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35,883贴子:104,515,173
  • 2回复贴,共1

清华才女颜宁教授负气离开中国出走普林斯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颜宁是谁?圈外人大都陌生。媒体一炒起来,就说是“美女教授”。正经一点的,如光明日报这样介绍:“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近日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但是,颜宁的终身讲席教授职位4月27日就已在普林斯顿大学董事会通过,5月3日国内微博也已传出消息。这本来是一条大长中国人志气的好消息啊,这么牛的普林斯顿,给予这么年轻的中国教授这么顶级的终身教授职位,中国人难道不该自豪吗?但奇怪的是,众多媒体大都讳莫如深,连清华大学和颜宁本人都很没吭声,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9 10:09回复
    看看颜宁在科学网的博客,再结合新华社简短的消息,就一目了然:颜宁是因为连续两年拿不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科研项目,负气而去。
    2014年9月2日,颜宁刊发了题为《一份失败的基金申请》的长篇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5865-824367.html),详述自己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项目失败的过程。她自认为像她这样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申请一个很可能做出世界前沿成果的项目,哪有不批准、不给钱的道理?她自言“志在必得”,结果却十分狼狈——基金委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就把她打入冷宫。
    颜宁搞不懂,评委的意见都是“建议资助”甚至是“优先资助”,为什么她连当面答辩的机会都没有?她质疑说:“请问根据评审意见决定邀请谁来答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评委们这些意见不恰恰应该让我当面去解释再决定最终资助与否么?为何连答辩的机会都不肯给?”
    随后她还用红字标出一段:“难道重点基金不正该支持有风险但重要的课题么?一定要四平八稳、完全预测得到结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才值得支持?这是创新之道么?”
    文中有个附言,颜宁说:“好几个朋友看了我的博文,电话批评我小气。其实我的情绪早在六月份就已耗尽,写上述文字的时候委实没什么情绪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09 10:09
    收起回复
      然后在2015年6月23日,她又在该文后补记了下文这段:
      羊年春节奋发图强,认真加班写本子,本欲2015年知耻而后勇,近日初审结束,奈何依旧未获得答辩机会。至此,我除了“呵呵”竟无语。我真是健忘,竟然忘了当年我的杰青也是第三次才获得答辩机会。历史的重演,让我对自然科学基金委难以再抱任何幻想。程序“正义”,“专家”意见,呵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也就是说,颜宁连续两年申请项目基金均铩羽而归。
      新华社于7日发了个短消息,报道颜宁受聘普林斯顿的事。文中说:“颜宁表示,从2015年开始,她就陆续接到多所国外学校和科研院所的邀请,最终决定去普林斯顿大学,是慎重考虑并与清华大学仔细沟通的结果。”
      国外多个大学和科研机构怎么会突然都在2015年向颜宁发出邀请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颜宁在2015年6月两次失意后,自己向国外机构表达了愿望。像她这样年轻又顶尖的科学家在哪不抢手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09 1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