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370贴子:10,030,504

【原创】荣国公——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宁国公——顺治
荣国公——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证据1,时间
“国朝定鼎”——“百年”
1644年,多尔衮率领大军入关,定都北京。其时,顺治皇帝六岁。——“国朝定鼎”
国朝定鼎——1644年,
“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1744年,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1754年,
1754年——“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 。
时间完全对得上。
时间,是红楼作者的精心设计。
时间,是红楼作者的精心提示。
证据2,批书人的批
宁国公——演
荣国公——源
—— “宁国公[甲戌侧批:演。]与荣国公[甲戌侧批:源。]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
注意:演,源,不是名字,
——是批书人的提示。
顺治——演,演戏,表演,
荣国公——源,源泉,根源。
多尔衮,——
生前,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身后,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注意:“皇父摄政王”、“清成宗”、“皇帝”
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同母兄弟,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
“开国元勋”。
,
证据3,“双悬日月照乾坤”
第四十回
史湘云——“双悬日月照乾坤”
刘心武认为:
——按封建社会当时那样一个统治思想,是不能够有日月双悬的,天无二日嘛!
——这本来是李白的一句诗,李白的那句诗它所说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匆忙地逃往四川,他当时还是皇帝,……而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就在另外一个地方宣布自己当皇帝了。他还没有退位,另一个皇帝又产生了。于是,李白当时有一句诗叫做“双悬日月照乾坤”。
“双悬日月照乾坤”
——红楼作者有政治诉求。
(史湘云高呼日月双悬,
时间,——
仔细观察,又是一个神奇的时间。
红楼时间是奇迹。)
证据4,“双瞻玉座引朝仪”
第四十回
林黛玉——“双瞻玉座引朝仪”
多尔衮,死后两个月,
风云突变,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
顺治九年(1652年),阿济格被赐死。
多铎1649年就去世了。
——生前封豫亲王,世袭罔替,铁帽子王。
多铎受连累,追降为郡王。
“双瞻玉座引朝仪”
——红楼作者有为荣国公“鸣冤叫屈”的意思。
证据5,“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第五十三回
薛宝琴,观看祭宗祠。
——“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
注意:“宁荣二祖”
祭祀的是——顺治+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红楼作者有为荣国公“平反昭雪”的意思。
证据6,乾隆为多尔衮昭雪
1778年,乾隆皇帝“昭雪”。
多尔衮——“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铎——“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多尔衮、多铎——配享太庙。
其时——1778年,
红楼作者,和批书人,大多不在人世了。


1楼2017-04-11 23:25回复

    证据7,敦敏、敦诚
    敦敏、敦诚,和曹雪芹是好友。
    敦敏、敦诚,为什么和曹雪芹是好友?
    因为,敦敏、敦诚是荣国公的后代。
    红楼梦的创作,——
    和荣国公的后代有“利害”关系。
    证据8,墨香
    墨香最早的红楼梦收藏者。
    墨香,为什么收藏“禁书”红楼梦?
    因为,墨香是荣国公的后代。
    红楼梦的创作,——
    对荣国公的后代,不是秘密。
    证据9,裕瑞
    裕瑞有《枣窗闲笔》。
    《枣窗闲笔》是最早研究红楼梦的专著。
    第一部研究红楼梦的专著,为什么是裕瑞写的?
    因为,裕瑞是荣国公的后代。
    红楼梦的创作,——
    荣国公的后代,非常关心。
    证据10,永忠
    永忠诗: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永忠和曹雪芹,
    同时代,为什么不认识?
    因为,永忠不是,——
    荣国公的后代。
    用王熙凤的话说,是“外人”。
    证据11,宁国府——皇宫
    关于宁国府——皇宫,
    网上言论,已经很充分了。
    “君门九重”,
    “贾氏宗祠——太庙”,
    “贾敬之死——雍正之死”,
    ,,等等。
    宁国公——顺治
    证据12,
    证据13,
    证据14,
    证据15,


    2楼2017-04-11 23:26
    回复
      荣国公——多尔衮+阿济格+多铎
      如果成立,那么,
      贾代善是谁?
      贾宝玉是谁?
      贾宝玉——呼之欲出,,,,


      5楼2017-04-12 22:57
      收起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关于多姑娘,
        多姑娘,一会儿“灯姑娘”,一会儿又变成鲍二家的了。
        鲍二,一会儿荣国府的,一会儿又变成宁国府的。
        又是“满纸荒唐言”。
        个人认为,背后有“真事隐”。
        如果,对那段历史有足够的了解,就能明白作者在表达什么。
        个人认为,墨香,永忠,能看懂。


        7楼2017-04-13 22:20
        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关于曹家被抄家,
          甄家四次接驾——曹家,
          甄家被抄家了,书上说的很清楚,
          尤氏还强调,上“邸报”了。
          曹家被抄家了,这有问题吗?


