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弥乐佛吧 关注:30贴子:1,272
  • 4回复贴,共1

【圣主弥乐佛】唯物论的错误简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认识真理的方法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必然导致结果偏执于物质层面。
  人类探索真理的手段是建立在眼睛(视)、耳朵(听)、鼻子(嗅)、舌头(尝)、身体(触)、意识(思维)及其相应功能的物质外化延伸(望远镜、显微镜)基础之上的,其载体、手段、判断标准等都是物质性的,没有用超越物质的手段去探求,必然导致所知的范围只能在物质层面。
2、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概念上的几个致命错误。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唯一性的,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两个概念本身犯了如下错误:
  (1)物质概念本身就是依赖意识下的定义,没有意识也不会知道物质的“客观存在”,而物质概念却定义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显然已经忽略了“主观意识”这个“客观实在”和“主观意识”认知“客观实在”的先决依赖条件,主观认知判断的“客观实在”(意识)被“客观实在”的被认知对象界定在物质概念外,与物质的唯一性自相矛盾;
  (2)用已知的具象“物质”认识,抽象地给未知的“客观实在”贴上物质标签,武断地确立规定了“物质唯一性”,客观的“虚在”和“实在”,“主观”和“客观”在唯物论上是混同不分了,实际上“客观实在”已经偷换了“客观存在”的概念;
  (3)“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但是具有“客观实在”的一定是物质吗?定义“物质是唯一性的,客观实在是物质唯一属性”显然的颠倒了“客观实在”和“物质”的从属关系;
  (4)意识是人脑这个物质的机能,死人脑也是人脑有意识吗?意识离开人脑就没有可能存在吗?难道只有人脑才有意识吗?动物难道没有意识吗?把意识概念仅仅定义为人脑的机能,否定了意识离开人脑可以独立存在及动物也有意识的可能性,错误地导致意识成了人脑(意识的载体)本身具有的功能;
  (5)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难道意识不能对“主观世界”反映吗?显然已经忽略了意识本身的存在;
  (6)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主观反应”还是“客观反应”呢?在“物质”和“意识”的概念里,已经不分主观和客观的将“主观”也给“客观”化了;
  (7)意识是主观能动(能知)和所动(所知)?还是客观能动(能知)和所动(所知)?这些关键问题在意识的概念里没有明确答案,显然主观能所和客观能所被物质概念中“客观实在”的属性给混淆[xiáo]同化忽略了;
  (8)意识仅仅是一种反映吗?意识有没有认知功能?如果没有认知功能那些“反映”是怎么知道的呢?显然意识这个认知判别的主观能动(能知)特性,被忽略或含混的给“物质”化了;
  (9)由“意识是人脑的生理机能”这种物质特性,反映的“客观物质世界”这个对象也是物质的,反映的过程也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得出意识也是物质,意识是从属于物质的错误结论。
  (10)定义物质和意识概念时的参照对象不同,定义物质概念时,针对的是物质世界,定义意识概念时,却转移到人本身,导致两个定义不是在同一个参照系内,必然出现基本的逻辑错误。
  以上分析可知:物质和意识的概念,物质偷换了“存在”和“实在”的概念,颠倒了实在和物质的所属关系,错误夸大界定了物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片面强调意识载体(人脑)和内容(反映对象)的物质属性,局限了意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界定了意识和物质的从属关系,把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既否定又肯定地扭曲在“物质”范畴里,主观抽象地对未知领域的存在“物质”化,从而否定了非“物质”存在的一切和存在的非物质属性,这样主观概括推演出一切皆物质的颠倒错误偏狭的概念【主观也是物质,客观也是物质,意识也是物质,精神也是物质,文化也是物质,实在也是物质,虚在也是物质,存在也是物质,知道的也是物质,不知道的也是物质,能动(能知)也是物质,所动(所知)也是物质,等等,一切都是物质】,这就好像把茄子、白菜、辣椒、黄瓜、蔬菜都给定义为茄子一样的滑稽可笑。进一步反问: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痒痛、冷热、大小、浮沉、涩滑等身体的感觉,是属于意识还是属于物质呢?如果属于物质,物质就有了觉知功能,如果属于意识,意识就有了非意识的觉知表现,显然辩证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概念问题多多。
  合理的“物质”和“意识”的概念应为:物质是有形、有相、有碍、无碍、有色、无色的因缘存在的体性、体相表现,属于因缘客观存在;意识是生灵主观能知、能识的灵魂在载体(灵体)内用名词概念判断推理构建的声音思维链条的因缘存在的觉性表现,属于因缘主观存在。物质和意识是“因缘存在”的不同属性表现形式,“因缘存在”是从属于“本原存在”的个体性表现。“存在”是可知和不可知的一切,具有四种表现属性:觉性、体性、体相、体用。“本原存在”是一切可知和不可知“因缘存在”的“一体共性本质”,“存在”包括“因缘存在”和“本原存在”,“存在”分为“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01 11:05回复
    3、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概念的错误,导致推理判断、逻辑演绎[yì]出诸多错误。
      物质和意识的基本概念错误,必然导致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唯一性的绝对化;必然导致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辩证唯物论;必然否定唯心论【特此说明:唯心论也是偏见,唯物和唯心本是两个平行(不同的)的“因缘存在”属性,心、物本同源,这里不多阐述】;必然错误引导人类对未知领域的非物质化存在的否定;必然导致对灵魂客观存在的否定;必然对不同维次时空的不同众生客观存在的否定;必然导致放纵人性泯灭天性;必然导致对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满足欲望及时行乐思想的泛滥;必然导致这种理论和指导的实践自相矛盾;必然导致“丛林法则”下的相互妥协(或不妥协)的政体模式(不妥协的结果是独裁统治,妥协的结果是分权统治);必然导致被这种理论影响下的人类走向堕落;必然导致用这种哲学思想构建的上层建筑坍塌;必然导致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政治体制走向衰亡;必然导致......等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源自 圣主弥乐佛救度网(www.stlord.top)。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01 11:06
    回复
      ::南无圣主弥乐佛::
      ::南无圣主弥乐佛::
      ::南无圣主弥乐佛::
      ::南无圣主弥乐佛::
      ::南无圣主弥乐佛::
      ::南无圣主弥乐佛::
      ::南无圣主弥乐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01 11:0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7-01 11:0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01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