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5,042贴子:4,316,262
  • 26回复贴,共1

心平气和谈太极拳之三(千锤百炼加实践-懂劲篇 再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规矩:
志同道合者请进。狡辩、诡辩、为辩而辩者、骂人者请绕道。
另本贴谢绝无意义的捧场。“顶”、“好”、“说的对”等无实质内容的回复会被删除。
我此贴之目的:
1. 记录自己的看法。
2. 向愿意看我文章的人展示我的调查结果和我的看法。
3. 我的看法不一定全部正确,但我会尽我所能用事实论证。所以反对者请提供事实证据。空洞的责骂、泼脏水式的回复将被删除。
4. 能用真凭实据对我进行斧正的,我非常欢迎。


1楼2017-04-15 17:14回复
    先说句提外话。
    感谢吧主吧我前一个帖子加精且置顶。我回来发帖,原因,就是看到花城阳光还在坚持为吧友服务,很是感动。写点东西给他捧捧场。不求加精,也真的没时间回复。这个帖子之所以要分开写,是为了方便大家浏览。我人为盖楼超过一页的帖子读起来都很不方便,又因为我是抽空断断续续写的,所以快累计到一页时就会另开一贴。
    另外因个人原因真的没那么多时间一一回答吧友的回复,且我个人有强迫症,一篇文章写完之前对插楼的一律删除,这个抱歉啦。
    懂劲篇 续 因吧主的支持得到了大家热烈的回应。这里首先感谢大家和吧务。但回复实在太多了我删其来很麻烦。所以就另开一贴。
    写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针对武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做一些科普。属于我个人的看法,也真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大家讨论。所以拜托大家不要回复,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另开新帖专门探讨。如果我有时间一定积极参与。
    我不是靠武术吃饭的,练拳纯属业余爱好。所以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工作上。这里再次向大家抱歉我的无礼删帖,这次删帖真的不分人员和内容,纯因为我个人的强迫症。望理解。


    2楼2017-04-15 17:36
    收起回复
      言归正传,前一个帖子里讲到拳法和书法中“劲”的相同之处。下面我来着重从二者的相互印证中,说明一些传统武术中的基本常识。
      首先:练法
      练字,是为了写字,这听上去好像是废话,后面我还有话说。
      练拳,是为了打人。很多人会听了我这话会拿“养生”、“健身”来狡辩。术业有专攻,拳就是打人用的,想“养生”、“健身”何必一定要练拳,何必一定要练太极拳?!快走、跑步、游泳、瑜伽甚至广场舞都有不错的效果。
      真传到底是什么? 是方法!检验的手段是用这个方法就能一定能达成某种效果。
      从书法而言就是字体,不同的发劲方法、结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字体。学了欧体的发劲方法写出来的字相对柳体、瘦金体来说就是简约雄健。
      但现在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把毛笔冠以了字体的分类,如欧楷专用笔,九成宫用笔,田楷专用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买了欧楷笔就能写好欧楷,还练字做什么。
      太极拳也是一样,本是拳术,不研究真传打人的效果。反倒云里雾里的比神么气、意。拳法里的正宗很好验证,打一下就知道了。拳法和书法一样,不练就是没有,不会遗传。
      练字要往纸上,用写出来的字证明流派和功力。
      练拳就要把对谁打倒,用战果来证明所谓的”正宗“


      3楼2017-04-15 18:03
      回复
        公园里写地书的人很多,大家看起来很正常,如果在公园里看到有个人拿着毛笔在空气中写字,你一定会认为他神经有毛病。
        其实这在书法中是有的专门叫法的,曰”空临“。是指在没有写字条件的情况下,凭空模拟写字的状态,手中有笔无笔都可以练。练字入门后就可以用这种方法。但要想练字最终还是要写出来。劲是力的整合。劲力的练习要体会法力的同时的反作用力,如此才能做到精细控制。
        练拳的套路,相当于”空临“,想要自己练的拳能用,还是要考实践。武术中的真传不是光教”样子“就完了。只教招式,不教用法,在武术中称之为”化“。”化“来的东西是不能实战的,不能称之为真传、正宗。这就像你买了一本欧楷的字帖,哪怕是明清的拓本,都没用。你还是不知道那个笔画是怎么写出来了。
        拳术中的招法不是打空气,是打人。”松、气、意“这些貌似高端的东西都和实战的结果又直接的关系。离开了实战去谈这些就是扯淡。


        4楼2017-04-15 18:23
        收起回复
          楷书貌似点画之间是断开的,可练到入门就能体会到,点画之间有了呼应字写出来才生动。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一笔的回锋和下一笔逆锋的呼应,功力到处自然产生飞白,这种现象多了字就很顺畅的传化称行楷。也就是从劲断意断,到劲断意不断,再到劲意都不断。这是真、行、草的发展过程。
          拳法中的劲与意的断,如果不研究打人,其实并不重要。做个操锻炼一下而已,断了又何妨。而且断了还会加大运动量(因为断了费力),说不定更有力于健身。
          可一旦牵涉的实战,那就绝不能断,断了会挨揍。武术中劲与意的关系,其实很好理解,去打几场很快就能明白,有”明师“的指点,几分钟内就能搞懂。因为武术中所有关于”劲、意、气、松、柔“的东西,都是出招时的方法,都是能马上做到且在战斗中收获效果的。如果这些东西在实战中没有用,早就被淘汰了。杨露禅开的是武馆,教的东西如果不能打人他早就饿死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杨澄浦了。


