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篇吧 关注:79,559贴子:867,163
  • 7回复贴,共1

【合绘成果展】————百鬼夜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超low的logo()
不知不觉已经是第四期啦!!
未end前勿插
您的回复和点评是对每个画手努力的最好肯定!!!


IP属地:浙江1楼2017-07-11 22:53回复
    2l staff表
    Staff
    主催:风
    赤-洋葱@多啦葱梦 wb九次方的七夕青鸟
    蓝-天宫@不聽虛假語 wb岩言颜炎
    绿-天宫
    黄-向日@独孤向日 wb 一只阿日
    金-风@风丿浅唱 wb 常夏_Tsuneka
    银-青叶@青叶Caty猫 wb 啃鱼青叶_抱紧小吉的大腿变强
    水晶-天宫
    路比-仮也@仮也_ wb仮也_
    沙菲雅-kp@kepey_ wb kepey
    米拉特-阿时@时本无 wb 时本无
    戴亚-米帆@Minaho_Kazuto wb Matsukaze_Hotaru
    帕尔-风
    大小姐-柿子@幽灵系柿子酱 wb 幽灵系柿子
    布莱克-拍拉@拍拉 wb 拍拉
    怀特-火@阿铃压脉带 wb阿铃_鸽子飞走啦
    拉克兹-黑鳞@风云黎明L冥
    法伊斯-拍拉
    艾克斯-盒子@凉泽初翮 wb哈克里兹不在十月的南京_
    瓦伊-向日
    阳-拍拉
    月-火
    玛琪艾尔-柿子


    IP属地:浙江2楼2017-07-11 22:54
    回复
      3l正片开始————————
      Sp合绘集中营-第四期活动——百鬼夜行
      “莫问 何人行行复停停
      月下枯骨裹红衣
      一回眸青色暮里
      映入了生人背影
      百鬼 夜行
      引迷途者向西去
      削其骨为笛
      笙歌起……”
      (音频怪物《百鬼夜行》)
      【关于本次合绘】
      不同于前几次需要画手合作,这一次的企划是各个画手独立完成的。各个主角和部分配角化身成为东方的妖怪鬼神,将那些传说重新书写,交织成为灵异又神秘的画卷。
      因为这一次时间比较紧张,最后截稿又赶上期末地狱,所以非常感谢各位画手在百忙之中共同完成企划!
      因为合作环节不是太多,所以花絮比前几次都相对少一些,希望大家见谅x
      往期传送门>>>>
      第一期:封面封底的魔性狂舞
      https://tieba.baidu.com/p/3217138075?pid=55246797384&cid=0#55246797384
      第二期:我们相遇在交错的时空中
      https://tieba.baidu.com/p/4355784230?pid=84080795701&cid=0#84080795701
      第三期:假特别篇之无节操换装趴体
      https://tieba.baidu.com/p/4962001124
      屏住呼吸,共同享受这场百鬼的盛宴吧!
      解说及资料文献出自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整理汇总是我干的()
      时间仓促有bug请多多包涵!!


      IP属地:浙江3楼2017-07-11 22:54
      回复
        赤——白泽
        画手:洋葱
        “桓山之阳,溟海之北,粤有神兽,名为白泽”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白泽亦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晓天下万物状貌,《白泽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三才图会》中白泽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山羊胡子。
        传说中白泽通晓百鬼之名、形貌和驱除的方术,百兽逢之骇胆栗魄。因此从很早开始,就被当做驱鬼的神兽和祥瑞来供奉。尤其到了中古时期,对白泽的尊崇更是隆重。当时《白泽图》(又称《白泽精怪图》)一书非常流行,到了几乎人手一册的程度。书中记有各种神怪的名字、相貌和驱除的方法,并配有神怪的图画,人们一旦遇到怪物,就会按图索骥加以查找。在禅宗语录中,也常见有“家有白泽图,妖怪自消除。”“不悬肘后符,何贴白泽图。”“家无白泽图,有如此妖怪”一类的语录。
        当时还有做“白泽枕”的习俗,即做成白泽形象的枕头用于寝卧,其用意也是为了辟邪驱鬼。在军队的舆服装备中,“白泽旗”也是常见的旗号。人们甚至以“白泽”来为自己命名,出现了许多叫“白泽”的人东晋葛洪《抱朴子.极言》:“黄帝......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
        白泽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透过去,晓未来,亦能说人言。传说黄帝巡狩,至海滨而得白泽神兽。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故帝令图写之,以示天下,后用以为章服图案。唐开元有白泽旗,是天子出行仪所用;明有白泽补,为贵戚之服饰。《开元占经》卷一一六引《瑞应图》云:“黄帝巡于东海,白泽出,达知万物之精,以戒子民,为队灾害。”
        作为图鉴所有者第一人的赤聚聚虽然没有令人闻风丧胆的能力,但是也有让后辈敬仰的强大实力吧ww