          8楼2017-04-13 22:28
          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关于贾环,
            红楼梦正面,贾环是小孩,“庶出”
            红楼梦反面,——
            网上有人认为,影射雍正。
            仔细一查,有道理。
            比如,贾环继承了祖先的事业。
            第七十五回,贾赦,
            ——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注意:[庚辰双行夹批:便又轻轻抹去也。]
            ——看来是真实发生了。
            另外,很多人注意到了,
            第七十回,贾环的螃蟹风筝,
            ——又是螃蟹。


            9楼2017-04-13 22:37
            收起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关于“荣汉正统,宁清外来”,
              风生水起,就“扶清灭汉”?
              失意了,就“反清复明”?
              不会的,曹雪芹不是这样的人。


              10楼2017-04-13 22:45
              收起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关于“凤姐点戏,脂砚执笔”,
                王熙凤,脂砚斋,他们都认识,
                经常一块喝酒看戏。
                王熙凤的原型,您知道的,
                其文化水平,跟书中描写一样,
                仅仅能看懂司棋的情书,
                所以,“凤姐点戏,脂砚执笔”。
                脂砚斋是谁?我们可以猜。
                就跟猜,查慎行——甄士隐,一样。
                猜是一回事,证是另一回事。
                ——一个证据是不行的,
                需要大量证据,自圆其说。
                个人认为,脂砚斋,不好证。
                应该,先证容易证的。
                证出之后,作为证据使用,
                最后证——脂砚斋。


                11楼2017-04-13 23:24
                收起回复

                  敦敏(1729—1796年),——
                  字子明,号懋斋,阿济格五世孙,瑚玐长子。著有《懋斋诗钞》。
                  敦诚(1734—1791年),——
                  字敬亭,号松堂,阿济格五世孙,敦敏之弟。著有《四松堂集》。
                  墨香(1743~1790年),——
                  名额尔赫宜,阿济格四世孙。瑚玐之弟。敦敏敦诚的叔父。
                  宗室文人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由此得知,墨香是《红楼梦》的收藏者。
                  裕瑞(1771年-1838年),——
                  清朝宗室。字思元,豫亲王多铎五世孙,清朝和硕豫良亲王爱新觉罗·修龄次子,母嫡福晋富察氏。著《枣窗闲笔》。
                  裕瑞的《枣窗闲笔》是第一部研究《红楼梦》的专著。
                  ——裕瑞是多铎五世孙。


                  17楼2017-04-19 23:24
                  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人物关系之一,
                    纳兰性德的三个儿子
                    长子——庶出。
                    早逝,留下一子——纳兰瞻岱。(贾兰原型)
                    因纳兰瞻岱,其母“并诰赠一品夫人”。
                    次子——嫡出——“宝二爷”
                    三子——庶出。
                    百度百科——纳兰瞻岱


                    21楼2017-04-21 00:27
                    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人物关系之二,
                      纳兰性德的四个女儿——“原应叹息”
                      纳兰明珠1708年去世。
                      其时,纳兰性德的前三个女儿,均已去世。
                      均不满三十岁。
                      最小的女儿,——四女,二十四岁了,没有出嫁。
                      (惜春原型?出家了?)
                      纳兰性德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
                      ——宁古塔的最高统治者。(待考)
                      (探春原型?远嫁?)
                      张爱玲考证,早期稿本,——
                      元迎探惜四姐妹,同父。


                      22楼2017-04-21 00:28
                      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人物关系之三
                        纳兰性德——曹寅,好友。
                        纳兰性德的儿子,
                        ——曹雪芹的“叔”
                        纳兰性德的女儿,
                        ——曹雪芹的“姑”
                        裕瑞《枣窗闲笔》,
                        ——“闻其所谓宝玉者,尚系指其叔辈某人,非自己写照也。所谓元迎探惜者,隐寓原应叹息四字,皆诸姑辈也。”——
                        裕瑞是荣国公的后代。
                        裕瑞的话,应当重视。


                        24楼2017-04-21 23:04
                        收起回复

                          回复lovewl5033333——
                          人物关系之四
                          纳兰明珠——贾代善?
                          理由1,纳兰明珠是荣国公的女婿。
                          ——阿济格第五女嫁明珠。
                          理由2,多尔衮无子。
                          理由3,曹雪芹高祖曾担任阿济格王府的长史。
                          (黄一农《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
                          理由4,纳兰性德和曹寅是好友。
                          理由5,,乾隆皇帝说《红楼梦》:
                          ——“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26楼2017-04-23 23:28
                          收起回复
                            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165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母为大妃阿巴亥。
                            皇太极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以及朝鲜的作战;清军入关时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又以靖远大将军自边外入陕西、四川,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顺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镶在大同的叛乱。顺治五年(1648年),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
                            (百度百科)


                            28楼2017-05-06 23:03
                            回复
                              修改证据6,——
                              证据6,乾隆皇帝是“红学家”
                              乾隆皇帝大概看懂了“日月双悬”的意思。
                              因此,《红楼梦》成为禁书。
                              1778年,乾隆皇帝为多尔衮昭雪。
                              多尔衮——“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多铎——“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多尔衮、多铎——配享太庙。
                              其时——1778年,
                              红楼作者,和批书人,大多不在人世了。


                              29楼2017-05-08 0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