          5楼2017-04-15 19:04
          回复
            书法不为中国独有。拉丁语系的花体写法也很漂亮。
            但花体因为是横向书写,字母之间的连接多用小斜线或弧线,很难写出刚猛的气势,其个体表现以柔媚为主。整个篇幅的气势靠严禁的法度(每一行的平直,和均等的行间距等等)来实现。
            中国的书法为纵向书写,字于字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弧线也可以是直线,且可粗可细,变化万千。总体表现既可以娟秀挺拔,又可以恢弘磅礴或古朴沧桑等等。


            6楼2017-04-15 19:27
            回复
              拳术中招于招之间的连接其实才是技击的关键点。”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这里的”步“就是连接的方法。整劲类拳法的”步“的基础就是桩功。没练桩功就无法练步,不练步就打不了人。至于桩功,练法多种多样,有静桩也有动桩,这个我以前的帖子里有,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7楼2017-04-15 19:38
              回复
                在啰嗦一遍,大家别嫌我烦。
                武术秘籍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现存的拳谱,武术典籍里说的都是练成后的结果。没有一部典籍里告诉你训练的方法的。而这些训练方法才是各家的不传之秘。传承时绝对是口传身授,除了告诉方法之外老师还要给学生当肉靶子,让学生体会劲的走向、招式的作用。这些东西很多是写不出来的,因为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不同,虽然要达到相同的目的,可在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训练方法和内容做出修订。


                8楼2017-04-15 19:50
                回复
                  比如说:拳谱里最常提到的:”气沉丹田“、”沉肩坠肘“等,其实说的都是动作做对了之后的结果。下次如果碰到只知道忽悠这些拳谱里的词句又不知道怎么做的“太极大尸”,就让他扎个马步在那里让你随便推,推不到就能做你师父。
                  马步练对了肯定是”气沉丹田“、“中正安舒”、“松静自然”的。但检验马步正确与否,不是看什么松了没有,而是看是否能被推倒(这是最初级的检验方法)。事实是不松肯定被推倒,松了不一定就推不到,因为桩功里还有其他很多东西要注意。


                  9楼2017-04-15 20:01
                  回复
                    书法界里有种怪现象,写出的越是别人看不懂,越是怪异越有人追捧,比如当下流行各种丑书。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这个“长”那个“主任”,直至绝大多数会员其实都不懂写字。字的好坏看官位的高低。比如胡长清的字。(个人认为胡的字还是有功底的只不过不应该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弄的现在圈内一说某某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什么长,第一个反应就是,就是个当官的挂个名头而已,根本不会写字。
                    武术界,也有这个怪现象,越会忽悠的越是高手,高手又都不屑于出手。嘴拳道慢大街都是。尤其是练太极的,一听说某某是练太极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光说不打,还要拼命争正宗的老人操。这种正宗争来何用?白白坠了历代太极宗师的威名,是在给他们脸上抹黑。


                    10楼2017-04-15 20:19
                    回复
                      下周要开始忙了,这个帖子就写到这里吧。最后送上习作一幅送给花城阳光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4-15 22:54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4-15 22:55
                        收起回复
                          技术贴加精应该。只要开专贴敢写就应该支持。


                          IP属地:上海13楼2017-04-15 23:10
                          收起回复
                            本来就是应酬之作,不费哪个劲了。此贴之后估计我不会再发贴了,但出于对武术的爱好,我还会常回来看看。希望还能看到象润土当年一样的文章。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4-15 23:20
                            收起回复
                              书法中劲的练习讲究基础,以楷书长横为例,看似简单,但起笔的方法就有:逆锋起笔、切笔、挑入等等技法,中段的运行和结尾的回锋,各家技法又大不相同。其实就是一个蓄劲、发劲、再蓄劲、再发劲的过程。
                              拳法也是一样的道理。太极拳打对了(能打人的)自然好看,因为劲力通达,绵绵不断,似行云流水。而太极操则怎么看怎么别扭,就是因为手脚劲力分家,劲不整。劲不整则无法伤人,劲不整自然就难看。拖泥带水如同摸鱼。和拳击一样,太极拳上的力量外行都能看得出来。而且能当场试出来,看似软绵绵的太极拳的前后手,如果外行人敢去碰,则随时可以发出弹抖崩等劲到,忽软忽硬,忽有忽无,变化莫测,让人防不胜防。这种技巧在碰到咏春的桥手等借力打力的招数时有很大的优势。
                              一些道家太极的宗门有弟子有晚上用毛笔抄经的功课。其实就是通过书法劲力上的练习来体会拳法中劲的运用。


                              15楼2017-04-16 1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