        蓝——桥姬
        画手:天宫
        (因为画手原计划是河女但是并没有这个妖怪的文献……因此按照桥姬来找的)
        “桥姬卧水里,等谁衣垂堤,扯谁水中毙,眠入水底……”
        桥姬(日文:はしひめ)是一种出现在桥边的女妖、神祇,属于日本水妖和水神。由于痴爱他人,又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从桥上跳到水中自杀,如果晚上有男子过桥,就会出现,并把其引到水中溺死,如果有女子过桥,就会强行拉其入水。
        关于桥姬的说法和各种流传也相当多,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解释也各有不同。
        一般民间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桥姬因为面容丑陋得不到自己所心爱的男人的爱或是被他人强夺所爱而在桥上投河自杀的人死后所化为的妖怪。在以前的日本对于女子的自杀方式也有一定讲究,比如武士或男子只能以剖腹的方式来了结自己,而女子则只能以投河的方式去结束生命,因为代表着痴情女子的嫉妒的怨气,所以这类妖怪通常也比较恐怖。比如在《明治妖记》中所讲到的桥姬就是这样,因为深爱着自己心爱的男子但却不能与其在一起,最后从宇治桥上跳水自杀,化为桥姬之后,若晚上有男子特别又是自己身前所喜欢的那一类型的男子从这里经过的话,她就会现身于桥上,用各种妩媚的办法去诱惑男子,尔后将其勾引到水中淹死;当然桥姬的目标不仅仅是男人,因为强烈的嫉妒心作祟,那些长得比自己漂亮的女子经过这里的话,桥姬还会强行将其拉入水中溺死。
        还有一些参考是非常有名的一个藤蔓怪的短漫,藤蔓怪蓝色的藤中其实是溺水的小女孩(短漫中的样子是蓝),被藤蔓缠住才陈于湖底,大概藤蔓怪也是一种怨气比较大的妖怪吧x
        而桥姬又是一种被神格化的妖怪。宇治桥西边有座小小的「桥姬神社」,据说目前是断绝男女关系的女神,当地人举行婚礼时,通常避免路经神社前。而神龛内奉祀的是一具上半身裸体,下半身穿绯红裤裙,左手缠蛇,右手握著钓鱼钩的女鬼神像。
        (如果有接触过东方的,里面以桥姬为原型的水桥帕露西的,能力就是操纵嫉妒心)

        绿——恶鬼
        画手:天宫
        “听得见地狱召唤的声音吗。”
        日本神话里的恶鬼。虽然不属于西方神话的范畴,但因为Bungie公司即将发布的一部动作游戏的名字就是“Oni”,因此在这里做一下介绍。日本神话里有许多不同的恶鬼(Oni),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地狱恶鬼,这些恶鬼通常为绿色或红色,长着牛头或马头,人的身体(类似中国传说中的牛头马面)。它们抓住有罪的人后会把他装入死神那辆熊熊燃烧的战车之中。还有一种饿鬼流传也很广,这种饿鬼肚子向外鼓出,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形状,总是又饿又渴。恶鬼是疾病和灾祸的起源。
        据传闻,鬼是常要整蛊人的。虽然《聊斋》里有很多温柔善良可敬可爱的鬼,但由于碰到它们的机会太渺茫,我们也就不大关心它们的存在。而洋学者马斯诺告诉我们,人是有一种安全需要的。时常惴惴于心,生怕挨整,就不得不特别关注要整蛊人的鬼。还是据传闻,鬼是会找替身的。淹死鬼会候在同一地点诱人下水,吊死鬼也会候在某个地点诱人上吊。

