了,于是我丢下马,拔腿顺龙王庙方向追下去,一直追到遇见县委机关,以为能在那见到县长,县长曾经历险多少次了,我喘息着向领导报告与敌遭遇经过,县领导们都听得惊愕的瞪大眼睛,空气一下子凝固了,此情此境一种不祥之兆油然而生,我不由自主瘫坐在地上。 李家奇悔恨地说:我当时才17岁,太缺少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了,如果我当时不蒙,或许马就不会被卡住......或许我早点弃马,冲出去保护县长,也许县长不会负伤被捕,也许结局会改变。 罗县长主政盖平县这2年时间,正是霍乱瘟疫肆虐时候,罗县长一边成功地带领人民抗击瘟疫,一边动员500辆大车和支前物资,支援海城前线,取缔维持会,消灭治安自卫团,打土匪,除恶霸,空前的发展了盖平县经济,这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和罗县长呕心沥血分不开的。 这些政绩的背后是罗县长和于大姐聚少离多,于大姐深感内疚,但心中对丈夫的爱是更加宽广深远。利用挤出来的时间,点灯熬油一针一针织出了一条毛裤,把对丈夫无尽的爱 ,积淀在这一针一线上,所以穿没穿对大姐至关重要,也是心灵中的一点安慰。 李家奇喃喃地说:送毛裤我见到了,但穿没穿恐怕没人知道了。此时李家奇脑海中浮现出了罗县长穿着毛裤,坦言面对敌人酷刑,穿着它面对敌人仍然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临行时穿着他高喊共产党毛主席万岁。 毛裤穿没穿已经超出了寻常的重要,因为他系着2人的思念和深深的爱,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爱甚至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 后来李家奇.占化洲以罗县长为榜样毅然决然踏上抗美援朝的战场。 时过境迁,那条毛裤,既普通又不平凡,它聚集了战争年代,丈夫兼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