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方面,PowerPC G3 300 MHz CPU,32/64 MB 内存,6 GB 硬盘。这个配置在当时并非高端,但同价位下的Wintel笔记本基本都用略差的赛扬处理器,而性能齐平的奔腾II笔记本价格都不低。

乔帮主说,iBook要“比3500美金的Wintel笔记本更快”,并且为了“让教育用户和普通消费者都能承担”,定价1599美金。从现在的角度来看,iBook的单任务处理还算是稳定流畅,但一旦开了多任务就很容易宕机;插个U盘识别出来都要慢半拍;使用IE访问今天图片元素很多的网站不仅卡顿还加载不出来……放在效率为王的今天,这样的性能会让人感到绝望,不过在1999年,高性价比加上当时够用的配置,这就已经切中了iBook目标用户的需求,加之苹果在软硬件上的优秀调教,也使iBook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并不输当年更贵甚至是定位更高的那些Wintel笔记本。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bde2f5eba7eca80120539efa1229712/ba06bb50352ac65cd9f7ef0ef1f2b21192138a5b.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2d9684a3ffae6cd0cb4ab693fb20f9e/014a6bdbb6fd526695e4b569a118972bd50736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