        黄——山鬼
        画手:向日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说起山鬼,最有名的还是《楚辞·九歌》中的《山鬼》关于山鬼的身份,中国民间有多种传说,女神,精怪,山神等。而《山鬼》为祭祀山神之歌,所描写神姿态和衣饰,系一女性。内容多表现离忧哀怨之情。《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云中君》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明人汪瑷认为:“谓之《山鬼》者何也?盖鬼神通称也,此题曰《山鬼》,犹曰山神、山灵云耳。”近人陆侃如说:“《山鬼》是楚人祭祀山神的乐歌。”持这一看法,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马茂元的《楚辞选》:“山鬼即山中之神,称之为鬼,因为不是正神。”这种看法保留在他主编的成《楚辞集成·楚辞注释·山鬼》中,并作了强调:“山鬼即山神。古籍中,鬼神二字往往连用。《山鬼》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
        (如果有看过动画版哪吒传奇的,里面就有一个山鬼,她脱下羽毛衣就是人,穿上羽毛衣就可以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岐山的精灵。)
        除去山神的说法,山鬼还指一种妖怪,叫山魈。《淮南子》曰:‘山出魈阳’,楚人所祭,岂此类乎?”夔之为物,习见于典籍,传为一足怪物。魈阳,《淮南子·氾论训》高诱注云:“山精也。人形,长大,面黑色,身有毛,足反踵,见人则笑”。在后世传说中,二者乃为一物。洪兴祖认为,楚人所祭者乃山之精怪。反正汇总起来就是个见人就笑的人形黑毛怪,脚跟还是反向的。聊斋志异里记载过这种妖怪,说不定是一种猴x(文献里的妖怪好像都不太好看(


        IP属地:浙江4楼2017-07-11 22:59
        回复
          ——————城都组——————
          ——酒吞童子
          画手:风
          “来啊,再陪本大爷喝一杯。”
          酒吞童子是鬼族首领,一个有着英俊少年外表的妖怪。因为嗜酒,所以称为酒吞童子。酒吞童子生活在990年的平安朝代,是震撼京都的著名妖怪。传说居住在丹波国大江山上的酒吞童子纠集了一伙恶鬼,他们无恶不作:私自修建了铁铸的宫殿,晚上潜入富豪家中偷窃财宝,并且掳走妇女和儿童作为他们的口中食粮。
          根据《御伽草子》等小说的记载,原本在越后寺中从侍的小和尚因为其容貌过于俊秀而招来他人的嫉妒和陷害,遂令其逐渐产生恶念,不料这些恶念积累得过深,最终使得其化为了妖怪酒吞童子;而在近江伊吹山的传说中,其本为伊吹山神明之子,但他心中所存的杂念被高僧所察觉,继而被赶出了寺庙,被迫出走的酒吞童子来到了丹波国大江山上纠集了一大帮恶鬼,并以此为据点开始在周边地区作恶生事,烧杀抢掠、而且还会吃下妇女和儿童,在民众中引起相当大的恐慌,酒吞童子的传说也就由此流传开来。
          大江山位于京都府的天田、加佐和与谢三郡的交界处,海拔约833米,故而又名千丈岳,酒吞童子的传说最为盛行的时期则是公元990年的平安时代,其恶劣行径震撼整个京都。虽说大江山距离京都的路途还不算是遥远,但也为进出京都所必经之路,任何人行走在有酒吞童子这样率众独霸一方的重山峻岭中都是难以全身而退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制服他们,故酒吞童子的势力及其所为变得更加猖獗并从府地周边的荒郊开始渗透进京都城中,渐渐地这也引起了皇室和天皇的注意。

