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时吧 关注:5贴子:521
  • 5回复贴,共1

云南四个少数名族的婚礼习俗 让你长长见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婚姻则是构成家庭的条件。不一样的婚姻及风俗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前史文明传统决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少量民族所独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形成了共同的前史文明传统和婚姻风俗。走进云南,犹如走进了婚俗的前史博物馆。


1楼2017-07-10 09:08回复
    1、傣族:女娶男嫁,不重生男重生女
    “遂令全国爸爸妈妈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为唐玄宗宠信杨贵妃,爱屋及乌,使杨氏一族显赫富有,权倾朝野,致使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留下如此感叹。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农家中恰恰如此。男孩出世后,幼时到寺院为僧三年方可回家务农。成年后当选中自个的意中人到姑娘家提亲获准后,就要到女方家劳累三年承受考验。天天拂晓即起,上午为女方播种收割,下午则要到澜沧江边淘金,为自个预备嫁妆。阅历三年辛劳今后,才干嫁入女家。这关于阅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汉族来看,无异于终身为老婆之奴。
    咱们一行在一傣族农家参观时,一位摆摊的饱满漂亮的少妇忧郁地通知游客,她姐弟三人,弟弟已出嫁,她和小妹在家中境遇不一样,妹妹生了三个女孩意气昂扬,而自个则生了两个赔钱货(男孩),倍受老母和家人的轻视。不知咱们的汉族女同胞听了有何感想。


    2楼2017-07-10 09:09
    回复

        2、纳西族:女耕女织,男人逍遥求典雅
      在世界文明遗产丽江,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纳西族。但勤劳二字好像仅仅相对妇人而言。女孩从出世到嫁人,注定了要辛劳终身。女性简直背负了生产日子的全部,那真是她耕田来她织布,她卖菜来她修屋,就连杀猪宰牛也得着手。那么就有人产生疑问了,男人干什么去了呢?昆明婚庆公司顾问告诉我们,纳西族的男子在追求典雅,男人一日七件事,诗、书、琴、画、烟、酒、茶。男人毕生在学习、研讨、开展东巴文明(纳西文明)。难怪在丽江城,衣、食、住、行、游、购、娱,所到之处,都见辛劳的纳西妇人。难怪肌肤乌黑的纳西女导游不无抑郁地说:当白族姑娘在蝴蝶泉旁梳妆打扮神往着风花雪月的浪漫人生时,咱们纳西女性却在玉龙雪山下披星戴月为全家人的生计劳累。同行的一对时尚新婚夫妇其时的反映令人喷饭,新娘大声为纳西女性鸣不平,而新郎则悄然地对我说:恨不生为纳西男


      3楼2017-07-10 09:09
      回复
        3、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最陈旧的婚俗
        寓居在滇西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保留着最陈旧的婚俗: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语中是密切兄弟的意思。阿注婚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各安闲母系大家庭中日子,变成夫妻联系的男女,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人夜间到女家寓居,天明回妈妈家,所生后代由妈妈及舅、姨抚育,男人不养后代,要抚育的却是外甥。因为阿注婚是男人晚上到老婆家,天明即走开,亦称为走婚。阿注婚中男女婚姻纯粹建立在爱情的根底之上,两边一旦发生爱情,即可结为阿注关系,免除阿注婚,非常简略,只需女方闭门不纳或男方不去就行了,男女从此即可寻觅新的恋人。
        昆明婚宴酒店预订顾问告诉我们,在阿注婚的家庭中,是以妈妈为主的血缘大家庭,不存在父子、婆媳等联系,妈妈死后由家中家中最精干的女子承担家庭重担。在阿注婚家庭中,同母系血缘的男女肯定制止阿注联系,这一特点倒契合优生优育和婚姻法的规定。当游人在大型歌舞晚会“丽水金沙”中欣赏“走婚”的舞蹈时,无不被阿注婚那纯真无暇不带任何尘俗功利颜色的爱情所感动。


        4楼2017-07-10 09:10
        回复
          4、彝族:躺在床上谈恋爱,最现代的婚俗
            昆明婚礼策划公司顾问说,云南楚雄永仁县的彝族有一种陈旧的传统,姑娘长到十六岁后就要搬到“姑娘房”里去住。姑娘房大都是公房,是村庄免费的婚姻中介场合,当然经济条件好的也可自家盖一所。适龄姑娘参与歌会今后往往带一个中意的小伙到姑娘房里谈情说爱,小伙子能够在房中过夜同床谈情说爱。在公房里即便有几对男女同床而眠也可以,大家不见责、无拘束,但按照当地风俗,躺在床上谈恋爱,只许动口,不许着手,稍有出轨,即遭群起而攻之,名声休矣,从此会无人问津。青年男女在姑娘房中谈恋爱,有时一住几天,款待费用按例由女方爸爸妈妈支出,而且不能露面,将来的岳爸爸妈妈只能在门缝中偷看女婿,假如男方中意,很快就会派人来提亲,假如短期内无动态就阐明没戏;男方提亲,女方也能够回绝。真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绝不会发生梁祝那样的悲惨剧!


          5楼2017-07-10 09:12
          回复
            陈旧的婚俗在悄然改变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云南的交通逐渐发达,旅游业兴旺,现代文明已渐渐浸润各地,一些少数民族的婚俗也在逐渐改变,男女双方更趋于对等,安稳的一夫一妻家庭渐成主流。在改变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是对常识和文明的神往崇拜,听说戴眼镜的男人格外受少数民族姑娘的喜爱,例如傣族姑娘对戴眼镜的小伙子考验期由三年缩短到一年,而壮族姑娘的绣球则是更愿抛到戴眼镜的小伙子头上。当然戴墨镜和虽戴眼镜却行为不端没文明没教养的角儿,一旦被识破即遭唾弃。


            6楼2017-07-10 0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