          银——化猫
          画手:青叶
          “七年等待,一朝之灾。”
          化け猫(ばけねこ),顾名思义,化猫乃是猫变化的妖怪,经常与日本流传的另一种妖怪——“猫又”相混淆。
          化猫的传说遍布日本各地,其中佐贺藩的“化猫大骚动”最为有名。
          传说佐贺藩的名门锅岛家的一个家臣,名为小森半太夫,他经常对一只猫施暴,不断虐待它,于是这只猫怨气丛生,吃掉了本家的爱妾,然后变成爱妾的模样报仇。
          据说,猫活过十几年后,就会拥有变身成人类的本领,成为“化猫”。在这“十几年”的概念上,日本各地说法不一:茨城县和长野县的传说为12年,冲绳县则为13年,广岛县则是7年,而且传说家猫养过7年之后会杀掉主人。
          化猫的外观方面也有不同说法:有说是与普通猫大小无异,也有说巨大无比;可以如人类一般用两只脚走路,时常变成人类;尾巴有三条或七条,尾巴越多表示灵力越强(这一特征似乎还适用于其他许多妖怪)。

          水晶——雨女
          画手:天宫
          “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回来。”
          雨天,一女子立在雨中,如果这时候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伞的话,那她就会永远跟着他。此后,该男子就会一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普通人难以抵挡这么重的湿气,所以不久就会死去。
          古代中国传说中有巫山神女,朝行为云,暮行为雨。扩大些范围,《百鬼夜行》一书中所记载的“雨女”也是其同类。这是比妖怪等级略高,更为神圣的东西。关于雨神,中国有这样的说法相传:
          神农时代的雨神名为赤松子。赤松子服用冰玉散,并将此方传与神农氏。据说,凭借此术能走进火中而不伤身体。赤松子多数时间住在昆仑山,栖于女神(据《列仙传》记载,女神指西王母。)的石室中,乘着风雨在天地间往来。那时,神农氏的幼女追随在他左右,也学会了仙术,最后和他一起隐遁失踪。若干年后,赤松子再次以雨神身份降临人间。
          雨水是大自然的恩赐。如果没有降雨,农作物都会枯死。所以,日本自古就有祈雨传统。这种做法也和各地的民间信仰密不可分。长野县东筑摩郡有一块叫做“雨降石”的石头,呈红色,表面光滑,露出地表的部分有二畳(约3.24平方米)大小,甚是巨大。若是挪动此石,雨就会连下六十日不停。曾有一男子想把它搬回家作庭石,刚开始挖了几下,雨就下了三个月不止。青森县也有“雨降地藏”之说。若将那地藏石佛投入河中,就会有大雨倾盆而至。
          可见部分学者认为雨女不仅属于所谓妖怪,也有民间信仰的成分。


          IP属地:浙江5楼2017-07-11 23:04
          回复
            ————神奥组————
            戴亚蒙德——饕餮
            画手:米帆
            “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别名又叫狍鸮,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君友会王爱君文集《饕餮》篇释义:吕氏春秋载:“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历代相传,就把在青铜器上这种睁着眼睛,张着嘴的纹饰,名为饕餮。至若在殷商时,是否把这种纹饰,也名为饕餮,则无从稽考。有史以后的商周文化,已大有进展,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更不是随意点缀的,当有其深意存在;且多于礼仪器上着饕餮纹,虽是为祭祀鬼神,或也有求佑福与祓徐不祥的双重愿望。(就是戴亚身上的那个)
            饕餮为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载:“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
            (饕餮有首无身是因为太贪食所以把头吃掉了,七宗罪中的暴食罪名又有释为饕餮的,V家的七宗罪中暴食罪名的空琪塔最终也是把自己吃掉了。)

            帕尔——惠比寿
            画手:风
            “能使你听到我的祈求吗。”
            惠比寿是日本神话中的海神,属于七福神之一,也是七福神中唯一一个日本固有神明。常见的形象是头戴乌帽子、身穿狩衣、右手持钓竿、左手抱鲷鱼的姿态。
            关于惠比寿的来源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神伊奘诺尊和伊奘冉尊因结婚仪式错误而生下了畸形儿蛭子并将其遗弃,后来被奉为夷三郎大明神,也就是惠比寿。
            惠比寿原先是渔民信仰的海上守护神,后来由于海运的兴起而成了商业神、财神,到14、15世纪演变为了民众的一般信仰。根据惠比寿神的形象,人们就推测他最早属于渔民信仰。渔民们把他供奉为保佑捕鱼丰收的神,在海岸和海岬设置祠堂对他祭祀。在日本,有的地方每年一到渔猎时节,船主和渔村里的年轻人就遮住眼睛潜入海底,将拾到的石头当做神的附体进行祭祀。还有的地方将鲸鱼、鲨鱼、海豚甚至海里拾获的石头、流到海岸的各种物品称为“惠比寿”并进行祭祀。更有甚者,随波浪搁浅海滩的尸体也被称为“惠比寿”,被当做能保佑渔业大丰收的神来信仰。
            到了中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惠比寿逐渐被赋予了商业神的特点。在长宽元年(1163年),人们把供奉于奈良东大寺;在建长五年(1253年),人们把他供奉于镰仓鹤冈八幡宫。这些都表明,随着商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祭祀惠比寿神。于是,惠比寿的信仰逐渐从海域向陆地发展,并且呈现出商业神的特征。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当时以西宫神社(兵库县西宫市)为落脚点,被人们称为夷舁(音yu,二声,又称“夷回”)的民间艺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流落各地,表演人偶舞蹈,在舞蹈中宣扬惠比寿的种种好处,并出售印有惠比寿画像的碟片。
            现在,在每年正月初十的“惠比寿之日”都会举行“十日戎”。十日戎祭是有名的一个祭礼,商人们纷纷参加拜祭,以求当年买卖顺利。

            普拉蒂娜——扫晴娘
            画手:柿子
            “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
            扫晴娘是中国民间祈祷雨止天晴时挂在屋檐下的剪纸妇人像。妇人手携一苕帚,常以红纸或绿纸剪成,陕西汉中一带叫“扫天婆”。 挂扫晴娘像是流行于北京、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江苏等地的传统民俗。
            元代初年已有,李俊民所作《扫晴娘》一诗写道:“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明清两代,扫晴习俗在中国民间盛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亦记载了此俗。实际上,这是一种中国民间止雨巫术活动,如同贴龙王像祈雨一样,为的是止断阴雨,以利晒粮、出行。在陕西、甘肃等黄河流域地区,“扫天婆”是天神之一,是类似“女娲”的生殖女神,但这一深层文化内涵已被“扫晴娘”的止雨扫晴表象意义所掩盖。北方农村仍保留这一做法,偏僻地区偶能见到。“扫晴娘”的形象以一手提帚为多,亦有头上剪莲花、两手提苕帚的变体,但人物像皆为剪影式的阴刻,重外形轮廓的形似、神似,而减少面部和衣纹的细致刻画,代表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别一种风格。
            日本“晴天娃娃”的风俗是源自于中国;在中国,它就叫“扫晴娘”,是中国民间祈祷雨止天晴时挂在屋檐下的剪纸妇人像,以红纸或绿纸剪成〈也有用白纸剪出人,再用红绿纸剪成衣裳〉。她的造型通常是头上戴花,手里拿着苕帚,任务就是扫去阴霾,迎来晴天,以利晒粮、出行。
            挂“扫晴娘”的习俗在古时流行于北京、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江苏等地。至少在元代初年就已有这习俗了,元代诗人李俊民就有《扫晴娘》的诗:“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到了明清两代,扫晴习俗在中国民间更加盛行,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以及其他描述京中风物的书籍也记载过这风俗。
            据说习俗流传到日本后,因日本主持祈雨求晴仪式的都是和尚,所以扫晴娘就摇身一变,成了这造型。后来又有了别名叫“晴天娃娃(日本称它为てるてる坊主)”。


            IP属地:浙江7楼2017-07-11 23:08
            收起回复
              ————合众组————
              布莱克——黑无常
              画手:拍拉
              “跟我上路吧。”
              黑无常,民间所信奉的阎王属下的勾魂使者,俗称勾魂鬼,因白无常身着白衣,黑无常身着青衣,故名。
              我们中国人与无常鬼如此亲近稔熟或许是因为他是个地道的中国鬼,与印度佛教无源罢。鲁迅说:“在印度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都在地狱里做主任。至于勾摄生魂的使者的这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征,耳所习闻的只有什么“人生无常”之类的话”。黑无常鬼,亦称无常。黑无常又称“死有分”、“范无救”,白无常又称“活无常”、“谢必安”。在旧时迷信中,将无常说成是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都是无常鬼,但是前者给人带来的只有灾难,而后者一方面给人带来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人带来发财的好运气。这反映了民间的一种观念:鬼跟人一样有善恶。
              在中国神话中,阴间的黑白无常是来接引人死后的鬼魂的。人们对黑白无常有的只是一种恐惧,没有人会去问他们到底代表什么。天地易人认为:所谓的“鬼神”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黑白无常也是一种存在状态。

              拉克兹——鸦天狗
              画手:黑鳞
              “想尝试下我的剑术吗!”
              乌天狗(からすてんぐ),又写做“鸦天狗”,日本传说中的妖怪,为天狗的一种,因为有著和乌鸦一样的尖嘴和漆黑的羽翼而得名。
              乌天狗又称“小天狗”,能飞,和大天狗一样身著山伏装束,而且剑术高超,因此在源义经的传奇故事中有鞍马山的乌天狗传授源义经剑术的一个桥段。
              乌天狗的发想原型和大天狗一样,可能都是源自于深山修行者或山地原住民,再加上深山之险及山贼出没予人的阴邃恐怖感而成就乌天狗的整体形象。
              在日语里中国式的天狗读做“てんく”,而日本式的则读做“てんこう”。日文汉字也作“万骨坊”。天狗都是身材高大、穿着修验僧服和高齿木屐、长着双翼、红脸和大长鼻子、手持羽扇、宝槌的奇怪家伙(是不是很像主持和尚呢)。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难以想象怪力和超能力,是日本妖怪中相当强悍的一种。

              怀特——孟婆
              画手:火
              “不如随我醉饮杯中汤,从此陌路相忘 无伤亦无徨。”
              孟婆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常驻在奈何桥边。她为所有前往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里,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有说法为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人界,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历代词话》(王弈清,清):
              俗谓风曰孟婆,蒋捷词云:"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早。"江南七八月间有大风甚於舶鲎浚野人相传以为孟婆发怒。按北齐李撄余聘陈,问陆士秀:"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云:'帝之二女,游於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犹郊祀志以地神为泰媪。"此方言虽鄙俚,亦有自来矣。

              法伊斯——入内雀
              画手:拍拉
              “是人类的味道呢?”
              入内雀,就是人死后灵魂附在鸟雀的身上。又有说入内雀会把蛋下在人的身上,这种鸟的蛋比人的毛孔还小,当它出生后就把人的内脏做食物,最后吃空才飞出人体,因此又名“人肉雀”。
              关于入内雀最为传奇的传说是在平安时代中期,有一位叫做藤原实方的大人物。藤原氏当时是很有实力的名门望族。天元元年(978年)他担任右兵卫权佐。永观元年(983年)被派往宇佐,因为治理宇佐有功而升官至正五品下。到正历五年(994年)藤原实方官至左近中将,从此出人头地。
              藤原实方也是平安中期的一位诗人,被誉为中古三十六诗仙之一,是一位深受圆融院、花山院、一条天皇宠爱的才子。但是藤原行成却评价说:“实方的诗还算有趣,人却是个呆瓜。”两人为此发生了争吵。
              《古事谈》中说,这次争吵甚至吵到了皇宫里,实方一怒之下将行成的帽子扔到了院子里,然后扬长而去。一条天皇为了惩罚实方,将他贬为陆奥守。而藤原行成因为冷静应对,反而被天皇提拔为藏人头。
              实方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还是十分怨恨天皇的狠心,几年后郁郁而终。他的怨念变成了一只麻雀,飞到了京都宫中的清凉殿,还啄食盘中的饭粒。因此人们将这只麻雀叫作“入内雀”或者“实方雀”认为它是实方的怨灵在作祟,十分害怕。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灵魂附在鸟雀身上的说法。正因如此,在平安时代,一般人们都会相信有“入内雀”存在。


              IP属地:浙江9楼2017-07-11 23:17
              回复
                哭哭地up下x


                IP属地:浙江35楼2017-07-13 20:17
                回复